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及甘肃实践

2020-01-02杜星星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甘肃文化遗产物质

杜星星

(兰州财经大学 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1],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精神力量。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2]。深刻理解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考察甘肃实践案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的基本遵循,也是对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实践创新。

一、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展传承与保护,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提上了新的高度[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在新时代必将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 的重要使命。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纵观历史在1840年以后到“五四运动” 之前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民族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一些学者在内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甚至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自卑情绪,包括胡适、钱玄同等,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用马克思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去批判、总结和吸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4]。1949年以后,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辩证地揭示出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发展了我党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论[5]。

我国由于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朴实,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众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近平也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多样性和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以马克思文化观作为指导思想,把握内在规律,科学工作方法,合理继承与传承方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渊远流长的历史,表现出它的基础性和内在性,表现形式贴近人民和表现内容来源于人民,这也是习近平“人民观” 的重要延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7]。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加强人民对外交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文化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性可以促进海内外华人的文化交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走出去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工具。另外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来”,不但要世界的文化遗产走进来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通过文化交流达到民心相通的目的;也要促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相互走进来”,加强相互融合,达到广范围传承和多元化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国家战略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重要力量,而且容易形成品牌和聚集效应[8]。一是形成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品牌[9],对照历史,我国唐文化中一些非物质文化的输出就是成功的案例,至今影响世界,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文化习惯,逐渐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亲和交流的基础,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标识;二是为构建大国话语权的基础,扩大中国元素的影响力开创新的途径;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传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促进人口流动和技术交流,达到民心相同的目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担当是文化使命,通过传承和保护可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文旅产业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通过实践,不但对那些仍然有内涵的内容通过新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还要结合新时代内涵对内容加以补充扩展和完善,提升认同感和获得感。最终形成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能够符合时代发展和满足人民审美的成果,成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剂。

二、甘肃实践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案例分析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止2018年底,甘肃省有2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有68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甘肃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贯彻中央关于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精神,也相继出台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系列文件。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结合甘肃实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等方面开展了要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的做法。这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的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案例一:“非遗+扶贫”的陇西实践。陇西县是甘肃相对贫困的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扶贫开展了积极探索,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扶贫的引擎。最具代表的云田镇非物质文化扶贫就业工坊2018年挂牌成立,工坊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生产的植物染丝巾、手工布包、刺绣小钱包、传统颈椎保健枕、手工千层底老布鞋、手工刺绣壁挂、手工木梳、手工木饰品等非遗产品,登上山东济南“百花洲”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平台,收到了一定好评。陇西县积极选取推进陇西刺绣、陇西腊肉和董家甜醅等能够带动就业而且市场潜力大的非物质文化异常项目,采取“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村部” “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家庭传统工坊”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司经营” 的模式助力精准扶贫,培训贫困家庭从业人员超过500人。陇西腊肉项目直接带动19家养殖场成为供应商,助力多个家庭实现脱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下陇西县实现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

案例二:“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充分挖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甘肃省积极利用 “风景吸引人,文化留住人”的策略,特别是在县域内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结合推进乡村振兴。西和县的“乞巧文化” 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整合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和劳动技能为一体,在姜尧村设立乞巧博物馆、乞巧传习所、乞巧人家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体验式观光文化空间,村容发生重大变化,带动就业,实现村民增收。康县风景如画,游客到来不光可以观光,还可以观看非物质文化表演,得到精神上的双重获得感,2018年康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定西市推进创新与发展,着力推动“游非遗园、观非遗剧、尝非遗宴、品非遗酒、听非遗故事、带非遗产品”的文化旅游,也实现旅游产业高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通过“非遗+旅游” 不但形成了产业兴旺的格局,进而也会促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略的落实。

案例三:“非遗+会展+文创”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2019年甘肃省出台《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部分指出“推动文化产业传承创新”。2020年初,甘肃省组织242项1600 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型展会,覆盖83个县,虽然由于疫情,部分展会取消,但是通过梳理,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 和“物质化” 的表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甘肃每年召开的敦煌国际文博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一会一节)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旅游品牌。利用“非遗+文创”开发出众多的文创产品,特别是融入敦煌文化元素和红色元素的文创产品独具甘肃魅力,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的集中展示的窗口,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结合的典范,成为讲好“甘肃故事”,甚至“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

三、甘肃实践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案例的若干启示

(一)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诠释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思想。在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这也为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解决发展文化的思路和实践问题,也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河北、福建和浙江工作期间,也十分注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多次讲述宣传工作所在地文化的遗产情况。在2005年8月12日的《浙江日报》上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实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 润物细无声’ 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中,成为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 黏合剂’”,这些工作的经历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实践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诠释[11]。

在甘肃实践中,以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甘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点,挖掘创造力的源泉,推进转化成物质力量,特别是与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 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结合不但加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 的保护,还能增加人民的凝聚力,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甘肃案例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断。甘肃省对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保护,特别是对未入选的国家目录的,在省内又按照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划分,全面梳理出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层次开展转化和发展。

