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问题探析
2020-01-02宋晓周
宋晓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受助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资助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资助工作内涵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全面推进。《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金额1316.89亿元,比2018年增加14.48%;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46.07亿元,比2018年增加6.31%[1]。为满足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了有力经济保障,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差距依然存在,资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仍然凸显。
1 高校学生资助历史追溯及发展特点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由来已久,1952年政务院《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的通知》通过在全国高校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落实普惠型资助政策。1983年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设立人民奖学金,资助效率在高校学生资助中得到体现。1993年《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1994 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俭学助学基金的通知》、1999年《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等制度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奖、勤、助、贷、补、免”全方位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初步形成。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国家资助政策持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3]。学生资助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回溯高校学生资助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高校学生资助金额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累计持续增长。二是高校学生资助类型和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资助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各类奖励性资助比例不断扩大。三是高校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向,资助育人功能不断凸显,发展型资助体系初步形成。
2 高校学生资助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目标,但仍面临着资助资源配置不均,资助效用低;资助手段简单,贫困生受助获得感不高;资助育人格局尚未形成,贫困生成才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平衡和充分发展,阻碍了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2.1 资助资源配置不均衡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金来源涵盖了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其中,资助金来源于政府的主导地位依然明显,学校和社会投入增幅稳步提升。然而在学校资助金投入、社会捐赠与个人捐资助学方面,东部高校与西部高校之间、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差距明显。在学校资助金投入方面,东部地区高校高于西部地区高校,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院校;在社会捐赠方面,重点高校获得的社会资助高于普通高校,而普通专科院校获得的社会资助更加稀少;从个人捐资助学来看,重点高校获得更多的个人捐资助学。然而在贫困生源构成中,高职院校来自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比例和人数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不均衡的资助配置使得他们获得的资助金远低于本科院校的同类型学生。
而在高校学生资助项目方面,各资助项目相对独立,缺乏体系化的规划和发展性的延伸,导致部分特殊群体获得反复资助,而部分有发展性需要的学生则难以获得精准的资助。另外,在各种资助项目中,除了助学贷款,贫困生在入学前就能确定的资助项目几乎不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贫困生的就学产生了较大压力。这种受助额度和受助需求的不均衡使得高校学生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助覆盖面的要求,却无法精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最终降低了资助效用。
2.2 资助管理机制不精准
进入新时代,国家对学生资助的要求已经从教育机会公平迈向教育过程公平,从解决上学难问题提升至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校学生资助可以通过靶向精准、需求精准、过程精准,实现精准资助的目标,保障学生上好学。然而目前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的滞后影响了国家对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要求。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精准资助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学生信息填报及本人承诺,这就对贫困生诚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学校审核来看,缺乏联网数据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平台使得贫困生认定信息表达不足,精准化程度不高。与此同时,为了显示公平,减少学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压力,现场评比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贫而不申”或“申而不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简单信息数据运用或者简单的现场评比是资助发展不充分的具体表现,违背了国家提出的“精准资助”要求,影响了精准扶贫在教育领域的深化与发展。
而在资助过程中,由于注重资助钱和物发放流转的制度化要求和规范性流程,使得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和贫困生隐私保护等方面存在不足,也影响了精准资助的成效。
2.3 资助管理手段单一
高校学生资助是一项保民生、暖民心工程,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资助工作仍停留在经济帮困层面,侧重于发钱和发物,而固化的钱财物发放要求和发放手段,部分重复资助的项目,使得资助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用递减,学生在获得资助后的获得感不断降低,最终导致了“理所当然”的受助感受的产生,不利于学生励志、感恩观念的养成。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和捐赠单位热衷于开展捐赠仪式,让贫困生现场接受捐赠的资助现象还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资助的获得感。
另外一些高校虽然提出了发展型资助体系,但是缺乏对发展型资助体系系统化和前瞻性研究,导致资助工作手段简单化,资助工作平台单一化,资助工作内容碎片化,资助工作队伍业余化,使得发展型资助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呈现,难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学生也无法从这种被动输入的资助中获得持续性的获得感。
2.4 资助育人格局尚未完善
