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历史名匠传承谱系研究
2020-01-02蒋凌霞
蒋凌霞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掌墨师为传承载体,他们是这一技艺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作为侗族文化的标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独具特色,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掌墨师作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梳理历代掌墨师的代际传承谱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与振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这一技艺。
一、独峒镇苗江河流域掌墨师群体传承谱系
独峒的苗江河流域,最著名的掌墨师是石含章,他是侗族地区第一位被县志纪录的传奇掌墨师。石含章(1836-1928),侗族,独峒镇华练村人,主要生活在清代末期和民国初年,是三江县十分重要的掌墨师,与当今著名的程阳永济桥、岜团桥、华练培风桥等文物建筑的建造有重要关系。石含章所在的苗江河流域掌墨师传承支系有着庞大的传承谱系,徒弟后人较多,并且名气较大。《三江县志》记载,石含章的师傅是石玉潮,石玉潮带领石含章、吴文魁(独峒镇华练村人)、吴金添(独峒镇华练村人)、石井芳等徒弟,曾在侗乡建造了许多木楼房屋,尤精于风雨桥和侗族鼓楼。他们修建的第一座风雨桥是华练村的培风桥。此桥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动工,到清光绪十八年(1892)竣工,历20个春秋(因经费困难,中间多次被迫停工)。此桥长56.5米,宽4米,桥面竖有四座五层飞檐瓦角的楼阁,桥廊两边设桥形长板凳,可坐300余人,桥内上方还有故事图画[1]。
石含章和他的徒弟王景新(独峒镇平流村人)承建的第二座桥是平流村赐福桥,此桥1947年失火烧毁,现在的平流桥是以后由王景新的儿子王庆光(独峒镇平流村人,1908年生)、徒弟王甫水(独峒镇平流村人)建的。王庆光的女婿吴治堂(独峒镇华练村人)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了华练戏台。石含章带领徒弟在该地区还建造了两座有名的风雨桥,分别是八协村的桢福桥和岜团的要塞桥。八协和岜团这两座桥同在清宣统二年(1910)竣工。这几座桥建成后,石含章等师傅高超的建桥技艺便远近闻名。他们修建的多座风雨桥为后来文明中外的程阳永济桥奠定了基础。1912年建造林溪镇程阳永济桥的时候,林溪的工匠先后参观了培风和要塞两座桥,之后便迎请石含章、莫士祥(独峒镇华练村人)等去程阳参加修建永济风雨桥。
石含章与吴文魁等不仅会建桥梁,还会建侗族鼓楼,以石含章为主修建的华练大寨塔式鼓楼,九层飞檐瓦角,寨北一个七层,寨基屯一个三层,都非常雄伟壮观。可惜大寨和寨北两座大鼓楼于1964年毁于寨火。后石含章等人又在岜团承建三座鼓楼,其中一座叫楼胖,尖塔式,九层飞檐,是县内塔式鼓楼中的佼佼者(1975年在岜团寨火中被毁)。
在以石含章为师傅的苗江河流域掌墨师传承支系中,有很多后世工匠也十分有名气,并能够将他的工艺水平和风格继承与延续下来。吴承惠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掌墨师。吴承惠,独峒镇华练村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父亲为吴治堂,吴治堂是王庆光的徒弟,吴承惠继承了这一文化和技艺的血脉。2008年,吴承惠承担了华练鼓楼工程,2013年10月10日吴承惠对华练培风桥进行修复翻新,2017年下半年,吴承惠在不改变父亲吴治堂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华练戏台基础上,重新建造了华练戏台,苗江河流域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在他的手中得到传承。可以说,他既掌握了传统的营造技艺,木艺五法熟练,精于榫卯,熟悉侗族建筑习俗文化和仪式,又熟悉现代建筑的相关技能,体现了传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掌墨师与时俱进的良好品质。他的代表作有八江归便鼓楼、平流龙凤桥、三江县政府寨门、龙潭公园侗乡深处楼群亭、柳州园博园中的鼓楼、三江福禄寿公园观景楼、独峒政府大门、柳州宝泉山庄长廊、八江镇汾水村八归屯综合楼、柳州市龙潭公园文化碑廊、百色浩坤湖风雨桥、百色美丽右江民族长廊、三江鸟巢新斗牛场等,几乎涉及侗族木构建筑的所有类型。特别是吴承惠作为掌墨师之一,被邀请掌墨三江大型地标三江风雨桥和龙吉风雨桥,也间接说明他技艺精湛,在侗族地区声名遐迩。
二、林溪河流域掌墨师群体传承谱系
除了对独峒镇苗江河流域工匠群体的发现,在林溪镇林溪河流域也有不少重要的发现,作为林溪河下游的程阳八寨蜚声海内外,杨似玉、杨求诗、杨玉吉等著名工匠已被外界熟知;林溪河上游的弄团、水团等村寨也有不少重要的掌墨师,他们的代表作体量虽不是很大,但是胜在精致,并且在结构和设计上有不少创新,这其中最重要的掌墨师是杨光仁和杨光友两兄弟。
