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陕甘宁边区教育的普及

2020-01-02

文化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边区普及卫生

李 金

一、受教育群体的普及

在20世纪的中国,陕北地区可以说是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读书对于这里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之外,穷人子弟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率非常高。当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并将这里作为革命的中心之后,陕甘宁边区才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普及,并且与救亡图存和共产党政权建设的现实需要紧密相连,“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1]。面对新的革命中心和日军的入侵,共产党不仅需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更需要号召广大民众加入革命队伍。于是,通过实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扫除文盲,唤醒民众觉悟,成为这一时期共产党开展教育事业的中心内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大众的文化”,就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文化”[2],是针对人民大众的文化。为了使广大贫苦民众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边区广兴学校,至1940年,边区的小学校就从党中央刚到达陕北时的120所增加到1341所[3]。为了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目标,边区还采取了义务教育举措。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由于边区存在大量不能脱产的群众,社会教育也格外受到重视,从部队到机关,从城市到农村,广泛地开展了识字组、夜校、半日校、冬学、读报组等多种适合边区实际情况的社会教育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的普及教育,使边区的广大民众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民族革命意识。

二、教育科目和内容的普及

长期存在的封建统治使陕北地区的教育呈现出浓厚的封建色彩,《三字经》《百家姓》和“四书五经”成为诸多私学的教育内容,科目单一、内容狭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后,很快便禁止了这些旧知识的传授,取之以新的课程。除了服务抗战的政治教育之外,还设置了国语、算数、卫生、体育、史地、科学等门类众多的科目。这些增设的科目和内容并非只是为了普及教育,更从“群众需要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出发,不仅把教育与抗战紧密结合,还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卫生教育和体育教育。

首先,卫生教育的普及极大改善了边区人民的生活状况。长期受落后封建文化的影响,边区的卫生环境极差,群众日常不注意饮食卫生,长年不洗澡、不洗衣服,导致伤寒、回归热、痢疾等疾病在边区普遍流行,妇女在生产时不注意卫生,导致婴儿和产妇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此外,医药条件落后,封建迷信思想在边区广泛传播,人们生病了就去找巫婆神汉,疾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常常造成死亡。据统计,延安县的59名巫婆神汉在一年内就治死了278人。这样落后的卫生状况造成边区极高的人口死亡率。还有数据显示,边区群众死亡率在1940年时还高达到了百分之十几,婴儿的死亡率甚至超过百分之五十[4]。为了降低死亡率,消灭愚昧与不卫生的陋习,边区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展起广泛的群众卫生运动。一是在各级学校中设立卫生课程,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卫生知识;二是开展如卫生冬学这类社会教育,对学员进行卫生教育,尤其以妇婴卫生知识为主要内容;三是举办卫生展览会和组织医疗队下乡,向群众宣传家庭、环境、饮食等生活各方面的卫生知识。除此之外,还鼓励边区民众自己筹办卫生事业,建立卫生训练班、卫生合作社等民办的卫生教育组织,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

其次,边区还通过开展体育运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教育方针时,明确提出要广泛发展群众的体育运动,使一切人民都逐渐地离开愚昧和不健康的状况[5]。对于体育的认识,毛泽东曾解释道:“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同时他还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6]可见,体育一方面可以使人体均衡全面发展,增强人的体质,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和人的情感,砥砺人的意志品质,因此,实施体育教育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对保卫国家、振兴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体育的认识,毛泽东十分重视在边区发展体育,不仅将体育作为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措施,还规定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边区的大、中、小各级学校中都设立有体育课,有些学校在一学期20周内,12周都安排了与体育和学生身体有关的各种活动,如乒乓球、排球、滑冰比赛等。除了学校,各机关、工厂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纷纷成立自己的球队。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边区还举办了多次群众运动会,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1942年的“九一”扩大运动会,参加这次比赛的一千多名男女运动健儿中,有来自边区各地的代表,不仅有八路军战士,还有工人、农民、少数民族运动健儿,可谓人才济济。在历时6天的比赛中,进行了短跑、长跑、跳高、跳远、篮球、游泳、射击、体操等多种项目的比赛和表演,各项运动均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教育门类的普及

