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汉代经学发展中的“异化”现象
——以刘向灾异论为例
2020-01-02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四百余年间,汉代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可将汉代经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特征。总的来说,文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联系是一大鲜明特色。在这种基调下,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学的地位被推至顶峰,经学的发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世之显学。而刘向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基于对经学发展的反思,表现出“异化”的一面,倡言诸子学说,大谈灾异,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和政治立场。该文以刘向的灾异论为出发点,分析这种“异化”现象的产生原因、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1 “异化”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刘向讨论灾异有其内在的原因,一方面,在儒学独尊的大背景下,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经学与当时政治、权力活动密切相关,此种环境下,研究诸子学说和灾异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政治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西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的政治危机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占卜流行的社会现实,也进一步创造了灾异论的生存空间。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手段,将儒家学说的地位推至巅峰。为巩固儒家学说作为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到汉宣帝末年又增设至十三博士。“五经”博士的设立意义非凡,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言:“它使得战国以来的名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孔子和春秋公羊学的名义下统一起来,使得向来不被看好的‘不达时宜,好饰古非今’的旧儒学变成了‘霸王道杂之’合于汉家制度的新儒学。”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这也才有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甚至批准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勿使并进”的建议。正是这些措施,使得以儒家学说为主的经学发展进入了极盛时代。有了政府的干预和功名利禄的诱惑,天下士子自然也就热衷于此。这种经学和政治紧密相关的政治现象和以经学为求取功名、提升资源占有的社会心态,促使经学的发展中融入了政治斗争的意味。刘向作为刘氏宗亲及公认的宿学通儒,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获取政治资源,表达自身的立场,故借整理皇室古籍之机,利用与元成两帝接近的便利条件,自恃《谷梁传》学名家,与经学的其他派系分庭抗礼,这也为刘向灾异论提供了展现的平台。
此外,西汉末年,政治危机成为统治集团不可忽视的重要矛盾。汉成帝即位后,外戚已经掌握了大权,出现了“政由王氏出”的混乱局面,此时,刘向为成帝重用拜为中郎,仕途不畅的刘向政治上获得新生,匡复汉室的使命感促使其屡屡上书,论证灾异与国家存亡之间的关系,言明外戚专权之害,他说:“灾异如此,而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及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生为宗亲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件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与此同时,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当时,占卜等富有神学色彩的活动依然盛行,这也就为灾异论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土壤。
2 刘向灾异论的“异化”之处
以灾异言政治,这是汉代经学发展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代经学大家的刘向,亦将言灾异作为其表达学术主张和政治立场的途径,且表达的核心大抵归结于论证国家治乱外戚关系、礼乐教化之上,这与刘向坚守君臣秩序、重礼的思想主张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浓郁的政治斗争色彩。
刘向对外戚专权可谓是痛恨至极,《汉书·五行志》中,保存了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大约一百五十二条,其中论灾异和后、妃、君夫人、外戚间关系的就有三十一条。《汉书·楚元王传》记载:“今王氏一姓朱轮华毅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作威作福……”不难看出外戚专权之甚,政治危机的严重性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刘向极言外戚专权对天子政权的严重威胁,同时,也借用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灾异学说,以论证外戚干政是悖于常理、有违天道的。如在《论王氏封事疏》中,刘向借天空出现异常现象来论说外戚王氏已经对汉室政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他说:“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山林。而孝宣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插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次之明也。事势不两大,刘氏与王氏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刘向的灾异论的另一价值追求在于彰明礼乐教化,重申礼制秩序。首先是“尊君卑臣”的君臣关系主张,刘向认为必须要严格君臣上下之别,如果放任臣子的权势任意发展,必然会对君权造成严重伤害,进而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他强调“人臣之术,顺从而复命,无所敢专,义不苟合,位不苟尊。”此外,刘向还重视夫妇纲常秩序建构,在对成帝建始元年的灾害事件的解读中,刘向以女性屡屡违反礼制的解读为由,矛头直指外戚专权、宦官干政。甚至还编成《列女传》一书,企图彰显出女性角色在家国治理、兴盛衰败中的不良影响,意图形成“女性影响国家治乱”的价值判断。
3 刘向灾异论的实质及其影响
3.1 刘向言灾异的实质
一般而言,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天文现象、社会异象多具有自然属性,仅作为一种纯粹的社会存在来谈。但在古人看来,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深刻的“天意”,古人习惯于把异常自然现象视作灾异,看成是上天对人事不善的警告,不详的自然现象往往预兆着灾难凶祸,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极为容易受此种文化所左右,士人阶层则抓住这一心理,借以表达政治主张。这种文化现象在西汉中后期发展兴盛,灾异论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刘向集成了诸多灾害事件和论说,完成了灾异论的构建。正如前文所述,刘向借助灾异论与外戚和宦官势力斗争,力图实现儒家政治理想,挽救汉朝的统治危机。也正是如此,灾异论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味道。
刘向生活的年代,从政治角度看,汉王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外戚专权、宦官干政。从文化角度来看,儒学独尊的态势挤压了诸子学说的生存空间,言灾异者蜂起。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刘向倡言自己的灾异理论。作为儒者,他希望通过灾异推动汉朝的政治改革,实现儒家政治理想。而作为汉室宗亲,他更希望通过灾异论挽救汉王朝的统治危机。因此,刘向的灾异说实质上是在和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展开的,是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
3.2 刘向灾异论的影响
从政治视角来看,利用灾异论进行政治斗争是刘向文学活动不争的特质,这种政治斗争建构了人臣之间微妙的制约关系。一方面,人臣利用灾异对皇权进行一定的制约。在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的两汉,制度的不完善往往引起皇权的过度膨胀,人臣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而“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的灾异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家治乱兴衰与灾异密切关联的价值判断,进而对君权产生约束效用。而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亦借灾异施政,加强统治。依托天人感应,在灾异成为汉代普遍的意识形态背景下,帝王利用灾异策免三公、整顿吏治,以政治活动回应自然异象,力图赢取民心、巩固统治。
而从文学视角来看,刘向在儒家经典占据经学发展的主流背景下,逆势畅谈诸子学说、大论灾异,对抗其他经学派系。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儒学作为经学发展主流的迅猛势头,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思想解放意义。同时,对于经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融合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刘向的灾异论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思潮和文化现象,是汉代经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内在理路。它代表了在儒学独尊的大一统思潮下,学术思想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是经学发展与政治活动相融合的产物,对汉代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