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
——以广西高校为例

2020-01-02谢远江

梧州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课程内容建构

张 仕,谢远江

(梧州学院 体育教学部,广西 梧州 543002)

传统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以攻防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术道并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产物,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兵学、中医学等文化影响,它注重武德修为,提倡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风俗、人文等,体现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攻防、教育、健身、养生等多元价值功能,自古以来无论是作为国民健身手段还是文化传承载体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有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群体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不仅是学校育人和文化传承的理想场所,更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的使命。正因为传统武术多元价值功能与学校育人目的一致以及文化传承需要,如何在学校推广传统武术一直成了当代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推动下进入我国各类型学校,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各种教材,但时至今日并没有在学校实现根本性普及,相对空手道、跆拳道等现代武技仍然被学生边缘化[2]。为此,引起学界对学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不少学者更多地开始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或文化观点为理念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理论结构框架及其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3]。现有学者以不同观点为理念对传统武术教学模式进行建构,如学者洪浩的“以人为本”教学模式[4]、李松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5]、陈鹏的“小群体”教学模式[6]等,这些教学模式为传统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建议,但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探讨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报道较为少见。为此,本课题在对广西12所高校公共传统武术课的教学调研基础上,从文化生态体育观视域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与建构,以期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为研究内容,以探讨传统武术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法

课题组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和中国期刊论文,搜集整理与文化生态、传统武术、教学模式、高校、广西等关键词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并查阅了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为研究观点的形成、假设提出和方案确定提供依据。

1.2.2 访谈法

课题组访谈了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梧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百色学院等12所广西高校公共传统武术课的部分教学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地方拳种传承者共计30余人,就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交谈,以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1.2.3 问卷法

课题组向所调查的12所广西高校公共传统武术课的教学负责人发放问卷12份,回收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为100%;向任课教师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为88.9%;向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87.5%,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理统计,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反思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与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主张从文化与人、自然、社会等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现象,探讨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规律,提倡文化和谐共生和文化多样性[7]。而文化生态学对待体育的观点即是文化生态体育观,是一种对待自然、体育和人的态度,在外部它关注体育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建立生存于自然中的体育为基本目的;在内部它注重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体育与人之间应确立一种和谐的价值取向,讲求体育与人之间的终极关怀[8]。文化生态体育观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强调尊重和维护体育与人、自然等相关环境要素的和谐关系,即强调生态平衡,只有在生态平衡状态下才能生存发展,反之,体育就会受到相关环境要素的制约而发展受困、甚至消亡。传统武术作为体育文化之一,同样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才能传承发展,如果与相关环境要素的关系不和谐,则会出现生态失衡,必然导致其生存力衰减,但生态失衡可以通过人为努力使之重新实现平衡,这需要正确认识“失衡”的原因,方能谋求可行之路[9]。传统武术是经过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影响至今,有着完整的文化生态体系,能流传不断是其自觉遵循了文化生态体育观,通过自身调节与相关环境要素尤其是与人保持着和谐关系而实现生态平衡。然而,传统武术却在当代学校教学推广中陷入了发展困境,为此,很有必要从文化生态体育观视域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或许能找到解困之策。下面探讨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其生态失衡的原因。

