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内容设置,实施辨析教学*
——以统编版高一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
2020-01-02孙蓉
孙 蓉
2020 年秋学期,江苏高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启用新教材。政治学科模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体系到内容是全新的,而且理论性和政治性都比较强,对教师而言如何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教材教法上做出更多的学习和实践。
一、把握内容设置的一体化和整体性
首先,从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从1952 年开始系统设置政治课程,主要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等内容;1980 年首先在初中开设了《社会发展简史》,高中开设《政治经济常识》等内容;2008年开始的中学政治课程体系中虽然没有单独的这一模块,但在相关的模块中也都有涉及,如“哲学”部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政治生活”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教材是新编的,但其基本内容却贯穿于中国政治课程发展的始终,是我们政治教学中必须讲清、不可忽视的问题,更是呼应了当下的时代需求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旨。
其次,从新一轮的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体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历史逻辑为骨架,以理论逻辑为血肉,采用历时性、全领域覆盖的方式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成就,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其他的三个模块《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采用共时性、分领域的方式分别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发展做具体的展开,完整构成了“1+3”的课程体系。在高一起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让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有初步的整体感知。
再次,从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内容衔接来看。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史实和演进发展,在《道德与法治》中初步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成就,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播下了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萌芽。高中的学习特点是理论性强,综合程度高,对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理性思考能力、运用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这些需要一个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在高一的设置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衔接作用,教学时可以从学生初中就学习过的这些政治历史知识入手,引导学生总结、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完成初高中从知识体系到素养能力的过渡衔接。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在思想政治教学理论架构和实践操作上都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要在领会模块设置意图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既要做好与初中一体化教学的衔接,又要处理好与高中其他模块之间整体化教学的构建。
二、凸显教学实施中的学理性和政治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块聚焦“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这种认同,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仰,它不是靠说教和灌输去追求的一个标准化答案,而是在政治学理性分析和政治性价值引领下经历感知、感动、感悟的过程后达成的内化、升华和践行。“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给我们的教学建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辨析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现结合该模块的教学案例,从设置学科任务的角度谈谈开展辨析教学的具体策略。
1.描述与分类,辨识社会形态。人类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社会开始发展至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各个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史实储备设计一些活动来辨识不同的社会形态,如呈现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工具、生产场景、重大历史事件等图片,摘录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评述等,这种辨识的过程可展现出学生对不同社会形态特点的理解和运用。再通过图表的方式比较几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等,或借助绘图、表演等方式,展现不同社会形态标志性的场景,引导学生辨识不同的社会形态,系统建构知识体系。同样,我们也可以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设计成表格,从各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当时的指导思想及取得的成就等方面进行比较,体会每个阶段发展的艰辛,感受中国发展的不易。
2.解释与论证,把握社会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中叙述了人类发展简史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较多的史实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历史学科的味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政治学科的定位,恰当处理好史实和学科结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有侧重地筛选相关史实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要设置议题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解释和论证,在个性中归因、总结共性,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推断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本教材有个贯穿始终的原理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个结论需要我们在教学第一框题时就要揭示,而这部分的教材内容横跨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纠缠于每个社会阶段的演进过程和各自特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寻找共同点,在共同点中追溯原因,在原因中总结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个基本规律就能对社会发展中的很多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比如说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继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我们的道路选择、政策制定等举措充分理解,达成认同,努力践行。
3.辨析与评价,探究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每个国家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节点总有着各种争议和选择,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阶层的立场声音,孰是孰非,需要我们用革命的批判精神做出科学的辨析与评价。例如:“私有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如何看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辛及在探索中所走的弯路?”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我们就要通过设置一些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收集信息,分享交流自己的论点和论据,不断纠偏和完善,在辨析中形成正确的评价。这其中需要提醒的就是要用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任何事物都要结合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要在历史背景的还原中找到肯定的理由;但又不能拘泥于此,还要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它的局限性和暂时性,用辩证否定的眼光理解社会的发展。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会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而产生认识上的偏激、政治信仰的摇摆,更需要让学生进行理智的辨析与评价。
4.预测与选择,坚定社会信仰。研究历史是为了指导当下,把握规律是为了选择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我们可以基于史实和现实的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预测与选择的任务,例如在第二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中,可以以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主题,从反面的碑文内容到基座上的浮雕画面,设置一个探究活动:“纪念碑基座上有八幅浮雕呈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人民革命的八个标志性事件。你会选择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事件作为浮雕的内容?为什么?”引导学生在选择中重温中国革命发展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仰。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疫情下中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将这些措施教给美国或其他国家,他们就能抄好这个作业,起到同样的效果吗?”用这样的假设去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规划,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憧憬2035 年、2050 年自己的生活,最后再落实到高三的专业填报和高校选择上,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伟大梦想之中,与祖国同向同行,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