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探析
2020-01-02邬舒群
邬舒群,杨 芳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肥 230032)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一方面享受着其带来的种种便利,另一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1]。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于形成阶段,新媒体的“自主性”使得它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缺乏思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稍有不慎,就可能走上人生的歧途。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如何积极引进和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优势,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减少其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高校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1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高校新媒体建设的不断投入和走向成熟,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1 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传播功能,具有信息量大、不受时间、空间等外在条件限制,且集合了声像文字等技术于一体的特点[2]。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集中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马列主义、各国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灌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的学生教育工作也只是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极具个性特征的“95后”“00后”大学生对此充满了反感,教育的效果十分有限。新媒体可以旁征博引,将时事、政治、经济及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具体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因时因地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崇高的信仰理念和道德情操。
1.2 扩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新媒体有着多样且功能强大的社交软件和网站,互动及时、方便快捷,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通过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从课堂进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随时随地向学生传播新思想、传递正能量,使学生时时受到影响,在思想上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及时跟学生沟通,并且在网络的交流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更能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干预,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2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只重视网络建设,缺少网络监管
新媒体虽然具有开放性、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点,但甄别和监管若缺乏力度,就会导致许多不良信息蔓延。这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健全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许多高校在引进新媒体技术,加大网络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力度,开发自己的网站,成立自媒体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思想政治学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但是许多高校只重视建设的数量,单纯地开发,却忽视了后期的维护和监管,比如一些公众号只由学生负责运营,在信息审批时没有教师监管,使得一些有争议的、负面的信息传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2 教师主体地位弱化,学生的可控性差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和掌控力[4]。作为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00后”“95后”的大学生,其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掌握能力远远超过了教师。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其传授的观点、知识早已被学生认知,教育的效果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大打折扣。此外,如果教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关注点和生活无法对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思政教育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扩展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和接触社会的渠道,虚拟的网络平台给了他们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对生活的不满,对某些事件的个人看法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表达,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被真实的掌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3.1 发挥新媒体优势,优化思政教育内容
新媒体具有快速、多样化、传播范围广、受众面积大、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特点,这些与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应有效结合在一起,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贯穿其中。思政教师要根据当下的热点话题及时更新、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借助新媒体所展现出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实际生活,创新思政教学内容。如通过网络宣传教育,使学生学会有效应对新媒体语言失范问题,引导其规避相应的网络风险;利用微视频、微电影突破课堂教育的局限性,引导大学生弘扬正能量、传播时代之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观看中体会、感受远比在课堂上单纯地讲授效果要更加显著。
3.2 提升新媒体技能,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新媒体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了解新媒体特征,掌握新媒体技术,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加强对思政教师新媒体素质培养,定期举办新媒体培训,组织教师之间就新媒体教育教学问题及时沟通交流,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新媒体教师进行经验报告等,使教师不断提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素养,提高对新知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及时发现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良好的沟通,缩短师生距离,推动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3 扩展新媒体教育渠道,优化思政传播途径
新媒体具有传统教育教学所不具有的多样性、高效性、即时性和交互性。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寻找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途径,实施“新媒体+思政”,优化思想政治传播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官方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同时整合原有传统的校园网、校报和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多种资源,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学生社团还可以定期举办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鼓励和支持学生建设有影响力的校园公众号,在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将思政教育生动地结合在其中,有效引领学生的思想动态。
3.4 完善新媒体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监管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展了高校思政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新媒体平台的自由性、自主性也对思想教育的监管提出了挑战[6]。如果缺少相应健全的网络监管制度,或者监管力度不够,新媒体中夹带的不良信息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其思想的困扰,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于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的过滤和净化,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明确职责,实时监管,使学生及时远离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不良思想的侵蚀,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及时地沟通和解决监管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起完善和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站的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提供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和进行。
4 结 语
新媒体技术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晶,理应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管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机遇与挑战共存[7],本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高校应该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特点,转变思路,强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加强各部门的团结协作,优化新媒体信息传播路径,营造出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努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使其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