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探析
2020-01-02
在高中阶段,一些学生还会对写作这一活动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我国所贯彻的教育理念仍旧是应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的知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语言积累相对较少,写作时自然也就无话可写。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对这一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背景下开展高中作文教学活动展开分析。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稳定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新的教学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必须要接触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这一部分进行关注,并需要适当地改变原本的教学思维。
一、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固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旧会将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这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甚至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学生的写作素材缺乏。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时都只是接触教材,对于课外知识涉猎不多,自身的文学基础较差,从而无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具体对策
1.观看、演讲相结合
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组成体系中,语言建构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技能。所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这一技能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
比如,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评论性较强、相对严谨的节目,比如《吐槽大会》《奇葩说》《朗读者》等等。在这些节目中,很多嘉宾提出的观点都比较深刻,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1]。并且他们的观点也比较鲜明,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观看节目时,积累其中的一些台词,丰富写作素材。
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学生的观看印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演讲活动以及辩论活动,在活动中深化写作主题,强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逻辑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仿写和创新相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一直都是学生公认的难点之一。很多学生在写作一个话题时,都会面临不知从何下笔的窘况,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写作逻辑,从而导致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一情况进行高度关注,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仿写训练,鼓励学生在已有的文章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及改编,从而缓解自己的写作压力。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写景色时,就可以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等等。当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些文章中描写景色的语句进行重点分析,将其所应用的结构以及修辞手法进行有效筛选,例如拟人、排比、比喻等等。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构架,把自己想写的内容融合进去,加以适当的调整,帮助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在仿写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渗透创新性的原则,不要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一味地模仿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依赖性。当教师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后,就可以尝试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写作。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借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思维,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3.评价与展示相结合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评价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会单方面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导致学生很被动。所以,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升学生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作文评价,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以及评价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当写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要求小组内的成员相互交换作文,然后欣赏其他同学的文章,找出自己认为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找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之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此拉近彼此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融合观看演讲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逻辑;通过仿写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写作基础;通过评价展示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