2.1.1 课程内容单一

课程内容是指各学科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解决的思路和方式。课程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课程内容单一:一是课程内容简单。由于学校教学规模化要求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有83.3%的高校课程内容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推广的各种拳、刀、剑、棍等“简化式”武术套路,而学生喜闻乐见的地方拳种在课堂并不多见。传统武术发源之始就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土壤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自成体系,可谓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民族特征、内容体系、和谐精神等文化特色。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品质和文化遗传基因,与其他民族同类武技差异较大,具有鲜明的民俗、人文、礼仪等民族特征,现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和国家形象的符号[10]。“简化式”武术套路,其实是一些毫无联系的不同流派拳种组合而成类似现代武技的运动项目,实际上已经异化,显然没有传统武术的民族特征。简单的“简化式”武术套路虽然理论上有助于教学和推广,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地方群众支持。二是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目前,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多为选项课,即每一学期的体育课由学生自由选修,这会造成同一个班有新、旧学员一起学习的现象。尽管教学大纲明确不同学期有不同的课程内容,但仍然有75.2%的教师没有认真执行,为了照顾新学员,不同学期的传统武术课实际上是重复同一课程内容。传统武术是由基本功、单兵、套路、实战等单元组成完整的内容体系,而每个单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性。没有明显层次感的不同学期同一课程内容,缺乏传统武术自身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内在发展逻辑,这对重复选上的学生来说缺少挑战性而没了学习激情。总之,简单重复的课程内容,没有了传统武术的民族特征和内容体系等文化特色。调查结果显示,课程内容单一,大多数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仅有7.6%的学生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表示喜欢,无所谓的占30.5%,不喜欢的则占61.9%,体现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课程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教学方法缺失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总称。课堂是学习的主战场,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方法缺失:一是缺少文化知识传授。由于现代体育注重技术教学的惯性思维以及教师对传统武术的文化知识传授不重视等原因,有81.3%的教师热衷于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教学,仅有18.8%的教师在教学中有传授传统武术的文化知识。传统武术在发展中不断与传统文化融合,注重身体与精神、武德与攻防、技术与拳理的结合,最终形成了外在形健与内在神韵统一[11]。传统武术在追求以技进道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传统文化知识为理论和以攻防技能为实践的运动特点。简单的技术动作教学在方法上符合现代体育的要求,相对容易,殊不知缺乏文化知识的浅层次技术动作教学,会让传统武术的文化知识内涵被丢却,容易造成学生对技术动作的不解而难以掌握。二是缺少攻防能力指导。由于教师对传统武术攻防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害怕学生受伤等原因,有62.5%的教师没有攻防能力的指导,有25%的教师仅有攻防动作的简单介绍,仅有12.5的教师安排了攻防实战训练,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真正具备攻防能力。攻防是传统武术的基本价值功能,虽然传统武术套路是以程式化演练为主的一种运动项目,但其特有的攻防能力是区别于健美操、体操等的一个显著特点[12]。缺少攻防能力指导,未能使学生的技术动作有效提高及学以致用,重要的是让传统武术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形成学生的认知与理想的技艺高超国术相去甚远而感失望。总之,缺少文化知识传授与攻防能力指导,人为地割裂了传统武术的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攻防能力之间关系而弱化了其运动特点。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法缺失,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不到本领,仅有14.3%的学生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表述认可,无所谓的占11.4%,不认可的则高达74.3%,体现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2.1.3 评价方式片面

评价方式是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或测评。评价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及时向师生反馈信息,使双方清楚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激励师生共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广西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评价方式片面:一是评价方式标准化。为了能客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75%的高校对学生的课堂考勤、技术动作标准以及身体素质达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以完成套路技术动作的评价为主,且分值所占比重在50%以上,评价方式强调严格的标准化,目的是通过标准化评价促进教学目标实现。传统武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文化知识和攻防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标准化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发展,但一些如技术动作的形神和学生的精神面貌等未能体现在评价中。传统武术深受中华传统审美观影响,不仅讲究技术动作的规范,更加注重形神兼备的技艺呈现。可见,标准化评价未能很好体现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也会对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评价方式统一化。由于成绩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体现公平,讲求对学生进行一视同仁的评价。公平对待并没有错,但学生个体的学习立场、成绩进步及团结友爱等过程性内容被忽略,缺少应有人文关怀,有悖于文化生态体育观。这种无视学生努力的评价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不利于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总之,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评价方式,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努力过程,因而未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调查结果显示,评价方式片面,大多数学生感到紧张和委屈,仅有12.4%的学生认为现有的评价方式是合理的,认为还行的占16.2%,有71.4%的学生则认为不合理,体现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评价方式难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缺失、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从文化生态体育观视域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未能让学生普遍满意,造成传统武术与学生的关系不和谐而出现生态“失衡”。究其原因是从20世纪开始,西方体育(又名现代体育)凭借公平、精彩的竞技性以及便于学校规模化推广的“规范化”教学模式,辅以奥运会、世锦赛、锦标赛等运动盛会,风靡全球,成为了当代体育的主流文化。在强势西方体育的冲击下,加上当代社会变迁造成传统武术的相关环境要素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致使其生存空间被无情挤压,发展式微。由于校园化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最佳途径,为求生存发展,传统武术被迫依照西方体育的项目化特点改造,使其从民族文化中脱离出来,进行了仅剩下技术形态的所谓创新改革,以期能紧跟当代体育文化潮流,于是有了现代版的“简化式”武术套路。教学上则依照西方体育“规范化”教学模式,强力推广,力求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形成规范、科学及统一。此举对其校园化和国际化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需求以及传统武术其实是个文化综合体而并非仅是一个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因而未能实现在学校真正的普及。

2.2 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建构

传统武术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一直以来,自觉与人、自然等相关环境要素不断协调而发展,并在有意无意中使中华儿女刚健有为和社会团结进步,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传统武术讲究身体机能、呼吸和意念的协调配合,追求从身体与思想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13]。可见,传统武术表现出的和谐思想与文化生态体育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以文化生态体育观为理念指导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建构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虽然同为体育项目,有着运动、健身和竞技等相同体育项目特点,但传统武术却流传于农耕文明的民间社会,有着不同于工业文明产物——西方体育的文化特色、运动特点、生存智慧等,其脱离民间社会进入高校发展,只有使之与学生、教学条件等相关环境要素相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14]。为此,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不能照搬西方体育的“规范化”教学模式,更应以文化生态体育观为理念来建构其教学模式,才能促进传统武术与学生和谐发展。

