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转型发展探索
——以南京某高校为例

2020-04-1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生会工作学生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在我国,高校学生会(包括二级学院学生会)是指在同级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作为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载体,发挥引领学生思想方向、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等作用,是开展校园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主力军。

1 研究背景

2017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了《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针对现阶段各级学生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改革要求,发出了全国号召,高校学生会作为我国各级学生会的排头兵,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为全国学生会改革转型提供参照蓝本和经验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布网络问卷202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达100.00%,以南京某高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回答者性别分布适中,年级分布均衡,问卷数据真实有效(见表1)。

表1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202)

3 高校学生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调查中,关于“您觉得院学生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58.9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组织定位不够明确,不能很好掌握同学们的实际需要”,56.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机构运作不够透明,同学对学生会缺乏了解和信任”,这反映出学生会在建设中存在的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选拔制度上,当前高校学生会干部的产生缺乏民意基础,主要表现为学生会代表大会召开间隔久,干部选拔程序不严谨、透明度不高、普通学生参与度不足;组织章程上,大多数学生会的章程流于形式,“虚有其表”,不能切实被学生会成员吸收内化为指导自身工作的原则;整体架构上,学生会部门设置冗余复杂,彼此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存在隔阂,部门自主性不足,缺乏内在活力。从团队文化上看,当下学生会存在“家文化”代替“组织文化”的趋势,精神文化传承缺失,影响了团队凝聚力。

3.2 管理监督不到位

在调查中,关于“您觉得院学生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中,72.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常规监督不够完善,同学不能恰当行使监督权”,居于众问题之首,表明高校学生会的监督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的首要关注点。

目前,在内部监督上,学生会基本以上级监督为主,同级、下级监督较弱;在外部监督上,普通学生对学生会的意见“发声”渠道狭窄,意见被积压而得不到解决,被动边缘化,渐趋冷漠。据调查显示,当遇到学生会的工作出现错误的情况时,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置身事外,发声主动性不足(见图1)。

图1 “假如学生会的工作出现错误,您会怎么做?”统计柱形图

监督上的缺失导致部分自律性差的学生干部行为上脱离约束,思想认识逐渐退化,脱离了学生群体,遇事多随性而为,最终影响了学生会的整体形象。

3.3 教育引导不深刻

表2调查显示,在绝大部分学生眼中,学生会逐渐成为文体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思想的引领者,思想领导性减弱。此外,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会对学生干部的评价大部分取决于其工作成绩,而对诸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能力关注不足,造成学生会内部中存在一种“唯工作成绩论”的观念,在其影响下,许多学生一心扑在活动和工作上,忽略了自身的思政和文化学习,致使学生会成员的个人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下降,声望减弱。

表2 “您认为现阶段学生会工作体现在?”频数分布表

3.4 作风转变不彻底

高校学生会作为广大学生权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理应践行为同学服务的理念,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然而现阶段,部分学生干部闭门造车,乐于搞体面活动,对同学的实际诉求倾听不足,不能为其提供真正需要的服务。

在关于 “您对现阶段院学生会的工作满意度如何?”的问题中,被调查者表达了对学生会态度的转变:满意度下降(见图2)。

图2 “您对现阶段院学生会的工作满意度如何?”统计柱形图(%)

此外,部分学生干部官僚气息浓重,习惯以命令式的语气布置任务,导致学生干事“被动地”接受任务,对其内涵和意义知之不足,得过且过,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打压,组织整体气氛低沉,生气不足。

4 高校学生会现存问题的成因剖析

4.1 组织定位偏差

由于安全等要素,高校学生会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久之,学生会对自身的定位认知产生偏差,以高校管理部门的辅助者自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功能逐渐萎缩,表现为在工作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需求,学生好感度下降。

4.2 思想认识薄弱

高校学生会成员虽然具备一定的内生性自律和服务意识,但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向心性的价值理念,总体思想认识薄弱,且极易因学生干部团队的更替而受到影响,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其次,当下高校对主要学生干部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领导能力、工作方式等缺乏长期培养机制,仅靠学生干部的自我学习、自我约束难以满足学生会持续向好发展的人才需要。

4.3 环境因素影响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学生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做出明确界定,其作为自治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权力和义务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此外,学生会缺乏维持其独立运作的外部条件和物质保障,当前高校学生会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学校拨款,渠道匮乏,数量有限,且有较为严格的使用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会活动的形式和规模。

4.4 工作创新不足

在调查中,关于“您认为学生会各项活动不能吸引大部分人注意的原因是?”的问题,74.2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举办形式传统,没有活力可言”,居于各原因首位,这反映出当下高校学生会工作中的创新性不足,学生对学生会活动的青睐程度下降。

现阶段高校学生会的工作体现出一种 “代际传承”,即沿袭往届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力求工作的平稳过渡,再谋进取。这种稳中求进的工作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为新一届学生会的工作成绩设置了天花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会的后续创新力和发展空间。

5 推进高校学生会改革转型的对策探讨

5.1 明确组织定位

学生会要明确自身定位,则务必要捋清学生会与学校、共青团、学生及各学生社团之间的关系。

首先,学生会应积极投入到“一心双环”团学格局的构建中,尊重共青团的枢纽和核心地位,在法律法规与高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充分自治。

其次,学生会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主体地位以及对班委会的领导职能,加强与班级、学生社团的沟通和指导,实现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格局。

最后,学生会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同学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找准在学校与学生中的位置,既要避免成为学校的“发言人”,也要避免成为不顾校园大局的激进代表,发挥好在学校与学生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2 推进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贯通性的学生会干部培养机制,运用领导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协同理论等科学理论,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

其次,定期开展学生代表大会,由学生会代表听取学生会主要干部的工作报告,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切实发挥对学生会的监督作用。

再次,构建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开展学生会内部自评、互评,学生会与班委会、学生社团之间的双向互评,达到以评促学,以比促进、以考促干的效果。

最后,改革组织结构,对部门设置进行精简优化,坚持按需设置、精简高效、问题导向,对绩效、反映不良的部门进行培训、整顿甚至裁撤,以此提高学生会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

5.3 优化周围环境

首先,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学生会的法律地位,督促高校和学生会落实章程,凸显学生会的权益协商功能,为供给高质量服务提供保障。

其次,加强学生会文化建设,积极挖掘学生会的内在人文精神,做好传承,提高组织文化对学生会成员行为心理的塑造和影响能力。

最后,加大对学生会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活动经费,专款专用,为学生会自主开展工作奠定物质基础。

5.4 转变工作方式

首先,提高学习能力,组织层面要向其他组织学习优秀的工作经验与方式方法,个人层面应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分清主次,协调均衡发展。

其次,注重对学生群体的调研,与班团沟通,把握其实际需求,提高学生会活动的质量和与学生需求的匹配程度,实现精准供给,做到形式吸引人,内容教育人,将“四自”职能落到实处。

最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如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广泛收集学生对学生会已开展活动和工作的“用户体验”,以及对学生会下一步工作方向的建议和想法,以第一手资料帮助学生会提高服务实效。

猜你喜欢

学生会工作学生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赶不走的学生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不工作,爽飞了?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学生写话
选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