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方式探索
——以智化寺京音乐为例
2020-01-02王辉
王 辉
学界将传统音乐定义为:“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1]传统音乐活跃在民间,与之相关的乐器、曲谱、道具等实物和录音录像也已成为许多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当然,诸如北京文博交流馆这种以保护和传承一项传统音乐为建馆宗旨之一的博物馆并不多见,因而下文将以北京文博交流馆为例,探讨其在传统音乐教育领域的探索,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带来启发。
一、北京文博交流馆里的智化寺京音乐
在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内,坐落着一座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建造的寺院——智化寺。智化寺以红墙黑瓦的明代建筑、明清时期遗留文物和智化寺京音乐闻名。1992年,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基础上成立,是一座旨在展览展示智化寺内的古建、文物和音乐并搭建文物文化交流展示平台的小型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馆舍虽小,却承担着保护1961年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和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智化寺京音乐的重任。
智化寺京音乐以其发源地智化寺命名,意为在智化寺内发源以智化寺为主要传承和传播地的音乐。因此种音乐运用的广泛性,曾于清朝在北京广化寺、关帝庙、水月庵、成寿寺等多地传承与传播,后来一度流传到河北省多地的寺院。“京”字则是后人为了标榜北京智化寺为其源头而冠名,故称“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内容上包含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元素,表现形式为笙管乐。早在20世纪50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查阜西先生、潘怀素先生等就来到智化寺调查和学习智化寺京音乐。随后,杨荫浏先生撰写了《智化寺京音乐》调查报告三册。同时,杨荫浏先生与简其华先生、王迪先生用钢丝录音机录制了艺僧演奏的十余首曲牌,保存至今。音乐学家的调研使这一与世隔绝、默默传承了五百余年的古乐为众人所知,成为我国“五大古乐”之一。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智化寺京音乐保留了许多音乐的历史信息,如其所使用的曲谱是诞生于唐代、发展于宋、明时期的工尺谱。这种曲谱以汉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十个汉字记录音高,采用毛笔自右向左竖排书写。现存最早传世曲谱为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智化寺第15代艺僧容乾所抄《音乐腔谱》,此外有清代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成寿寺旧谱》《天仙宫京音乐谱》等共14套。工尺谱只记录旋律的大体轮廓和板眼,省略不记的音和节奏被称为“阿口”。这种“节约”的曲谱只能采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即师父逐句教习徒弟反复练习,达到烂熟于心才算掌握。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笙、管子、笛子、云锣和堂鼓,是典型的笙管乐编制。乐器形制沿用宋代形制,与宋代音乐理论家、礼部侍郎陈旸所著《乐书》中的记载如出一辙。演奏的曲目统称为“曲牌”:“旧时,为了便于演唱(奏)者准备,方便听客点唱或点奏,演出活动的主持者便将一些曲调的调名写在木(竹)牌上,故名牌。曲牌之称由此而来。”[2]智化寺京音乐的曲牌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学家袁静芳先生称,智化寺京音乐的中堂套曲中“文献可考者唐乐、唐词词牌9首;宋代出现的词牌牌名17首,金、元时期出现的散曲与词牌49首;明代以后出现的曲牌名约20余首”[3]。除曲谱、乐器和曲牌,智化寺京音乐所用四调系统、保守的艺僧传承方式等都是历史的见证与延续。
北京文博交流馆成立后,智化寺的艺僧年岁已高,这项技艺即由当时来自河北省“古乐之乡”屈家营村音乐社的小传承人接过,通过拜师学艺,他们已成为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承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传承人1名,北京市级传承人1名,东城区级传承人2名,馆内传承人4名。这8名传承人各司其职,完好将智化寺京音乐保护与传承下来。
二、博物馆传统音乐教育方式探索
1956年5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时即明确了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其中包括文化教育机构这一性质和为广大人民服务这一项基本任务。可以说,我国的博物馆行业从一开始便带有教育的社会职责,各博物馆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与优势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博物馆传统音乐教育应当符合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达到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目的,这其中包括陈列、展览、讲解、讲座等一般方式,也包括传统音乐教育自身特色的教育方式,如现场展演、唱谱体验、乐器体验、深度教学等。
(一)视听结合,寓教于景
应当注意的是,博物馆不仅是社会教育场所,更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场所,强调的是在文化娱乐的基础上有所学、有所得。当下许多博物馆推陈出新,在展览内容设置、布景等环节奇思妙想,推出种类繁多的文化活动,不断吸引着游客的注意力。
