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解析西方奇幻文学形象翻译
——以吴刚译《霍比特人》为例
2020-01-02陈宇柱雷晴岚
陈宇柱 雷晴岚
J.R.R.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是英国著名的奇幻小说家、语言学家,其作品有《魔戒》《霍比特人》等,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托尔金在其创作中借鉴了《贝奥武夫》《圣经》及大量神话作品,创造和创新出诸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性格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土世界”。
托尔金的奇幻小说在世界文化中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西方奇幻文学形象在中文文化中存在空白,使得其形象的译入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本文将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为切入点,以吴刚译的奇幻小说《霍比特人》中个别形象为例,通过分析文中的文化背景、性格,对其中文翻译和相关文化进行分析,以期对同类型翻译有所启示。
一、苏珊·巴斯奈特与文化翻译观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学者,她提出了文化翻译观理论。具体来说,该理论内涵包含以下几点:首先,相比传统翻译学所研究的语言、语法等问题,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应更注重翻译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语境、历史、习俗等;其次,通过对翻译中的编码和解码进行分析,巴斯奈特认为翻译超出了语言之间转换的范畴,需要将文化交流因素考虑在内;再次,巴斯奈特在对比了奈达、波波维奇等学者有关对等理论的研究后,认为在文化和语言层面的完全对等是不存在的,译者的目的是要达到文化的最近似的对等;最后,巴斯奈特认为不同时期文化信息发生变化,译者需要适当改变自己翻译原则和规范。此外,巴斯奈特在其著作中提到了翻译中的得与失(Loss and Gain),并对诗歌等翻译进行了探讨。其理论在文化翻译学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文化翻译的影响至深。
二、《霍比特人》奇幻文学形象翻译分析
(一)矮人(dwarf)
巴斯奈特对相关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翻译中完全对等是不存在的。翻译中的对等不能单纯依靠寻求等同来达成[1]。同时,她强调文化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翻译中的文化对等不能单纯地在原文中找到,而需要译者进行创造。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于矮人的文化背景,其来源于日耳曼神话和北欧神话。在《霍比特人》中,矮人体型矮但强壮、抗寒抗热,居住在山底挖凿的城市中,通常被与挖矿、金属加工、手工艺联系在一起,他们喜爱稀有金属和矿石,有着贪婪、好财的性格。
“dwarf”最大的特点就是身材矮小。中文中对应的表达有“侏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侏儒”有“身材异常矮小”之意,且多为贬义。《史记·滑稽列传》中有“优旃者,秦倡侏儒也”之说,《送余中丞》中有“自媿侏儒共比肩,何当青眼向人偏”的记载,都将侏儒视为优怜之人或迎合统治者而取宠之人。故“侏儒”并不符合“dwarf”的形象。吴刚的译本中将“dwarf”译作“矮人”,顾名思义为“身材矮小的人”,能体现“dwarf”的中心特点,但由于在中文文化中无其他意义和文化内涵。“dwarf”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就融入了中文文化中。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侏儒”已经有其文化意义,与“dwarf”的形象相冲突,两者不能完全对等,译者通过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创造,使得“矮人”这一翻译得到了中文读者广泛接受。且读者在每一次重新阅读中都能有效地创造一个文本[2],使得“dwarf”的文化内涵通过读者传播被植入“矮人”中,产生了对等。由此可以看出,读者在文化植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译者的优质译文起到了引导作用。
(二)精灵(elf)
在传统翻译学中,大多学者将翻译的过程形容成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苏珊·巴斯奈特认为,译者在进行翻译转换行为中要注意文化因素的作用[3]。在不同的语境或其他文化因素下,语言的意义会产生转变,译者在翻译中必须注意对文化因素和语境的掌握,并通过适当改变译文来契合文化因素。
