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2020-01-02裴天平
裴天平
(盘锦市兴隆台区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辽宁 盘锦124010)
在自然状态下,禽流感病毒分布广泛,一些家禽、野禽、候鸟和水鸟成为禽流感病毒储存宿主,并将病毒传染播给易感家禽、野禽,甚至家畜和人,引起发病。近年来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亚洲的一些国家的爆发,因此,该病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盘锦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自2006年以来我中心与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并协作开展候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9月初共同拟定了此次调查方案,于2011年9月6日至7日在保护区的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一次候鸟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调方案的制定
调查目的:掌握候鸟是否有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健康带毒或发病情况;评估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调查期间开展野禽救助;了解候鸟在保护区内的密度;掌握候鸟的迁徙规律。
调查方法:采用10倍双筒望远镜、20倍变焦单筒望远镜、GPS观测和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方式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确定调查范围:由于秋季芦苇过高影响视线,因此主要选择河道和滩涂。调查监测点9个,酒壶嘴、小道子、流子沟闸、六道沟河道、小台子滩涂、干鱼沟、红海滩码头、老坨子海滩、滩海站。
任务分工:我中心负责对样品的采集进行实验室检测;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负责野禽的定点观测,候鸟救助,GPS定位,密度、规律分析。
2 流调结果
东郭境内共调查到鸟类17种8 440只,其中丹顶鹤7只、东方白鹳1只、其他鸟类8 000余只。其中酒壶嘴地区:共观测到鸟类7种592只,其中苍鹭17只、大白鹭3只、绿翅鸭60只、红头潜鸭240只、凤头麦鸡10只、红脚鹬260只、银鸥2只;在营口垛场共观测到鸟类3种114只,其中苍鹭20只、凤头麦鸡92只、银鸥2只。小道子地区:共观测到鸟类4种135只,其中翘鼻麻鸭34只、绿头鸭11只、大杓鹬70只、银鸥20只;在南小河共观测到鸟类7种5 513只,其中杓鹬5 000余只、黑嘴鸥10只、凤头鸊鷉4、只苍鹭6只、绿头鸭45只、红脚鹬100只、红嘴鸥340只;斑嘴鸭8只;救助野禽2只。六道沟地区:共观测到鸟类9种1 046只,其中丹顶鹤6只、东方白鹳1只、翘鼻麻鸭248只、红头潜鸭30只、红脚鹬276只、红嘴鸥450只、普通鸬鹚2只、苍鹭3只、小白鹭30只;流子沟闸地区:共观测到鸟类4种1 040只,其中凤头鸊鷉5只、普通鸬鹚35只、红脚鹬200只、鸭类SP800只(70%绿翅鸭10%绿头鸭子10%斑嘴鸭子10%花脸鸭)。
双台河东岸共调查到鸟类14种10 116只,其中丹顶鹤115只,东方白鹳98只,白头鹤1只,大天鹅19只、翘鼻麻鸭6 000余只,其他鸟类近4 000只。其中小台子滩涂地区:共观测到鸟类5种1 129只,其中丹顶鹤52只、翘鼻麻鸭6只、斑嘴鸭15只、苍鹭33只、红嘴鸥1 000余只。干鱼沟:共观测到鸟类5种5 111只,其中丹顶鹤63只、大天鹅19只、翘鼻麻鸭5 000余只、苍鹭25只、斑嘴鸭4只。红海滩码头:共观测到鸟类6种2018只,其中大杓鹬1 000余只、环颈鸻154只、翘鼻麻鸭540只、青脚鹬100只、红嘴鸥220只、绿头鸭4只。老坨子海滩:共观测到鸟类8种1 620只,其中白头鹤1只、东方白鹳47只、翘鼻麻鸭300只、普通鸬鹚34只、豆雁230只、苍鹭280只、大杓鹬300只、鸥类428只。滩海站:共观测到鸟类8种238只,其中丹顶鹤4只、黑嘴鸥26只、翘鼻麻鸭64只、苍鹭12只、大杓鹬59只、红腰杓鹬28只、青脚鹬5只、红嘴鸥40只。
3 抽样检测情况
采集血清样品8只,棉拭子样品10只,新鲜粪便30份,拾捡死亡禽5只,经现场剖检3只自然死亡,2只机械死亡并采集脏器样品5份,尸体收集后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采集救助野禽血清样品16份,采用HA、HI方法进行检测,禽流感、新城疫抗体为阴性(-)。
2011年共采集棉拭子、粪便、脏器共计45份样品,经我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用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病原均为阴性(-)。
4 小结
根据此次流调信息及监测数据我们分析认为: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未检测出阳性。同时据2006—2010年期间我市送省中心检测野禽棉拭子、粪便样品1 004份,不明死亡的候鸟脏器67份,经省疫控中心采用RT-PCR检测均未检出阳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阳性禽,在本地区通过迁徙的水禽候鸟传播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较低。定期对野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跟踪监测是防控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能为监控候鸟禽群的健康状态提供信息数据,为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预警保障,为早期发现,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禽流感和预测禽流感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