一是对于能够开展生产性保护的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衍生品,最终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和现代的表现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物质化” “生活化” 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形成产业,甚至是产业链,是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体现;二是对于一些规模小、不具备产业化条件、年轻人不愿意学、老传承人无心传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区除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性激励开展融入性传承以外[12],还积极“嵌入”到区域内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上,依靠产业链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生活结合,比如在旅游期间观看非物质文化戏剧表演,开展体验式旅游等等,用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为传承打下基础;三是开展经典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和再发展,比如对于口头传承类的开展适合新时代文化内涵的再创造,产生更多的文化认同,借助敦煌文品牌与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实现拓展,增强甘肃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推进国家战略的文化软实力

甘肃省是全国贫困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如何将绚丽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上来,开发出其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为贫困人口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甘肃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开展模式创新,形成独具甘肃特色扶贫工坊。陇西案例只是一个缩影,以非遗项目的工艺为基础,带动贫困家庭妇女,通过培训将手工艺教授于她们后,让她们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的产品,进而带动贫困户增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情怀的凝结纽带,一句话儿、一首民歌或是一个故事就是乡愁的载体,是乡村文化认同的载体,形成的认同机制能够促进乡村凝聚力,提升乡村振兴的主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多的产业资源,在案例中可以看到,众多非遗项目的优化选择和科学融合,不但能够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还能够促进产业融合,推进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延长了产业链。用制度经济学来解释,文化软实力也是软性“制度” 的有机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的民俗、节会、民谣、传说等是乡村历史形成和约定俗成的软性“制度”,内容包括爱国、协作、分享和尊重等人类美德,这就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另外在推进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过程本身就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基础是实践的过程。

在推进国家战略过程中,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将国家战略分解、细化和落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用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行推进。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对外交流的名片

甘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多年来一直探讨如何讲好“甘肃故事” 近年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的推进,甘肃作为丝绸之路黄金带,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前地带,借助在国内富有影响力的“一节一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走出去” 和“迎进来”的契机,借助节会集中向世界展示甘肃的魅力,让世界更深层次地了解甘肃,而不只是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之上。利用区域内的优质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吸引国内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诠释甘肃的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在文创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以“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系列,形成为“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旅游市场。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讲好“甘肃故事”的现实问题,还为其他地区为物质文化遗产与甘肃特色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四、对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甘肃实践的再思考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的重要指示为引导;另外一方面要结合甘肃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开展保护的传承。

(一)丰富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保护与传承的能力和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核心是人,只有建设高素质的传承人群体,才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分层次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理论型人才主要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开展实践方面的运用,还要加强现有传承人的继续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完善“政府专家+高校教师+传承人+机构专家”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和人力资源共享;三是鼓励高校开设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课程,产业前景好的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努力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四是完善对现有传承人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备的考核和奖罚制度,对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给予更多的物质支持,鼓励有兴趣的年轻人参与非遗项目,成为“非职业”传承人。

(二)开展多元的保护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导,只有让更多的群体主动地认可才是最有效地保护方法。一是要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创新传统的传播方式,扩大传播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社区传播,要扩大到社群传播[13]。开展多层次的保护体系,拓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开展“活态保护”,一方面是应用数字化开展保护,另外一方面是“经典化” 的保护;三是继续加强对外交流,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在加强国际交流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外交流是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吸纳世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选择。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广泛社会认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借鉴世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三)加快成果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转化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将有价值、有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进而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一是对于可直接应用生产化方式形成物质产品的非遗项目开展产业开发产生经济价值,用实物产品的形式表现和表达,比如传统的手工艺、传统医药等,因为这些技能主要是要通过具体的产品才能展现,而且容易形成产业化;二是将不能形成具体产品的非遗项目开展文化创意的转化,比如故事、音乐、民俗等可以通过重新诠释应用数字化的形式转化,比如电影、动漫等,最终形成产品,实现其经济价值。

(四)探索成果的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与产业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找到二者互补的关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产业的经济内涵相结合,共同扩大二者的外延,以非遗保护带动经济开发,以经济开发促进非遗保护。一是探索与产业的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能够和产业结合的产业经济资源,推进产业链甚至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利用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创建产业品牌,打造经典产业品牌,为挖掘深度的文化内涵和优化表现形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对习近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的甘肃实践案例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国家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二是结合实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服务国家战略有效地扩大了保护和传承的外延;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与产业化是不矛盾的,可以与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更好的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展开以下讨论:一是甘肃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如何与非物质文化开展更深度的结合,不要只停留在文创产品层面;二是甘肃实践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是否具有一般性,能够被其他地区借鉴和复制;三是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多样性、生活性去诠释甘肃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形成“双赢”的格局。

猜你喜欢

甘肃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