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理论与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2020-01-02迟文成周正霞

文化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喻体阅读者图式

吕 岩 迟文成 周正霞

隐喻是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人类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共性和差异性,其根本原因在于译者对于文化内涵的把握尺度。近年来,国内以隐喻翻译为题的成果较多,反映出隐喻翻译已经成为国内语言学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隐喻翻译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是直接将西方隐喻理论照搬到隐喻翻译中,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文化特征;二是借助传统译论方法来解决隐喻翻译中的核心难题。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隐喻翻译依然存在颇多缺陷,如原文隐喻中的文化内涵与译文隐喻文化内涵关联度不高;原文的文化喻体在译文中明显缺失,造成原文的文化寓意亏损;原文的隐喻特征在译文中消失,致使修辞效果黯然失色。

总之,当前隐喻翻译还不能构建原文与译文的映射关系,因此开展隐喻理论与隐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这对于提高隐喻翻译质量和翻译理论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隐喻理论

(一)隐喻基本要素

1.始发域和目标域

隐喻的本质是抽象的,翻译中可以看作一种虚拟性假设,隐喻的基本要素包括始发域和目标域,前者较具体,后者较抽象[1-2]。相关资料表明,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和量词性隐喻是始发域的主要表达方式。莱可夫认为,区分始发域和目标域两个基本要素的关键是不要混淆非隐喻和隐喻的概念。对于非隐喻概念而言,该概念由自身建构且通过自身被理解,无须引入新的概念去建构理解它,譬如“牛”“猫”“桌子”等等。当然,此类非隐喻概念也可以通过隐喻概念来进行理解,因此,生活中的各个概念既可以通过自身理解,也可以借助隐喻进行重构。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概念哪些方面是隐喻的,哪些方面是非隐喻的,即一个概念在多大程度上是隐喻化的?查阅资料发现,隐喻是语言的载体,并且具有普适性,语言隐喻的形式包括句子、段落、词语,等等。

2.经验基础和映射

隐喻研究领域学者发现,人类对于抽象事物的认知通常是借助人的经验来完成的,所谓的经验是存在某种规律性的。隐喻概念包括了外部环境、精神状态、社会活动,等等,即所谓的“现象逻辑层次”。通过该层次可以指导人类的感觉和思维复现方式,进而可对感知目标进行范畴化。

隐喻是从始发域到目标域的实时化结构性映射。不同种类的隐喻映射并非孤立存在且相互作用的,最常见的形式通常是多种隐喻映射的结合。隐喻映射必须遵守恒定准则,可划分为意象映射和概念映射两大范畴。隐喻映射并非简单的机械化重复,而是一种动态的转换过程,即使符号形状与对象不匹配,也可以借助隐喻达到高度相似的效果。经验基础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这个认知基础即动觉意象图式,体验性哲学的重要基础正在于此。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图式、部分-整体图式、系联图式、中心-边缘图式、线性顺序图式、压力图式等[3]。例如:关系是以系联图式来理解的,使役式是以压力图式来理解的,等级是以上-下图式来理解的,范畴是以容器图式来理解的。就容器图式而言,经验基础是将自身看成一个容器,也可以将该容器看成其他容器的一部分,因此该容器就有了边、底、上、下、内、外等概念之分,这样的隐喻即“容器隐喻”,如译文中“I have her in sight”可译为“她走进了我的视线”或“她在我眼皮底下”等。由此可见,身体经验虽然重要,但文化因素更不容忽视。身体经验和文化经验差异较大,前者包含的身体成分较多,如“坐下”“鞠躬”等,而后者的文化成分较多,如“参加运动会”“出席学术沙龙”等。

(二)隐喻类别

1.方位性隐喻

方位性隐喻是运用上-下、前-后、内-外、中心-边缘、远-近等概念去组织建构另一个概念系统。众多语言事实表明,构建与人类相关的概念隐喻必须参照空间方位,其根本依据是社会物质和文化以人类身体和经验为基石。

2.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主要包括容器隐喻、实体隐喻和物质隐喻,它将始发域的典型特征赋予目标域。容器隐喻是将每个人看成一个个容器,该容器有边缘、底、顶的位置,内与外的基本概念可引出方位隐喻,进一步将基本方位投射到其他封闭物体上,便自然产生了“里面”和“外面”的容器,如“屋内屋外”“女主内男主外”,等等。实体隐喻是指人类以自身经验和生理实体为基础,将行为、事件、思想等抽象概念映射为物质和实体,反过来物质和实体的隐喻则是通过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行为、思想和事件[4]。本体隐喻通常将观念看作物体,将精神视为实体,把思想、感情等具体化,如“关火”“浪费时间”,等等。