目前高校对资助的目标把握不准确,工作重点和重心仍然停留在经济解困上,缺乏在资助工作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心理抚慰、能力提升和个体发展的关心和帮助。高比例的无偿资助滋生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影响了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质的养成;而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简单化的贫困生认定方式造成了部分受助学生较深的心理伤痛,不利于贫困生健康阳光心理的塑造;缺乏细致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帮扶使得贫困生能力提升和个体发展长期被忽略。
产生这些问题重要原因是高校对学生资助的终极目标不明确,混淆了资助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用经济助困取代了资助育人的功能,并出现了对学生资助队伍的建设不重视,学生资助管理队伍流动性大,资助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专兼职资助工作人员生均配比严重不足等问题,最终严重影响了资助育人的精准落实。资助育人格局在学生资助中尚未完善,班主任、任课教师、创业就业导师等人员没有与贫困生真正无缝对接,按需帮扶,也导致贫困生主动寻求发展的动力不足。
3 高校学生资助发展对策研究
3.1 优化资助资源配置,普及助学贷款
中央财政要持续加大国家资助资金投入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的需要,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要优化资助资源配置,确保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在资助资金预算上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避免“一刀切”和“平均主义”的做法;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助资金投入,保障高职院校贫困生高质量就业,通过改变贫困生个人的命运来改变贫困生家庭的命运。
各级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助学氛围。具有良好声誉的重点高校要积极吸引著名企业、优秀校友为学校捐资助学,高职院校更要积极拓宽资助渠道,根据专业特点和地方经济特点,密切联系企业和社会团体,深化校企合作,促使企业为贫困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奖助学金和实习岗位,促进贫困生成才就业,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资助信息不畅通,部分贫困生家庭不了解助学贷款,部分家庭存在厌恶债务心理,还有部分家庭把助学贷款与“校园贷”等不良贷款混淆,导致助学贷款办理覆盖面不高,因此要在贫困生入校前、入校后做好助学贷款宣传及办理工作,通过助学贷款缓解贫困家庭资金短期流动性约束,并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习,提高综合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
3.2 完善学生资助机制,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
精准资助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精准扶贫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和精准管理机制,提升精准资助和精准育人能力,做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由主观判断转向科学表达,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由事后管理转向事前帮扶。
在精准识别中,高校要加强与教育局、扶贫办、残联和民政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实现贫困生数据共享,信息互通,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与贫困生班级、宿舍实地调查摸底、评议小组评议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方法,确保贫困生精准认定。
在精准资助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程度和困难等级合理确定资助力度,根据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发展需要,统筹各类奖助资源,灵活安排资助项目或资助形式,实现资助金额、资助项目与贫困生实际情况高度契合,既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又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在精准管理中,要实施贫困生数据库动态管理,通过校园大数据平台数据实时共享业务,全线对接,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施策及时解决问题,确保贫困生“申请和退出”科学精准,贫困生学业“预警与帮扶”及时有效。
3.3 丰富学生资助手段,提高贫困生受助获得感
高校要科学引导贫困生需求、精准把握贫困生需求和及时回应贫困生需求,来提高贫困生受助的获得感,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成效。
要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优秀学生典型,开展诚信感恩主题教育等方式,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诚信感恩的价值取向。通过增加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项目的资助力度,引导贫困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并在劳动中提高就业本领,实现个体价值。通过扩大贫困生助学奖励项目等,激发贫困生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面对贫困生因自卑等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贫困的现象,学校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建立学生全息个性画像,构建精准资助模型,及时筛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通过直接将伙食补助打入学生饭卡等个性化、人性化的资助手段,打消学生因申请资助导致自卑的心理感受,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获得感。
学校还要充分应用学业预警系统和心理筛查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心理状况,从而实现贫困生资助育人定量化评价和前置化管理。通过筛查,为预警贫困生及时配置学业帮扶导师和心理辅导员,开展学业帮扶和心理关怀,通过这些个性化的育人服务提高贫困生受助获得感。
3.4 构建大资助育人格局,激发贫困生发展动力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把资助育人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大资助育人格局。首先,要打造高效能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按照师生配比合理配置资助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和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第二,要围绕贫困生需要的各个方面,打造一支融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创业指导为一体的学生资助工作导师团,能够根据贫困生需要,及时提供专业的一对一帮扶;第三,要扩大资助育人的覆盖面,让宿舍区的宿管员、图书馆的管理员、餐厅的服务员等都成为贫困生人生道路的帮扶者。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还涉及政府、企业、银行、贫困生家庭等各个条线,因此高校要联动各部门、各领域、各版块积极融入、协同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政府部门能更加关心和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群体,企业能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奖助学金和就业岗位,银行能为贫困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助学贷款服务,贫困生家庭能够配合学校全力支持学生就学,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