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依托的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研究
——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0-01-02欧阳菁菁
欧阳菁菁 张 博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各项工作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也更为重视,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的重要部署,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指明了道路,也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医药类院校而言,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现代化的中医药人才,传播中医药文化,既是党中央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题中之义。
一、中医药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天然优势
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汉语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在中医药类院校环境中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打造自身教学特色,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凸显出属于自己的实践育人特色。
(一)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学校整体环境相结合
安徽中医药大学无论是从校园自然风光还是学习环境、文化氛围上都极具浓厚的中医药院校特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整体环境的浸润下,也坚定了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的决心。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从入校伊始就浸润了中医药文化。从校园自然风光来说,随处可见的中药植物和初具规模的药用植物园为校园增添一抹亮色,学生走在校园中便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大部分学生可轻松叫出每一种中药植物的名称,为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学习环境而言,汉教专业在专业导入的过程就向学生强调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信念。大学四年期间,汉教专业学生除了自己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还积极旁听中医药类课程,丰富并强化了中医药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完成了中医药文化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初次传播。校园活动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学校中医药文化节活动已体系化、常规化,而汉教专业的学生作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历经了学校中医药文化传播事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成熟的不同阶段,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感受到了中医药院校文化的积淀和传承。通过四年的环境熏陶,学生坚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无论是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阶段,还是在国家汉办公派孔子学院教师考试中,学生都彰显了中医药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使得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安徽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比,虽然尚在起步阶段,但专业教师素养高、热情足,中医药院校特征明显,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培养目标方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一直致力于培养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汉语国际国内教育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故此,在基本的听、说、读训练外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中华才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基础、针灸学等特色专业课程,丰富了培养内容。在体育公共课中,大一学年的必修课程为太极拳、太极剑,大二学年的体育选修课程包括五禽戏、易筋经、中华武术等,亦为中医药文化的构成内容,这些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中华才艺上都为中医药文化的国内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安徽省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境外留学生越来越多,为了能更好地用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故学校审时度势,构建凸显办学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二、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的成效
为促进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刻苦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明确“四个正确认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学校一直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依托,组织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系列活动。
(一)面向中小学生,为幼小的心灵埋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国内方面,安徽中医药大学以合肥市内中小学生为主,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等活动,旨在为幼小的心灵撒播下一颗中医药文化的种子,使中小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逐步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且目前已形成系统化、系列化活动模式。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届中医药文化节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群策群力,用心准备。一方面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将中医药基础知识带进了中小学课堂,极大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兴趣。
(二)面向国际学生,让世界更好地接纳中医药文化
国际方面,依托中医药院校中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天然优势,学生以“孔子学院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等身份用汉语表达中医药知识内容,以跨文化交际为载体,即以汉语为媒介,文化为铺垫,让世界能够更好地接纳中医药文化。截至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有27位毕业生遍及全球孔子学院、大中小学从事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汉教专业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汉语教学课堂中进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在课堂之外,学生利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等,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国际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和汉语学习的热爱,也向更多的人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的路径
安徽中医药大学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依托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均采取“自愿报名参与、结合日常教学、师生教学相长”的原则,相关学院共计1562人次参与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其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参与度为百分之百,实现了专业全覆盖。为提升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获得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自我提升
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系列实践活动,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动实践、自觉实践、自愿实践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迈入了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此契机下,需要适时帮助学生通过更为主动的、浸入式的方式了解学习和传播中医药文化。通过学院接受学生自愿报名。同时,鼓励、帮助参与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对接,接受专业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相关的活动,如国学社在学院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各项品牌活动(国学达人挑战赛、茗香道百家,山水论国学、花灯节、传统文化知多少之九九重阳等),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宣传和体验中医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够彰显中医药大学生国学社团品牌特色,而师生间在活动准备阶段就实地听取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共同对于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改进。实现学生在接受“滋养”的前提下完成自我“输出”,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也能提升自我。
(二)选择翻转课堂形式,锻炼综合能力
依照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就自己所在家乡、所学专业及中医药事业的真实变化和发展成就展开思考问题,组织活动。课堂之外,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开展理论和技能全覆盖的专业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增进学生对于语言、文学、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课堂讲授、才艺展示等相关技能。同时,在指导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站在讲台上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性表达在翻转课堂的同时深化了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认识,运用包括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授,传播构思精巧、创意独特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语言表达、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专业自信,突出院校特色
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培养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合格专业人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切实突出院校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也是更为有效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汉教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中的非医非药专业,在入学之初这种“非主流”专业的影响造成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不认同感,部分学生缺乏专业自信。如何切实增强此类学生的专业自信,是目前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从而坚定从事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的信心。汉教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汉教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在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中理性看待问题。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对传播中医药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乏走出国门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为自己能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而感到自信和骄傲,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中医药文化传播特色项目帮助学生在实现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的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中医药院校的特色。
四、结语
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力量参与。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依托的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即是在充分结合中医药类院校特色环境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立足国际国内两个视野,将不断提升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作为实践目标,以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思想引领。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内驱力。活动过程中如果一味说教,难免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逆反,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教育的主体,更容易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传播活动与现实连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并从内心增强专业自信,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