结构隐喻将不同的概念隐喻进行了串接,从而超越了指向性。进一步,结构隐喻属于多层次范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抽象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结构隐喻中强调事物间具有多方同时响应的关联,即不同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面对复杂事物的认知,需要逐一激活每个事物的响应,才能真正意义上揭开复杂事物隐喻背后呈现的真实意义。

(三)隐喻特征

1.隐喻的系统性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就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与此同时,概念隐喻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等特点。考虑到隐喻的映射具有多层次性特征,因此,可通过单个概念隐喻衍生出多个隐喻表达式。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决定了组织和构建此类概念的语言也是系统的,进一步隐喻表达也是成系统的,且与隐喻概念密切相关,所以研究隐喻概念的本质可以从隐喻语言视窗为出发点进行深入分析。概念隐喻之间可以借助潜在的关联性将相互独立的隐喻语言整合为一个系统,如概念隐喻“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寸金难买寸光阴”,分别构建一个独立系统。显而易见,金子属于有价值的有限资源,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正是这样建立的。因此,概念隐喻内在的系统性能对概念隐喻表达式的系统性做出正确解释。

2.隐喻的连贯性

单个概念隐喻无法建构一个完整的概念,更无法对概念的多维结构进行全方位描述。因此,只有通过对各种概念隐喻进行融合才能表达对某个概念的整体连贯性理解。概念隐喻的连贯性是指借助多个概念隐喻潜在的关联性,建立概念隐喻与隐喻表达式的连贯。隐喻的连贯性可从以下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1)爱是容器(Love is a container)。

通常在理想条件下,容器中可容纳内容的多少取决于容器的表面积,如果将爱是容器这个隐喻映射到目标域上就是随着爱的不断给予,爱的广度会越来越大。

(2)爱是旅程(Love is a journey)。

通常在理想条件下,随着旅程的不断进展,我们走过的路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将爱是旅程这个隐喻映射到目标域上就是随着爱的持续深入,爱的深度会越来越大。

进一步,对比(1)和(2)可知两者的隐喻蕴涵是相同的,但其表达目的是截然不同的。爱是容器主要是突出爱的广度,而爱是旅程主要突出的是爱的目标和爱的深度。值得说明的是,(1)和(2)中具有共享的隐喻蕴涵,正是基于这种共享的隐喻蕴涵,两个具有不同服务目的的隐喻构成了一个连贯系统。具体运用在语言中,可独立使用某个隐喻,也可将两个隐喻重叠出现在同一个隐喻表达式中。

二、隐喻翻译策略

(一)喻体转换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动物、植物、气候,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不同民族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即便是对同一事物采用相同的概念隐喻进行表达也会呈现截然不同的隐喻表达形式,喻体转换正是基于此产生的。

喻体转换是译者从英语中挖掘与汉语隐喻意向基本一致的英语喻体。成功的隐喻翻译要求译者在进行喻体转换的过程中,寓意不能亏损、形象特征完全保留[5-6]。因此,喻体转换的能力既考验译者汉英语语言水平,也检验译者汉英文化的对比认知力。例(3):

原文: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不仅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也为他们今后在社会闯荡时奠定了基础。

译文:The plan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ing ability not only builds anenergy bankfor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irstruggling their way for a better lifein the society.

评论:原文中“创新创业”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精神账户”指的是“储备创新创业精神的地方”,如果按照原文直译成“spiritual account”,那么表述就不够清楚,喻体中蕴涵的含义难以清晰传达,因此,这里把“精神账户”翻译成“energy bank”(能量库),就可以使阅读者形象地理解原文“精神账户”的含义,使其中的隐喻意象清晰传递。原文中“闯荡”虽然可以用英语短语“make a living”来翻译,但是这样就表现不出来“闯荡”的隐喻特征,不能使阅读者感觉到“闯荡”中蕴涵的辛苦与艰难,因此使用了“struggle one's way for a better life”这样的翻译表述,就更为清楚明确地表达出了“闯荡”这个喻体的内涵与隐喻意象。

(二)隐喻扩展,补充寓意

隐喻除了对语言进行修饰之外,还具有丰富的认知表达。隐喻注重整体性,强调人类借助张力情绪的激发,让人们感知符号间的整体关系,进而给出总体关系对应的确切意义。研究表明,只有把握隐喻语言符号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获知它们的寓意,因此,隐喻翻译过程中对隐喻的思维过程是必不可少的[7]。考虑到汉语者较英语者有着明显的汉语文化关联思维,因此针对汉语语境和文化关联密切的隐喻,翻译过程中需要先在思维中对隐喻进行扩展,补出适当的寓意,最后在扩展的寓意基础上进行翻译。

隐喻扩展,补充寓意是基于语言的文化关联度,译者需要在翻译前先把原文暗含的隐喻在译者的思维中进行扩展,并进一步对照原文填补合适的寓意,然后再进行翻译。该翻译策略对于接通汉英文化意象效果明显,进一步有对原文隐喻的寓意提示,便可以间接地将抽象喻体转化为具体喻体,这将有助于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隐喻。例(4):

原文:草原天堂乌拉盖——《狼图腾》中狼的故乡。

译文:PrairieparadiseUlgai—the hometown of wolves in "Wolf Totem".