北京文博交流馆在展示传统音乐方面的最大亮点是现场讲解和展演。自2004年开始,每日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游客均能欣赏到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承人的讲解和展演,从智化寺京音乐的发源讲到每件乐器的历史,从前代艺僧讲到当代传承人,讲解结束后展演一首经典曲牌。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讲解和展演,让每位游客都能在了解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音乐美。在智化寺京音乐的发源地智化寺内欣赏明代的古乐,在智化殿古建筑内聆听传承人的讲述,音乐的故事与天花彩绘融为一体,乐器的旋律与建筑线条交织缠绕,为游客塑造了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原貌的氛围。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广泛接触传统音乐,北京文博交流馆自2006年至2019年举办了九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每届音乐节均邀请不同地域的传统音乐前来展演,并邀请音乐学专家进行现场解读。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搭建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音乐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各种层面的观众群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集中活动。
(二)触手可及,奇妙体验
对于观众而言,在满足了看和听所带来的参观博物馆的感受之余,还需要进行互动体验,尤其面对音乐这类流动的艺术。这就要求博物馆发挥自身特长,丰富展览内容、展示活动和相关设备。北京文博交流馆配合智化寺京音乐展演开设了“智化寺京音乐展”,包含乐器、乐谱、历史图片等方面,配合博物馆志愿者的讲解,实现了解读-欣赏-再解读的参观学习途径。在展览的基础上,北京文博交流馆开发了一套智化寺京音乐的互动软件,深得观众的喜爱。观众只需在屏幕前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解智化寺京音乐的大部分内容。软件包含曲目赏析、曲谱教唱、不同乐器音色欣赏、云锣敲击四项主要内容,云锣敲击体验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欣赏完传承人的展演后,观众可以亲自上手试着演奏云锣,这无疑加深了观众对智化寺京音乐的了解。
(三)深度学习,传人授课
为了满足希望深度学习传统音乐演奏、韵唱和理论知识的高校师生、社团乐师、音乐爱好者,同时为了给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和实践的平台,北京文博交流馆开发了“智化寺京音乐高级研修班”课程。自201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届。该课程由传承人手把手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深入学习智化寺京音乐的唱、奏、传、讲、抄五个方面,即韵唱工尺谱、演奏京音乐、传习理论知识、讲解历史文化、手抄工尺谱。学习结束后,学员与传承人在智化寺内为观众进行教学成果汇报,把知识转化为可以为观众服务的实践。至今,高级研修班已培养了京津冀地区民间音乐乐师、高校师生近百人。这项课程不仅是博物馆深度教育的尝试,也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培养了许多志愿者传承人。
在“请进来”的同时,北京文博交流馆也经常“走出去”。近年来,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分别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史家小学、河北端村学校等学校进行长期教学,到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开展讲座,一方面培养师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一方面教授传统音乐的具体演唱和演奏方法。按照传统的口传心授的学习方法,掌握智化寺京音乐的曲谱或者乐器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这显然不能很好普及传统音乐,所以在授课对象的选择上,北京文博交流馆针对具有音乐基础且喜爱智化寺京音乐的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对没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普及欣赏,因材施教。
三、结语
当代社会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也是文化愈发自觉的社会,人们关注经济、科学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体验文化生活。博物馆在发挥传统音乐教育方面存在许多优势,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何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可以欣赏、了解、体验、研究传统艺术的环境,如何将优秀的传统艺术资源转化为有效、有趣的教育资源,如何通过传统音乐教育达到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目的……这些问题关系到博物馆展览、社会教育、科研和管理等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只有着眼于观众群体的需求、着眼于社会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博物馆自身的综合水平,尽最大努力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循环中逐步前进,才能最大化发挥博物馆在传统音乐展览展示、交流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