2.2.1 建构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课程内容

构建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是教学的对象和载体,对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影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保留传统武术的文化特色,高校应建构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课程内容:首先是选择地方拳种为课程内容。我国不同地域孕育出风格各异的拳种,这些地方拳种彰显出不同的民族习性和生活逻辑,理应是当代学校传统武术教学的宝贵资源。地方拳种经过长期的千锤百炼,其体用兼备及内外兼修的功效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需求。同时,传习地方拳种能维系其文化特色,这对学生的文化认同有重要意义。本着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原则并取得群众支持,课程内容应选择师生耳熟能详的地方拳种,教学上尽可能突出地域文化风格,以打造高校特色体育教学,如百色学院开设彪悍粗犷的壮拳、广西师范大学开展刚柔兼济的瑶拳、梧州学院则学习短小精悍的南拳等,而师资力量可采取聘请地方拳种传承人或加强教师培训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平心而论,地方拳种不可否认存在套路冗长及动作华而不实等不足。为此,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现代武技易学实用的特点,在保留地方拳种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形成精简型的地方拳种套路以方便师生的教与学。其次是设置分层式的课程内容。地方拳种经过长期的实践,不仅有健全的内容体系,还有完善的学习程式,只有根据学习程序长期练习才能得其精华。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遵循地方拳种内在发展逻辑和学习程序来设置,同时参照如空手道、跆拳道等的段位内容,使不同学期的课程内容既有连续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学习难度总体上呈现出渐进性,即基本功、单兵、套路、功法、攻防及器械等单元学习要贯穿于不同学期的课程中并形成体系,而不仅仅是套路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新来的学员觉得新鲜刺激,而旧学员有学无止境、精益求精之感。同时,积极丰富课程内容,有计划介绍现代武技简单实用的技术技能,取长补短,促使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技和谐发展。

2.2.2 建构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攻防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

建构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攻防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是掌握专业知识的手段,对学生学习需求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凸显传统武术的运动特点,高校应建构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攻防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重视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并重的教学方法。技术动作是传统武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动力,而文化知识是技术动作发展的方向,需要技术来充实饱满,技术动作教学也需要文化知识来升华,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事半功倍[15]。可见,课堂上不仅是技术动作的教学,还要重视传授传统武术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价值功能以及基本拳理、内容体系和学习程序等文化知识,以便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同时,还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将传统武术教学与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传统武术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其次是注重技术动作与攻防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技术动作是传统武术攻防能力的练习基础,而攻防能力是技术动作发展的目的,需要技术动作来支持,技术动作教学也需要攻防能力来检验完善,两者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学有所成。因此,教学不单是技术动作的练习,还要注重提升攻防能力,在教学中要阐明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强调攻防意识和实用性,积极开展激烈艰苦的实战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坚强身心素质并造就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以攻防体系为本,通过创设攻防条件,有序进行拳或器械的说手、试手、喂手等练习,随着攻防能力提高,从带有护具开始过渡到自由对抗的实战训练。同时,将传统武术的礼仪、武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为和谐社会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2.2.3 建构科学与人文相并用的评价方式

建构科学与人文相并用的评价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评价是教学的保障环节,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实现教学目标,高校应建构科学与人文相并用的评价方式。首先是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要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应把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到评价内容的选择上,并充分体现严谨的科学性。科学的评价是客观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内容要反映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包括攻防能力、技术动作、文化知识、身体素质以及课堂考勤等。因为攻防能力是教学目标的综合反映,分值所占比重应在30%以上,可采用类似现代武技的有效击打点数多少来评判成功与否。其次是增加人文的评价方式。要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就应增加人文的评价方式,形成客观性为主与主观性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本着“以生为本”原则,评价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生的努力付出,很有必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及合作精神等过程性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但所占比重应控制在20%左右,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教考的矛盾并激励学生。此外,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也作为评价考虑,以鼓励个性张扬,释放压力,构建和谐的教学秩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高校传统武术受到西方体育“规范化”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重视“简化式”武术套路推广、技术动作教学以及客观性评价等,忽视了地方拳种传承和文化知识、攻防能力教学以及人性关怀等,以致传统武术与学生的关系不和谐而出现了生态失衡。为此,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诉求,结合保留传统武术文化特色并凸显其运动特点以及实现教学目标,以和谐发展为目的,建构学生普遍满意的教学模式,以实现传统武术在学校的真正普及。

3.2 建议

传统武术要在高校有效推广,建构一个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其中,确立与传统武术发展相契合的教学理念是关键,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抉择是重点。为了能让传统武术与学生和谐发展,建议高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应以文化生态体育观为理念来建构:一是建构传统与现代相融的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建构技术动作与文化知识、攻防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三是建构科学与人文相并用的评价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课程内容建构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