边区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普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增设教育科目和内容之外,还推动女子教育、幼儿教育和师范教育等新的教育门类在边区普及。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女子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格,所以女子教育在陕甘宁地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被遗忘的状态,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盐池县100个妇女中仅有2个识字的,华池县200人中只有一个”[7]。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动员广大民众参与抗战,女性的力量受到了格外重视。1939年三八妇女节时,毛泽东发表讲话指出:“我们打日本,没有女子参加,就打不成;生产运动,没有女子参加,也不成。无论什么事情,没有女子,都绝不能成功。”[8]据此,女子教育成为边区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开展女子教育,发挥女性的革命力量,边区专门建立了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延安女师、鲁迅女师、中国女子大学等各类女子学校,向边区的广大女性传授革命理论和经验,同时组织不能脱产的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参加识字组、半日校、冬学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不仅培养出了大批女性人才,还提高了边区女性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边区的幼儿教育开端于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的蓝家坪托儿所,当时主要是为了照顾边区各种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和抗战烈士的遗孤,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于抗战事业。随着边区参加革命事业的人员不断增加,边区相继成立了延安第一保育院、中央托儿所、延安第二保育院,招收军人、烈士、干部的子女以及边区的难童,以解除其父母的后顾之忧。为了将幼儿教育在边区大范围推进,战时儿童保育分会1938年7月在延安成立,指导边区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1941年,边区政府又颁布了《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要求在边区实行儿童公育制度,于是边区设立了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一是由边区政府主办的机构,费用也由政府承担;二是由各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自己设立的托儿所;三是临时设立的托儿班、哺乳室和游击式的托幼组织等[9]。这些托幼机构日常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重视幼儿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确保了边区幼儿健康成长。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创办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成为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937年,边区成立了鲁迅师范,作为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培养出大批的教育工作者,走向了边区各地。随着学校数量迅速扩大,对教师的需求量也急剧上升,于是边区又相继成立了边区师范、三边师范、绥德师范和富县师范等多所师范学校,同时在一些中等学校内部增设师范班,缓解边区的师资压力,如陇东中学和米脂中学都设立有师范班。由于对女子教育的重视,还鼓励女子进入师范学校学习,为她们免费提供膳宿、制服、书籍和津贴等,并下发5元至10元不等的奖学金。师范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为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育渠道的普及

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是针对边区全体民众的,所以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推广、普及教育。鉴于此,边区的党和政府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推进教育普及。

首先,图书馆和阅览室是对民众进行普及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文化落后的陕甘宁地区,很少有人能够读书看报,所以根本不存在图书馆这类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抗战爆发后,为了传播革命文化,教育广大民众,边区教育厅要求“每县、区、乡、村,都要有图书馆的设立”[10]。在政府的重视下,各县纷纷成立了民众图书馆、阅览室。民众图书馆也称民众教育馆,是边区最具广泛群众性的图书馆类型。一般都设有阅览室,广泛搜集边区或内地出版的报刊书籍免费向群众开放,群众可以到馆阅览,也可以将报刊书籍借出去阅览,平时还会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所以人们将民众教育馆称为民众图书馆。除此之外,边区的机关、医院、工厂、书店、小学等也都设有小型的图书馆,如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图书室、边区医院图书馆、延安卫生人员俱乐部图书室、边区印刷厂工会图书室、绥德西北抗敌书店阅览室、赤水县救亡小学图书馆、边区儿童保育院图书室、延安保小图书馆,等等,为边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提供了学习的场所。

其次,报纸和杂志也是陕甘宁边区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出版了20余种新闻报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新中华报》会向边区人民系统介绍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介绍八路军、新四军的成绩,1941年改名为《解放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这是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大型的、每日出版的报纸,经常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表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宣传党的具体路线和主张,是党在边区强大的思想武器。而《边区群众报》则是专门面向边区广大群众创办的大众化的报纸,“为边区群众服务”是其创办的宗旨,文字通俗易懂,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受到了边区广大群众的欢迎,都称赞其“念着顺口,听着顺耳”[11]。此外,边区还创办了《学习导刊》《团结》《中国青年通讯》《大众文艺》《边区教育通讯》《西北儿童》等60余种杂志,使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更加深入群众,大大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准。

再次,戏剧在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普及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报纸、杂志这类传播载体不同,戏剧具有娱乐性,主要以表演舞台为传播渠道,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被普通民众喜闻乐见。因此,边区筹建了众多的戏剧演出团体,深入农村、部队和工厂,在边区各地巡回,创作并演出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戏剧,表演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戏剧《回关东》《中国魂》和《好男儿》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民族气节,动员群众参与保家卫国的抗战事业;《官逼民反》《血泪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反共反人民的行为;《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两家亲》向边区群众呈现了各种新思想和新气象;《神打架》《桃花村》《三妯娌》旨在反对封建迷信和家庭包办婚姻[12]。各种戏剧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不仅丰富了边区的教育形式,还充分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群众的作用。

陕甘宁边区教育的普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普及教育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使边区的教育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边区的建设以及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边区普及卫生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智取红领巾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卫生歌
讲卫生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