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实践路径探究
2020-01-02程喆陈竞博
程喆,陈竞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007年5月,团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着力为党培养和输送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引领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随着高校“青马工程”的不断推进,培养了一批批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大学生骨干。但是,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高校“青马工程”还存在横向协同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建立高校之间“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机制,加强高校“青马工程”的交流,对提升“青马工程”培养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
1 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重要意义
1.1 协同培养是实现不同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重要基础
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师资力量的高低不平衡,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教育设施的配备质量不同,造成了各高校之间综合实力、资源的差异性。在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时将各学校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青马学员进行协同培养,可以达到提升青马学员培养质量的目的。例如,中医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源较多,而职业技术院校在实践操作方面经验丰富,在两校“青马工程”之间实施协同培养,可以同时提升学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学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高校“青马工程”之间,应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不同院校培养青马学员的优势,实现高校之间资源共享。
1.2 协同培养是促进高校青马学员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
青马学员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教育引导,还需要依靠学生之间各种交流,这能够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感受到的校园文化、校园氛围相同,身边的同学大多都是同一水平的,因此他们很难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在不同高校“青马工程”培养的过程中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使不同学校的青马学员之间加强交流,一方面可以在交流对比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学校的学员吸取经验,达到更好地提升自我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让学员的思维互相融合,开拓学员的视野。
1.3 协同培养是带动后进高校“青马工程”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高校“青马工程”开展时间的不同,以及学校管理部门重视程度的不同,使各高校之间的“青马工程”质量并不一致,有些高校“青马工程”开展的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青马工程”开展较晚,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将“青马工程”的实际效用发挥出来。因此在高校“青马工程”之间进行协同培养,对后开展“青马工程”的学校意义重大,其可以从其他高校的“青马工程”获取培养经验,习得课程体系设计,更好更快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马工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尽管在五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后,学校提升了重视程度,但学生对其了解还有欠缺,仍存在一些误解。因此,通过协同培养,让学生看到其他高校的重视程度以及工程开展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本校学生认知,奠定提升“青马工程”培养质量的基础。
1.4 协同培养是提升青马学员底气的重要方式
在高校之间实施“青马工程”协同培养,对于加强青马学员的重视程度以及提升自身底气有着重要作用。很多学生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进入大学后出现了消极情绪,参加“青马工程”后,认为自己学校在实力上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底气。因此,在高校之间建立“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机制,让他们在“青马工程”中接受到其他优秀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这部分学生对“青马工程”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底气,使他们更有信心来提升自我,为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2 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现实基础
一致的培养目标奠定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坚实基础。高校“青马工程”具有一致的目标,都是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提供人才保障。各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目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为党培养坚定的青年政治骨干。一致的培养目标,使得高校之间“青马工程”的协同培养有了坚实的基础。
有利的地理条件便利了协同培养机制的建立。现阶段各高校大多位于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地理位置相近,因此相互之间交流来往加深,更好地实现了信息互换。此外,有利的地理条件还为高校之间“青马工程”协同培养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一,由于高校的聚集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多,尤其是在学生培养经验交流上,有利的地理条件使得学生培养工作经验能够更好地传播。第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因大学城的出现而增多,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视野的开阔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三,学生可以在大学城内寻找到更多的导师并进行旁听,更加充分地利用各高校的教师资源。
游学的优秀传统奠定了协同培养的文化基础。“游学”指去一个新的环境进行游历和学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游学的传统,它是文人学者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游学溯源于孔子,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增长他们的学识,培养他们的品质。毛泽东曾在《讲堂录》里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可见,游学是沿用至今的一种有效的学习、交流方式。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不仅可以交流交往,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兼收并蓄,提高能力,而且可以开阔胸襟,体验人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增强爱国爱民情怀。因此,当今的“青马工程”可以借鉴传统教育中游学的经验,在高校之间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使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改善教育的单一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通过吸收传统教育中游学的经验,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有利于促进广大学子交流研讨、互相学习和创新创造,进一步开阔眼界。
新媒体技术为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提供了全新载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便捷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之间建立“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机制搭建了一座交流互通的全新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高校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分享“青马工程”的培养经验,实现信息互通、学员信息透明化以及培养过程中问题的快速反馈。
3 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实现路径
3.1 建立高校“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管理体系
“青马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工作。由于协同培养涉及方面众多,因此要在高校之间建立“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机制,切实可行的协同培养管理体系是其重要前提。高校之间“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选拔优秀的协同培养人员。高校“青马工程”是为党的事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1]因此,“青马工程”的协同培养人员必须优中选优,不仅要求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业务能力,还需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这样才能在协同培养过程中,更好地保证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坚定政治信念、规范自身行为。第二,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在青马学员协同培养的日常学习中,因其牵扯到各个学校的学生,所以各学校需要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第三,选择合适的协同培养环境。协同培养由于涉及到不同学校的学生,因此要把握好各校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环境,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从而提升“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时效性。
3.2 优化协同培养课程体系
高校“青马工程”的核心目标是突出对大学生骨干的政治训练和思想引领,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协同培养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优化协同培养课程体系,发挥理论教育、红色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合力。
第一,深化理论教育。主要目标是帮助学员加深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掌握,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1]因此,协同培养机制要建立完备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发挥“青马工程”中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紧扣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员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学员理论知识的丰富。邀请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专题辅导,为学员安排具有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专家学者担任理论导师,实现学员理论知识的深化。
第二,进行红色教育。主要目标是帮助学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习。引导学员增强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1]各高校要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协同培养的各自优势。在协同培养中,组织学员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实地学习,参加祭奠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教育。寻访历史见证人,观看优秀典型事迹的影像资料、专题展览,邀请先进典型作事迹报告等。[1]通过这些方式,将红色教育融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巩固升华学员理想信念,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三,强化实践教育。主要目标是帮助学员深入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加强社会观察,在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磨砺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2]因此,各高校在协同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员的实践培养,组织学员到有代表性的基层地区和行业开展实地锻炼,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引导学员在网络上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承担起守住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要任务。
3.3 完善协同考核机制
高校之间“青马工程”协同培养的实际效果需要考核。因此,在高校“青马工程”之间建立协同考核机制,是检测“青马工程”协同培养是否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健全严格的协同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为保证“青马工程”协同培养质量,依据培养目标,对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进行全面严格的考核,结合学员自身、同学、协同培养教师的评价,以相同的标准确定学员能否结业。第二,建立协同培养学员信息库。记录每名学员在协同培养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建立协同培养档案并将其存入个人毕业档案材料之中,以此促进每一位学员在协同培养过程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