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作文:策略指导很重要
2020-01-0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指出,中学生用真实情感写出的文章体现的是生活态度,更是不可取代的重要表达技巧。不过,翻阅中学生作文,笔者发现,缺少真情实感,天马行空地泛泛而谈和无病呻吟的造作更是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缺少生活感受,不能从现实中深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肤浅语言技巧的运用使得文章难以形成一定的深度,难以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和深刻体验。
一、多角洞察生活,感受情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写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是学生丰富自身认知思维情感的有效载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从更宽更广的角度观察生活,给文章输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素材,这样不仅能吸引读者眼球,更是使理性回归作文的必然之道。多角度观察生活,更能体现作者的感知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习作更有张力与活力。
洞察生活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理解和感知不断深入的过程,更是学生内心思维不断整合、进行素材加工的过程。例如,有位考生写了篇文章《爷爷的一日》,爷爷的生活是这样的:每天早晨,爷爷便背着竹篓,打扫村口的小道,用他的话说是要给路洗洗脸;至太阳炙烤大地时,便回家吃饭。午饭很清淡,有小米粥、馒头、青椒、拍黄瓜。爷爷喝完汤,顺便踢走死缠脚下的巴儿狗……带着这些细致的观察,不难看出,爷爷追求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充满着平淡而率真之感。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栩栩如生之感。
从广延的角度观察生活,能为文章积淀更多有价值的素材,让小作者的语言更有生活气息,读来也会更有魅力,便于学生主动融入到写作语境中,获得深层次感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摘录相应的描述性素材,帮助学生在深入体验和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认知,从而便于学生产生丰富的思维情感,满足其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活用修辞,丰富内容
修辞在文章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活化文章内容和深化文章内涵的有效途径。活用修辞,能起到丰富内涵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在主动灵活的运用中升华认知,满足其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修辞手法运用为切入点丰富文章的表达技巧,能给学生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语言独有的魅力。
活用修辞手法,能够助力文章更有气势,产生一定的共鸣,对读者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魅力。如一位考生在一篇题目为“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的演讲中,引用了古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作为开头,并且通过“劳动究竟是什么”来提问,通过“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道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的劳动……”用排比手法展现劳动的成果,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作者在总结的时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围绕“劳动,既是指引人们迈向幸福的光亮灯塔,亦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肯定劳动的价值意义。通篇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颇具气势,使得文章素材更有价值意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在教学中突出修辞手法的指导,能够在最大限度保持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利于学生形成多样化感悟,使原本平实的语言具有无穷的韵味。运用好修辞,能让学生在真正深入把握文章表达内容主旨中形成多样化的认知,通过艺术性加工展现文章的精彩与可爱,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揣摩细节,展现语言基本功
真实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中,文章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也存在于细枝末节。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揣摩细节入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从中探寻吸引读者眼球和注意力的内在原因。此外,多揣摩细节,能够让语言有更丰富的内涵,调动学生主动表达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在真正聚焦核心要点中提升语用技能,满足其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运用好细节描写,是还原真实情景的有效手段。如在一篇题为“窗口”的作文中,有位同学写“每天早晨,我都习惯站在房间的窗前观察小巷中来来往往的人”,自然而然地将“窗口”展现了出来。此后,作者写了自己在深秋的一个清晨,看到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通过细节描述的方法展现女孩的美丽,“穿着淡蓝色的羽绒衫,一双雪白的旅游鞋,给人以和谐之感,浅蓝色的书包、浅蓝色的扎花,让我觉得好美”。在这样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心理描写,“猜想着她的脸一定比服饰更加漂亮,她必定有一双大而清澈的眼睛,挺拔的鼻子和小巧的嘴”。最后,作者见到女生的真容并不美丽,“眼睛小了些,鼻子凸出了一些,皮肤也黝黑”,作者感到后悔,为什么我非要看清她的面容呢?有距离感不是很好吗?整篇文章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值得赏读。
文章中加入相关的细节,能使文章富有一定的质地感和丰满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触。在语文教学中,以细节刻画描述的方法引领学生深入探知文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度融入文本,深刻理解语篇,更能促进学生增强深入感知文章的本领,提升语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并将其运用于实际表达中,极大地提升习作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