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探讨
2020-01-01孙洪艳张绪教昝立宏
程 捷,孙洪艳,张绪教,昝立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一、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招生面临的问题
2019年5月21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出版社联合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会议,在会上讨论了该专业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及教材编写问题。来自国内十多所高校的从事旅游管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教师在会上就旅游地学专业的创办、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名称、面临的问题、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甚为热烈。同时也表明大家对该专业的开办和发展充满希望,认为该专业前景广阔,是地学与旅游学有机结合的切入点。
旅游地学这个名词出现至少有30多年。在过去的30多年中,大家对该名词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1-2],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却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开办该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各高校都是在摸索着前行,也没有可借鉴的国内外前人的办学经验。就该专业招生而言,所有高校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旅游地学这个专业,招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目前,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招生主要是挂靠在其他专业下,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挂靠在地质学专业中,单列一个旅游地学方向,长安大学和河北地质大学挂靠在旅游管理专业中,而东华理工大学则挂靠在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专业中。上述三个专业分属理科、管理科学和工科,它们在专业性质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念、知识结构、承担的工作上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同为一个本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差别是如此之大,那还能叫一个专业吗?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一个新专业的创办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有科学的专业定位和合理的培养目标,下一步才能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需通过多个轮回,经过不断地修改培养方案,才能建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框架。
二、我国旅游地学的发展历程
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度,最关键的是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来制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充分地对国内人才市场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学科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这类人才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状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中国旅游地学的发展经历了创立、成长和壮大过程[3-8],在人才培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旅游地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1985年在中国地质学会下成立中国旅游地学研究分会(筹备)[3],这使中国旅游地学走向前台。嗣后,四川旅游地学研究会(1986)、福建旅游地学研究会(1987)、湖北旅游地学研究会(1988)相继成立,这大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地学的发展。第二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的批准(2001年,共11个)[9]和中国地质学会下的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的成立(2005)[10]。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为主题的公园,在重视地质遗迹保护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旅游、科普等活动。无论是国内的地质公园,还是国外的地质公园,都有丰富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是推动、宣传、展示、拓宽、深化旅游地学的最好场所。所以,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使得旅游与地学更加紧密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地学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地质旅游资源深层次的挖掘、旅游规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旅游地学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第三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长安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学生[11],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批学生于2019年6月完成了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学生毕业论文的主体内容基本上都是有关旅游地学方面的,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旅游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将来,我国与旅游资源开发有关的公园(保护区)有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国家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简称世界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无论是何种公园(保护区),园内的很多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与地学密切相关。因此,这些部门都需要既懂地学知识也懂旅游知识的人才,也即旅游地学人才。它不同于旅游管理、旅游规划等专业人才,是兼地学和旅游学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才在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地质景观评价、旅游路线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无法替代的。
三、旅游地学本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上面分析了旅游地学人才的就业单位性质以及应具备的知识体系,这为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提供了依据。对于该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国内学者进行过讨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绪教等提出了“以地质学为主导的、地质学与旅游管理相交叉的理科专业。”以“培养掌握地质地貌景观的研究方法,懂地质公园规划、旅游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11]。该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强调了地学基础的重要性。陈安泽提出的专业定位:“旨在培养地学科学知识扎实、旅游管理技能过硬的复合型旅游人才。”[12]李秀明等也提出了相似的培养目标[13]。李志文等提出:“培养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地学工程技术人才。”[14]从上述各学者提出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来看,基本都是强调地学知识与旅游知识的结合。但是,由于各个高校的旅游地学专业挂靠在不同的专业下,其实强调重点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旅游地学专业学生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析景探因,观景赏美。因此我们认为旅游地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基本原则是:植根于地学,延伸于旅游学,兼顾于景观与规划。
四、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及核心课程构建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既关系到开办专业的成败,也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及深造。根据前面对旅游地学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讨论,该专业的知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地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尤其是地学的地貌、物质、古生物地史和构造地质方面的知识,这是学生能“析景探因,观景赏美”的根基;第二层次是旅游学类方面基础理论和知识,如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地学旅游、旅游经济、旅游心理等,这是学生能做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管理、游客心理分析的基础;第三层次是景观和规划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景观美学、旅游规划、地质公园等,这是学生能做好旅游规划、景观评价和保护、挖掘旅游资源深层次美的基础。这三大层次的知识体系构成了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三大支柱。确定这三大支柱为旅游地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适应的工作性质。
那么,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哪些核心课程才是比较合理、科学的?就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目前国内各高校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比较统一的看法,各个高校该专业课程设置差别很大。如前所述,旅游地学三大类支柱课程是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我们提出一个课程设置(表1),供大家参考讨论。
这样的一个课程设置既考虑旅游地学本科专业与地质学、旅游管理、规划专业的关联,也考虑与这些专业的差别。主要的地学类课程合并在“地球科学概论”“综合地质学”“综合地理学”“景观地貌学”“遗迹地质学”等课程中。“地球科学概论”主要涉及地表过程;“综合地质学”主要涉及矿物岩石与矿床、古生物与地史、构造地质;“综合地理学”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地貌学”主要从景观的角度讲授地貌的形成特征、美学价值等内容;“遗迹地质学”主要涉及地质遗迹的形成、分类、特征、资源性质、价值、评价、保护等方面。这样就把地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中,而且课程门数比较精炼,不那么庞杂臃肿。
五、国内招生点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表1 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
表2 我国四所高校旅游地学本科专业核心课设置比较
目前国内四所高校的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见表2。从表2中,不难看出这四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这也反映了各高校培养模式的不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核心课程设置最大特色是突出了地质学,地质学的课程占的比例很大,这反映了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在夯实地质学基础上再向旅游方向扩展。我们在2014年讨论课程体系时,主要是考虑到该专业挂靠在地质学专业下面,地质学的主干课程还需开设,否则就不能归于地质学专业。可以说当时我校制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因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厚重地质学基础,延伸旅游学的研究型理科人才。如果从旅游地学的角度上来看,这个课程体系不一定合理,在旅游学和景观规划方面的课程偏弱。
东华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14]在地学方面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有相似之处,也几乎涵盖了地质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它们开设了比较多的旅游类和规划类课程,其培养模式更偏向工科,侧重工程师的培养。在这一点上,长安大学与之比较相似,但是长安大学还进一步加强了规划类课程,而地学类课程比较薄弱。这反映了长安大学的培养模式是以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为特色。
河北地质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与前面的三所高校完全不同,地学类、规划类课程都比较薄弱,而旅游类所占比例非常高,而且开设了如旅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等经济和管理学的课程。这与该校旅游地学专业挂靠在旅游管理专业下有关,侧重于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旅游地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四所高校的培养模式各具特色,但与旅游地学本科专业的宗旨都存在一定偏差,不能体现出该专业的特色来。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又被认可的核心课程体系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