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研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
2020-01-02刘可欣
刘 欣 刘可欣
一、注重汉英文化交流中的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思想,处于一个民族生活世界的中心位置,与居于边缘位置的经济特别是生产活动相比,后者运转速度较快,居于中心位置的文化随之运转,但其变化速度较为缓慢。比起经济和物质生活方面的接触,民族之间、个人之间在文化及观念方面的接触是间接的、无形的、深层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民族之间以至各群体之间的文化比较难沟通[1]。而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核心因素,发生在文化观念的深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交流双方思维方式差异,才有可能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对方、包容对方,用对方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才能够找到较为有效的化解途径。
对汉英文化交流而言,中国文化和包括英语国家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双方的交流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从思维方式角度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统一,认为对立与差异是包含在统一与和谐之中,这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体直观中把握事物的共性,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把统一与和谐作为差异和矛盾的根据和发展趋势来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的太极、太和、太虚等都可指至高无上的和谐,当然,这种和谐不是排斥差异和矛盾的,相反,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和谐统一本身所固有的,也是事物外在对抗与冲突的根源[2]。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分别和对抗,这与其习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即通过逻辑分析取舍事物属性,揭示其本质属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对立面的冲突不是一场灾难,恰恰永远都是一切事物的条件。“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所有事物都是借着斗争和必然性产生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东西造就最美的和谐。”[3]这些观点显然更侧重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注重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意味着,在汉英文化交流中,交流双方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发挥自身文化优势的同时,对于对方文化始终保持善意的态度,在善意的交流中激发文化自身的创化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注重汉英互译中的思维方式差异并不是要放大汉英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发现汉英文化相通之处。相通的含义在于将彼此置身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关系中来考虑问题[4]。文化上的差异或文化类型的不同通常只显现为其侧重点或走向有所不同,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在不同的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如逻辑上的同一律和相关律[5]。因此,从思维方式差异的视角去解读汉英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汉英文化在哲学层面的沟通和对话,同时,能够挖掘出汉英文化共同的出发点、共同的理想以及未来目的的统一性,使汉英文化交流保持和谐的发展态势。
二、加强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
文化交流本身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外推策略,它是一种敞开自我积极与不同的他者进行互动的行为,是不同文化脉络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交融的过程[6]。在这一过程中,交流双方必须把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观点、想法、命题等用对方可以理解的话语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具有可普性。由于文化交流双方母语不同,而语言塑造人的理解方式,这就意味着语言的局限也是理解的局限。因此,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理解的问题,产生理解的障碍[7]。
对汉英文化交流而言,汉语表达重意境,利用“言”本身的象征性去隐藏“意”的清晰性,让人们在具体境遇中体会“意”,以实现“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言”的效果为目标。所以,汉语表达中大量成语、箴言、寓言等虽然表达精辟且富有深意,但缺少论证。即使有论证,也多为形象性的比喻、类比、类推,而归纳、逻辑推理和演绎较少。例如:对于习惯了逻辑推理、追求语义精准的英语母语者而言,很难把握树大招风、翻云覆雨、纸上谈兵等“取象比类”式的表达的准确含义。简言之,汉语思维作用的结果就是留下各式各样的不确定的解释空间。同样,对于习惯了明喻的中国人来说,面对英语表达中socratic method(苏格拉底式的方法,在英美国家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kick the bucket(用于表达不喜欢的人的离世)等隐喻现象时,很难抽象出本体与喻体之间由于某一概念维度变化而引发出的新的概念意义。加之缺乏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与英语世界互动的经验基础,中国人常常很难准确理解英语隐喻的含义。
如果不对上述汉语和英语的类似表达进行适当解释,汉英文化交流中就很有可能出现交流障碍,因而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是汉英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合理解释的含义在于,能够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即通过思维方式的调适,使用符合对方思维习惯的表达,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化解解释对象与理解者内在的张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汉英文化交流中误解情况的发生。
总之,加深汉英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语言最基本的达意功能、促进汉英文化交流顺利进行,而且随着对交流对象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对自身言说行为进行合理解释,交流双方能够发现自身和交流对象在把握知识的特有方式上的差异性。交流双方进而能够有的放矢调整自身的思维前结构,根据具体的交流情景调适思维方式,充分发挥理解与解释在汉英文化交流中应有的功效。
三、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
汉英文化交流是交流双方知识共享、情感共鸣、心灵共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交流双方围绕某个主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在对话中实施并完成交流行为。可见,对话在汉英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化汉英文化交流双方的对话关系,是保证并推进汉英文化交流中思维方式顺利调适的重要途径。
首先,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要以相互理解为基本前提,特别是要充分理解交流双方的思维方式差别。如伽达默尔所说:“对话是两个人相互理解的过程。因此,对话的一个特征是,每个人各自向对方开放自己,真诚接受对方的观点,把对方的观点看作是值得考虑的,循此进入对方的思路,直到理解的不是对方这个特定的个体,而是对方所说的内容。必须紧紧抓住对方观点中的客观正确性,以便就一个主题相互达成一致。”[8]换言之,交流必然不可能是单独一方作为基础,而是应以双向沟通为起点。交流中的言辞情境指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脉络,在具体的交流情境中,显示出人类追求自我意志表达和谋求交流中意义达成的倾向[9]。因此,汉英文化交流行为要以语言行为为基础,以思维方式调适为重要途径,交流双方以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为基本机制,以实现交流共同体各主体间共同接受的合理目标为目的的沟通活动。
其次,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要求交流双方拥有平等、开放和共在的沟通意识,保持相互尊重、相互建构的关系,具体显现为“我—你”的“共融”关系,而不是“我—他”关系。“我—你”的关系之所以优于“我—他”关系,是因为“他”是外在于“我”的存在,“你”则是内在于“我”、与“我”相通的存在[10]。“我”和“你”之间平等、包容、相互包容和尊重的对话关系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在汉英文化交流层面,双方在交流实践中应树立平等共存的意识,以开放的心态交流,在展示自身特点的同时充分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将对方融入自身的视野当中,包容交流对象与自身的不同,汲取差异中的精华之处,使得自身得到不断丰富,实现汉英文化交流之间的有效沟通。
最后,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要求交流双方保持理性的态度。人的成长历程就是不断沿袭并发展其身处社会的语言、知识、规范、价值等,并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会积累认识事物和规范自身行为所需的知识资源,也会成为他理解自己、表达自己和建立自己生活意义的资源。通常情况下,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这些知识资源行事。然而,在一些互动的情境下,交流双方会对已有的知识资源产生质疑[11]。在汉英文化交流中,双方常常会遇到与自身知识资源不相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情境。如果一味地坚持以母语为基础的知识资源去了解对方的意义,那就很容易出现误解或误读的问题。换言之,只有充分理解双方背后的社会知识资源和与那个社会知识资源相应的社会脉络和生活世界,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汉英文化交流中行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