杨光仁(1904-1965,林溪镇弄团村人)、杨光友(1908-1954,林溪镇弄团村人)为两兄弟,他们在1924年掌墨建造了弄团村下河屯下河鼓楼,1949年杨光友掌墨建造了弄团村都亮屯的都亮鼓楼,这两座鼓楼造型优美,式样复杂。1941年,杨光友掌墨重建了林溪村岩寨旧鼓楼;在林溪镇林溪村科马界山脚,1921年杨光友掌墨建造了一座寿星桥;1945年杨光仁掌墨建造了福星桥;1924年杨光仁在都亮屯掌墨建造了都亮桥。这几座桥的基本结构到现在保存完好。1946年杨光仁还复修了湖南高步村的迴福桥,从弄团村到平铺村之间的很多风雨桥都是他们做的。
杨光友的外孙杨武震(1931-),林溪镇弄团村人,拜了杨光友、杨光仁为师,1964年掌墨建造了弄团鼓楼,1997年大火烧掉后,1999年他重修了弄团鼓楼。他也在同年重修了林溪镇牙己村的牙己鼓楼。1984年,杨武震掌墨建造了位于林溪镇弄团村下河屯的下河桥;1986年,杨武震掌墨建造了位于林溪镇弄团村都亮屯的半冲添福桥。在弄团村做木工的工匠有7~8人,基本上都是杨武震的徒弟。吴云彰是杨武震徒弟之一吴祥勋(1940-2016,林溪镇弄团村人)的徒弟。吴云彰(1965-),林溪镇弄团村人,1986年开始随师吴祥勋学艺,他勤学好问善研究,自学掌握了手工绘图,擅长制作各类侗族木建筑模型,名声很快传入市场。他制作的十桥八楼模型,被县博物馆收藏。2003年吴云彰设计、掌墨建造了湖南省新晃县铁索桥桥头堡,2010年掌墨建造了三江同乐乡高旁侗寨鼓楼,2014年掌墨建造了柳城县刘三姐影视城长廊,2010年参与三江风雨桥建设,担任第六桥亭(该亭为六角亭,高16.3米)掌墨师,2015年掌墨建造了林溪镇林溪村新寨鼓楼,2016年掌墨建造了湖南靖州大堡子乡的鼓楼。
杨光仁的外孙吴国权(1939-),林溪镇弄团村人,拜了杨光友、杨光仁为师,1984年掌墨建造了位于林溪镇弄团村万盆山脚的半冲三合桥;1984年重修了都亮上涌风雨桥;1986年掌墨建造了位于湖南通道县播阳镇大高坪村龙寨潭鼓楼;2000年掌墨建造了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的金竹庵。杨光仁的外孙吴国环(1945-),林溪镇弄团村人,吴国权的弟弟,现在也从事木工行业,建造了科马界山脚的寨门和都亮屯的井亭。
三、八江流域民国雷家匠传承谱系
在八江流域,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而马胖鼓楼的掌墨师就是雷文兴。雷文兴也是由于其精湛技艺而被载入县志的著名掌墨师。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侗族款师,对建筑方面的风俗款十分熟悉,能倒背如流[2]。雷文兴(1910-1987),又名条客,八江镇马胖村人,侗族,初小文化。雷文兴出身贫苦家庭,早年丧父,从少年时代起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过早的生活重担使他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他善于思考,尤好学艺。还在少年时,就常学着用麻秆、芦笛杆和芭芒杆等东西做材料,模仿木匠师傅制作房屋、桥梁、鼓楼、水车等模型和玩具。而且有所创新,经常制作一些新鲜花样,这为其后来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木匠打下了基础[3]。
马胖独寨鼓楼,位于八江乡马胖村独寨,始建于民国30年(1941),掌墨师为雷文兴。这是雷文兴建造的第一个鼓楼。这座鼓楼1986年搬到了现在的位置,搬迁的师傅是雷文兴徒弟吴家圆的儿子吴富忠(1964-,八江镇马胖村人)。马胖鼓楼,位于八江乡马胖村岩寨,始建于清代,屡经寨火,几经重建。现存的鼓楼为民国32年(1943)建,民国34年(1945)元月上梁,掌墨师为雷文兴。这是雷文兴建造的第二个鼓楼。马胖鼓楼外面是由石板铺垫的鼓楼坪,左侧竖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马胖村规民约石碑一块。1963年2月26日,马胖鼓楼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马胖鼓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岩寨鼓楼,位于八江乡马胖村岩寨屯,始建于民国37年(1948),掌墨师为雷文兴。这是雷文兴建造的第三个鼓楼,也是歇山式鼓楼。现存的马胖岩寨鼓楼是1986年重建的。重建后的马胖岩寨鼓楼高12.5米,面积为9.8米×9.8米,九层檐瓴,穿斗式杉木结构,楼盖由原来的歇山式改为了攒尖式。鼓楼的外观装饰花纹是由从湖南请来的师傅承包所做。重建的掌墨师为雷文兴的儿子雷通善(1940-,八江镇马胖村人)。雷通善从小跟父亲学习木工,1994年能够独立掌墨,先后修建过马胖村凉亭、通道鼓楼、黄土乡鼓楼、坪坦鼓楼等。
雷文兴的徒弟目前还在世的有雷通善、吴家圆(1919-,八江镇马胖村人),吴家圆主要掌墨建造了南寨风雨桥,在本地主要做民房、木房,同时跟随雷文兴师傅在冠洞等地做鼓楼。
四、结语
独峒的苗江河流域、林溪河流域和八江流域现今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如岜团桥、华练培风桥、平流赐福桥、盘贵鼓楼、程阳永济桥、马胖鼓楼等,历史上也仅仅是解放后的《三江县志》曾经记载了石含章、吴文魁、吴金添、雷文兴等杰出的掌墨师些许事迹。这些技艺精湛的掌墨师并无太多文字记载和具体情况,只能通过他们留下的作品来进一步了解他们,他们的名字被纪录在他们留下的建筑大梁上,一旦建筑被损坏或者重建,他们的印记就消失在时间里。研究者与华练村、平流村的工匠进行访谈,旨在不断寻找历史名匠的后人和徒弟,探寻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历史,挖掘整理这些重要建筑后面的掌墨师群体及其传承谱系,更好地将这一文化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