托尔金的精灵形象借鉴了日耳曼神话中的精灵。其笔下的精灵拥有永久的生命、感官敏锐、拥有魔法,为正义、优雅、智慧的正面形象。在日耳曼神话中,精灵为一种神秘的类人的超自然存在,拥有魔法和美丽的外表;但基督教的典籍却将其与疾病和性威胁联系在了一起。
在中国文化中,精灵指鬼怪或神仙,也有机警聪明之意。但“elf”和“精灵”的翻译已经形成了对等。西方文化和托尔金书中的“elf”对应的文化内涵已融入“精灵”中,“精灵”被赋予了超出中国文化的意义。但译文为“精灵”的英语词语还有“fairy”,主要指人形、体型小、拥有魔法的生物或任何拥有魔法的生物。“fairy”对应的翻译可包括“精灵”“仙子”“仙女”“妖精”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迷惑性。译者在对“fairy”进行英译中和对“精灵”进行中译英时必须清楚其在原文中的形象和内涵,做到准确翻译,以免造成读者误解。
由此例子可以看出,翻译不仅是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译者是这个过程的主体[4]。译者有责任对原文的文化和语境进行区分和认识。在做到语言上对等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和内涵。在将文化信息和内涵再现为语言时避免语言上的冲突所造成的文化冲突。
(三)半兽人(orc/goblin)
苏珊·巴斯奈特从文化的角度谈论了翻译中的得和失。她认为人们总是讨论语言翻译时的失,相反译者能通过翻译丰富译语文化,使译语意义更加清晰[5]。换句话说,在文化翻译中产生的文化流失,可以通过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对译文文化进行补充。这就要求译者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正确的翻译技巧,以再现文化内涵。以半兽人为例:
托尔金笔下的“orc”与“goblin”本质上属于同一形象。其笔下的半兽人体型似人、四肢扭曲、变态,长有利齿,皮肤如烧焦,食人肉,为邪恶、黑暗的形象。“orc”一词借鉴了史诗《贝奥武夫》中格伦德尔(Grendel)的种族“orc-nass”(古英语),其意为“食人魔鬼”(orge)。
吴刚通过意译的方式将“orc/goblin”译为“半兽人”。“兽”有野兽、鸟兽之意,在中国文化中有“禽兽不如”“兽行”等表达,具有野蛮、下流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中,“兽”都是摆脱了道德约束的生物,是欲望和堕落的代表。“人”体现了“orc/goblin”的形态。“半兽人”便展现其凶残、暴力的人形形象,两者文化内涵的相似性使这种译法广受读者欢迎。但“orc”被分为“Uruk-hai”“Goblin”“Half-orcs”等亚种。由于已将“orc/goblin”译为“半兽人”,将其亚种“Half-orcs”译为“半半兽人”或“四分之一兽人”显然不可取。笔者认为“兽人”可以表现其形象,故用“兽人”即可,并将“Half-orcs”译为“半兽人”。
苏珊·巴斯奈特在对词语翻译进行分析时提出译者可以凭借结合的手段来追求最近似的对等[6]。上例将“兽”和“人”结合便达到了文化内涵的近似,体现了译者对语言文化和原文文化信息的深刻了解和学习。但译者在这里忽略了原文外的相关背景文化。介于《霍比特人》并非独立的文学作品,译者有必要对原文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刻了解。
三、结语
译者的职责和最高原则应是忠于原作,再现原作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交流[7]。译者对文化的态度反映在译文中。读者能检验译文和译者的水平,同时与译者一起推动文化交流。奇幻文学及其衍生的产业在如今不断蓬勃发展,包括托尔金的奇幻文学引出了诸多古典西方文化,而奇幻文学的翻译将会是这些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驱动力。
奇幻文学形象在不断推陈出新,这对于翻译无疑是一种挑战。大多奇幻文学形象拥有神话或文化背景。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来说,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关注文化问题,对原语和译语文化、原文文化、原文相关文化和作者的背景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学习,通过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再现和赋予译文文化。译者要充分了解语言的文化信息,避免词语冲突或意义模糊。并通过译者与读者的联系,将文化再现给读者,让优秀的译文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译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