APP下载

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2薛博文

文化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服装面料服装设计面料

◎薛博文

(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技术,又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或立体打印技术,是在结合设计模板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化生产的一种技术,其具有一次成型、节省原料等特点,与传统打印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的实质是“材料堆积”,借助于不同机械、物理或化学等技术,有秩序地增设材料来印制实体。

从现实角度来看,3D打印技术已逐渐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得到深入的应用,并且,能够创建服装设计中的一些独特架构。已经有一些服装设计品牌相继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作品设计。例如“3D Systems”3D打印设备企业在2016年10月设计出一个新款“Fabricate”,其具备的功能是借助于夹层技术能够打印出材料不一、图形多样的服装饰品,在服装行业备受瞩目。

服装制造业、广告媒体、艺术人士等对3D打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形成了很高的期盼。大部分人指出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样板进去,服装出来”。不过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来看,3D打印技术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现阶段,3D打印技术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服装面料

对于传统的服装面料来说,一般以棉、麻、丝、毛、化纤等为主,利用纺织作成纱线,然后再利用针织或梭织制作成面料。在生产环节完成色彩染印任务等,利用粗细、结构等不一的纱线等互相组合,由此能够体现出面料的多变化特点。不过,对于目前推出的3D打印服装来说,因为打印材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并未研制出能够打印服装纺织面料的3D打印设备。对于大部分3D打印服装的面料来说,主要是PLA、ABS等塑料。通过结构设计,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特色,就好比人穿上“盔甲、雕塑”等一般,大部分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却并非现实生活中能穿戴的服装[1]。

对于已研制而成的3D打印服装来说,其对应的材料以塑料为主。设计师把塑料制作成环形或片状,再进行自由组合。若要制作成舒适的服饰,则需要寻找适合的3D打印服装面料,这一环节是极其重要的。2016年9月1日,一款3D纤维打印机——Electroloom被研制而成,其设计原理独特、新颖,能够生产出3D打印纺织物[2]。设计师利用电脑操作类似于服装CAD软件生产出所需要的服装版型,然后将其放在设备中间,喷出的液态服装面料则会被设备内部的电场引导到模板中,以便于让模板覆盖最外一层膜。然后液体材料能够互溶,从而生产出一个完整的服饰。在整个操作环节中,就好比金属电镀一般,或者是给一个模板喷漆,但是,待漆凝固之后,就变成了柔软、舒适的服装面料。可以说,整个操作环节无需剪裁或缝制。服装是一次成型,不存在衣缝、结构线等。现阶段,该设备能够制作成聚酯纤维混棉服装,不过,丝绸与丙烯酸纤维面料正处于重要的研发阶段[3]。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种类似于电镀喷液型的3D打印技术,与目前的3D打印模式有极大的不同。值得肯定的是,如果结合服装面料层面进行分析,根据目前的3D打印技术,树脂类材料能够在既定的设计结构中实现模块组合,纱线材料能够根据针织物的成型工艺完成打印。3D打印技术在加工成本、织物结构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唯有突破传统的打印技术限制,不断地拓展3D打印的概念,方可扩大其发展空间。

二、服装色彩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会对服装的风格、潮流等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且,色彩是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影响要素。那么如何在打印期间增添颜色,则是大多数设计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最大化地控制成本及增强打印治疗,3D打印服装通常是单色。不过,对于服装设计而言,色彩的丰富性是不可或缺的。结合当前的技术来看,3D打印技术对于服饰色彩的呈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其解决方法有三种。

(一)水文转印法

水文转印,又称作“水文印刷”,其操作流程是:于透明的薄膜上打印所需要的色彩,然后把该薄膜置于相应的试剂溶液内,使薄膜慢慢地环绕物体,颜色随后能够被印染在物体表层。这种技术一般适用于“头盔、手机壳、玩具、模具”等染色需求。不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薄膜下沉时会持续拓展,水转印法的精准度受限。针对一些复杂结构而言,形态状态复杂的服饰在应用期间存在一定的限制。

(二)利用融合粉末或铺设挤压塑料

该技术对颜色的控制相对单一,通过若干个喷头融合多个颜色的材料,或取代多个材料来达到色彩变化的目的。这种技术不能满足服装领域对色彩的呈现需求[4]。

(三)像素喷墨法

该技术是在2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通过一些喷墨一点点地平铺在物体表层,这必然会出现紫外线固化,变成固体,其能够使人们对颜色的控制力度变大。不过对于该技术而言,其数据计算过于复杂,墨滴太小,一立方厘米的固体中包括2000万个墨滴。那么在利用3D打印技术的时候,必须要把所有墨滴考虑在内。现今,这一项技术不具有产业化的发展优势,可以说,这一制约因素是造成3D打印技术无法在服装设计行业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服装款式

3D打印技术具备的一个最大优势是:如果能够在服装设计行业广泛应用,必然能够缩减生产工序,达到智能化“量体裁衣”的目的。所有人都能够借助于该技术,设计生产出自己理想的服饰。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服装设计行业中,数字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那么,对于服装款式而言,其大部分收录在数据库内,能够按照不同客户的体型达到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目的[5],并且,也能够借助于对相关参数的修正,对某一款式进行直接调整。特别是对于版型设计而言,能够加强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抄板这一现象必然能够得到有效地遏制。

四、结语

总之,在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服装设计师只需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呈现在计算机上,然后确定某一面料或颜色,就可以通过一台3D打印设备获得相应的成品。不过,若要真正地实现它,必须要拥有相对完善且成熟的3D打印色彩技术与面料打印技术,不然,3D打印技术只能成为服装设计师用于消遣的一个奇特、新颖的玩意,却无法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规模化生产来抢占市场空间。

猜你喜欢

服装面料服装设计面料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智能LED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方法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