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作家黄锦树小说《鱼骸》中“中国性”的呈现
2020-01-02谢青秀
◎谢青秀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黄锦树的短篇小说《鱼骸》荣获1995年第十八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1995年第十四届洪醒夫小说奖,小说中充满了南洋风情、中国经验、乡愁等气息。短篇小说《鱼骸》主要通过对哥哥之死的追忆以及“我”的成长这两条叙事主线展开故事,揭示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展示主人公对中国既向往又抗拒的矛盾情感。
目前学界对《鱼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性、离散、意象、身份认同这几个层面,如马超群,蒋成浩在《马华文学中的本土历史重构与中国性想象——以黄锦树小说集〈雨〉〈死在南方〉为例》中简要概述和总结了小说中的中国符号和中国文化元素;诸葛靖浩在《迷惑忆往下的丛林重层浅谈黄锦树〈鱼骸〉中的意象可能》中侧重小说的叙事层次和叙事美学,并对小说中的意象进行细读分析;陈昱文在《在如梦的回忆里悼亡——试析黄锦树〈鱼骸〉及其相关》中分析作者创作的灵感来源,并探讨小说的书写策略和身份认同问题。可见对于该小说,中国性和小说意象是关键切入点。小说中“龟”及“甲骨”出现23次,一直贯穿整篇小说,由此可见“龟”的意象对文本细读和分析至关重要。
一、龟与中国性
龟,通常读作guī,根据象形字典,“龟”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小说中反复提及的“甲骨”,也指龟甲。中国性,即中国特质、特色,马华文学学者许文荣认为“主要是指向美学与文化上的意义,诸如中国神话、意象、意境、中国古典和现当代文库以及中国的哲思,如儒、释、道思想”。根据《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龟作为四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祭祀或其他重大活动时,人们依靠烧龟甲产生的裂纹来占卜凶吉;在现代,龟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邓希雯在《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龟文化》中指出,龟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指向堙堵、自保、防御、退缩、缓慢、长寿、智慧、神秘、力量、生殖崇拜的意义。无疑,自古以来,龟的意象印刻着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二、中国性的呈现
光绪二十有五年,岁在己亥,实为洹阳出龟之年。
甲骨文字清光绪戊戌、己亥间始出于彰德府西北五里之小屯。
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
……而神龟负文,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依天地之法象,以画易之卦。依类象形,初造书契。
龟生于草野深泽。(黄锦树,2007:1)
小说开篇展示了关于龟及甲骨的五段引文,前四段引文分别交代了甲骨发现的时间、地点、刻画的内容,追溯古老的中国历史。龟和“归”同音,开篇就预示了小说结尾回归的结局。归,回归,归属,归途,落叶归根,回归哪里,归属哪里。小说中暧昧的乡愁气息油然而生。小说中的主人公被人贴上“南阳龟”的标签,南阳龟是归属南洋,还是归属中国?小说主人公也自嘲为“未老先衰的乌龟”,时常“手握龟壳”,这是主人公对自我溯源的一个潜意识。小说主人公跟随哥哥一起长大,对哥哥有一定的崇拜。在哥哥发生意外以后,多次往返哥哥最初消失的那片沼泽,并在哥哥骸骨旁边发现堆积的龟壳。这也预示着哥哥最后的归属。在南洋这片土地,哥哥的心和灵魂早已不在,剩下的只是躯壳骸骨而已。哥哥早已跟随他的中国心借助龟的灵力踏上那片他向往已久的神州大地。
开篇的五段引文由古老的中国穿越到现代的南洋,穿越的主体是龟,也暗示了小说主人公与“中国性”有着深远的渊源。小说通过“龟”生于草野的介入,叙述视角从光绪年间转换到“烈阳爆照”“四野静悄悄”的现代南洋沼泽。小说主人公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只求安身立命。小说主人公,自诩为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龟的能指意义的化身。龟由于自身身体构造的特点,有堙堵和自保的功能,在危险来临之际,能保护好自己,不问外事,醉心自身之事。这也是小说主人公的处世哲学的依据之一。小说主人公亲眼目睹了哥哥因投身革命,不幸命殒;同时小说主人公也亲身经历了家人为保护自己,不惜举债送他远走他乡。他也遵从父母的安排,身在异乡之时,明哲保身,不辜负家人的严密保护。这也正是主人公化身龟的形象,不问世事,怕惹祸上身的原因。
在古时候,龟也颇具神秘色彩,因此小说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小说主人公对甲骨有无法言语的沉迷和神秘的热爱,不仅反复婆娑着甲骨的纹,研究甲骨,而且还收集和制作甲骨。有时还为熟识之士利用甲骨占卜祸福,以验证甲骨占卜吉凶的功能。小说主人公,不管承认与否,接受与否,始终徘徊在甲骨的影响当中。对于主人公而言,龟甲上的中国符号和文字,像下了咒一样让他深深痴迷,无法自拔。对甲骨及甲骨符号的痴迷正是主人公对远方中国文化的神往。甲骨文化是中国文化标志性符号之一,这也预示着,主人公对千里之外的中国溯源的向往和着迷。这种迷恋主人公身不由己,意识上虽然抗拒,但行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接触和研究甲骨文化。这也是龟的神秘性表现之一。
龟还象征着力量,龟在远古时代,作为四灵之一,身上也积蓄着灵力。主人公自诩为龟,对甲骨孜孜不倦的投入和研究就是帮助驱逐周围黑暗的力量。每当徘徊不安,迷惑不解的时候,“他”就会从龟甲的触摸中得到慰藉。主人公对外界的呼唤默不作声,并非他不发声。主人公对外界的回应是通过对古籍的钻研,对古文字考释,对甲骨文化的献身呈现的。
三、结语
龟在黄锦树小说《鱼骸》中反复出现,并被细致描绘,是小说最核心的意象,也是小说中最具中国性的意象。龟的意象贯穿整篇小说的始终,小说中的中国性也通过龟意象的渗透展示出来。小说起笔于龟,终结于龟。因此,龟的意象是解读小说中中国性的关键。龟既是小说主人公个体的象征,也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之依赖,是主人公苦苦追寻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如小说作者黄锦树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性》中展示的,海外华人在意中国相关事务,这样是无法脱离中国属性的,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行动上,已把自我融入到中国命运共同体当中。小说中的龟,与“归”同音,是对主人公中国属性回归的预示。这种中国属性不仅是文化符号的,也是精神意识的,更是身份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