评论:最近受到极大关注的电影《狼图腾》,其拍摄地乌拉盖草原也开始为人所知,人们在关注电影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了其拍摄地的草原美景上。草原天堂乌拉盖的说法就是比喻乌拉盖草原风光秀美,就像人们心中的天堂一样。这是每个读者在阅读原著时普遍会产生的意象。但是,对于英语阅读者来说,Ulgai仅仅是个地名,对其内涵一无所知,意象一片空白,如果用“paradise”(天堂)来指代喻体的话,含义又过大。在“Oxford A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paradise的含义包括:①heaven(天堂);②ideal or perfect place(乐土、乐园)和state of perfect happiness(极乐、至福);③(in the Bible) the Garden of Eden, where Adam and Eve lived in a state of innocence.(《圣经》伊甸园)显然,这么多的paradise的喻体意象并不是乌兰盖草原想要通过paradise这个喻体来表达的。“草原天堂乌拉盖”这个隐喻中的“天堂”主要是想表达人们对于乌兰盖草原美丽景色的赞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内涵作一定的补充,来引出英语阅读者的隐喻意象。

改译:Ulgai —Prairieparadise for its beautiful landscapes—the hometown of wolves in "Wolf Totem".

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更为形象,隐喻意象更为清楚简明,英语阅读者更能理解隐喻含义。

(三)直译喻体,增加释义

隐喻是借助甲事物去解释乙事物,两者相互传递意象和特征信息。隐喻翻译的基本途径将译者思维转换为原文喻体,传递原文隐喻意象。隐喻翻译的关键是处理好汉语和英语的文化意象转换问题,尤其是汉语中的诸多文化负载词,凝聚着政治、经济、信仰、风俗等固定隐喻概念[8]。比如:吃皇粮、将军肚、汗颜、歇菜、菜篮子工程、房奴等都是汉语文化中具有特殊内涵的词汇。进一步,若要保留该类词语原汁原味的喻体意象,必须以传递汉语原文的隐喻本质寓意为前提,且保证与该类词语相关的文化寓意不出现在译文中。鉴于此,笔者提出直译喻体,增加释义翻译策略,对原文特有的隐喻喻体进行翻译,在意向不清的地方增加普通释义词句予以解释。例(5):

原文:过年时,孩子们总是很高兴能拿到大人的红包。

译文:Children are very pleased to get thered paper wrap containing moneyfrom adults in the Spring Festival.

评论:中文的阅读者对于“红包”这个隐喻概念非常熟悉,“红包”的隐喻意象,其含义、作用等都不会对熟悉中文的人造成理解方面的困难。“红包”的表述中虽然有“红”这个字,但是每个人都知道“红包”不一定非是红色的纸包,实际上这个“红”字有特殊的含义。我们知道,“红包”可以是结婚时给新人的红包来代表祝福,也可以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贿赂别人所送出的金钱或物品,或者还可以是公司、企业为了表彰员工所分发的福利,等等。如果把所有的“红包”都翻译成A red paper wrap containing money,就不可能表述清楚“红包”这个词所要表述的隐喻意象,从而使英语阅读者不能够清晰地体会到“红包”这个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够体会到“红包”这个词生动的隐喻意象。因此,在翻译“红包”这个词的时候,必须根据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来具体翻译,增加释义,以便使英语阅读者能够和中文阅读者一样真正体会“红包”这个词的内涵,从而不会造成隐喻喻体意象缺失。

因此,原文中的“红包”这个词我们可以试着翻译成red packet—cash in red paper symbolizing good luck in the coming year.这样,就可以使英文阅读者更好、更清晰地理解“红包”这个词在这句话中的特殊文化内涵,理解它的隐喻意象。

三、结语

隐喻既是思维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尤其是针对文化的研究,隐喻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借助隐喻可以将复杂的文化提纲挈领地组织起来,进而加深目的语读者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本文从隐喻理论出发,提出了三种隐喻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文化推广和交流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喻体阅读者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阅读者的春天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镜头中的阅读者
试析杭州方言词中的喻体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