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20-01-02秦润华郝凌云叶原丰梁栋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课程

秦润华,郝凌云,叶原丰,梁栋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秦润华,郝凌云,叶原丰,梁栋

(金陵科技学院 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科学融合在线网络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把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以“物理化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该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思路及其实施过程,对这种由“教-学”向“学-教”转变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混合教学模式;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

1 引言

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课程仍然采取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对知识的传授采用单一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强调学科内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这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使学生失去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1]。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目前已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众多高校开始尝试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教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无论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单一的网络教学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将两者进行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认知方面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使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求学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

2 混合教学模式的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评价

课前模块对课程的建设及在线资源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细化教学要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前学习任务。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补充,采用视频、语音、图片、文字多种媒介手段,呈现丰富的形式,力求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特点,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优化教学指导文件,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习题库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炼和二次加工。围绕每个章节的重难点,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如教学视频、课件、作业、考试、通知、互动课堂、讨论、资料、统计等,以便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物理化学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依托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建设工具,实现课程知识的模块化、单元化。每个知识模块和单元都包含丰富的富媒体教学资源,比如文字、图片、视频、演示文档、图书等,利用平台的建课工具建设符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专业网络课程。此功能模块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相关内容,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资源、教师及学生获得的其他教学资源及纸质学习资料,完成知识的传授,在此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同学之间面对面或通过社交平台等完成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标注和记录。课前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教学模式

3 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下课堂设计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根据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的学习记录及反馈,对线下课堂教学起到指导和调整作用。根据网络教学平台的记录及反馈,教师能够较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探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听取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汇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等环节来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在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事先设计的主线,对学生学习与讨论的方向进行引导,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提纲挈领的点拨。除此之外,保证学生在思维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掌握等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表现、独立思考问题与团队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线下课堂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

课中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课中流程

课中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每次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授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对教学任务、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设计不同类别的教学活动。课堂活动包括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述、答疑解惑、评价反馈等,还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协作学习、互动交流、自主探究、成果交流等形式。其中,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除了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之外,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独立探究的选题一般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课堂活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协作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选择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作为协作学习的内容。通过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等学习环节的锻炼及取得成果的交流分享,可以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目的。反馈评价环节是促进课程教学和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及促进教学两个主体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共同完成反馈评价环节,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课后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课后流程

课后模块包括在线作业的发布、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案和课程资源的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进、教学模型的完善等几方面,反向推动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化。教师按学习进度,在网络教学平台“作业”模块上布置作业,并设置作业截止日期。通过任务点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馈,统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行为轨迹、作业分数、视频观看情况、参与讨论次数等。

4 物理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混合教学模式力求从学生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将教学模式由“教-学”变成“学-教”。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各类教学法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课程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地以试卷卷面成绩为准,要引入过程性考评机制,从而对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将这些评价纳入期末总结性评价中,积极探讨研究制订客观、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例如,可以利用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开课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累积分数,累积分数的来源包括资源查看、课堂签到、课堂活动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等。

每堂课前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设计好学生活动、设定学习进度,上课时利用学习通点名,开展课堂活动,布置课后作业等。课程开始前,教师讲清楚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每堂课的学习,重视每堂课的参与度。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5 结语

通过超星泛雅课程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优化,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将会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现代教学模式,将会迅速普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李琴,张帅.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9-20.

[2]鲍兰平,张步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8(2):90-92.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4.027

2095-6835(2019)24-0067-02

秦润华(1978—),女,河北唐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与材料电化学。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9-R-68222);金陵科技学院研究性课程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