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01-01刘滔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产科实习生

刘滔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产科急重症护理临床教学是研究产科急重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诊断和护理配合的综合性护理教学,是为产科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学科[1]。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严重性,在加上患者不断提高的要求,教学方法也需要更加完善,需要全新的理念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2]。该文分析了循证护理急救演练在产科急重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筛选在我院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70 例,筛选时间范围是 2018年3—11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筛选在该院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70 名做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将实习生分别纳入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5 名实习生。所有实习生均是女性,实验组实习生年龄20~24 岁,中位年龄(21.16±0.66)岁;对照组实习生年龄 20~24 岁,中位年龄(21.57±0.72)岁。收集并对比两组实习生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

所有实习生均已经接受了2年的在校学习,所学护理专业,完成临床和基础课程的学习,来该院产科进行实习,学习危重症临床护理教学过程,安排同一名带教老师授课,但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试验组则将循证护理急救演练融入教学,方法:①带领实习生在急重症临床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对产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让其身临其境,引导其对病例进行观察,对掌握的疾病知识进行充分论证,知晓产科危重症治疗过程、急救措施、干预策略。重视实习生同理心的培养,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期望用所学知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②带教老师针对产科危重症,完成典型性急救演练病例的设计,要求设计的病例具备完整性,同时能够通过病例发展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首先,在教学过程将病例提供给实习生,和学生一同对这类病例进行探讨,分析病例的各种表现,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其中重点、相关症状的诱因、发展过程和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解释疾病相关的预后、转归方面问题,将通过病例发散出的问题一一抛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着手研究解决对策,制定出干预计划。在将实习生分成若干小组,动员各小组针对带病例、问题和各自的对策进行分析与讨论,带教老师随时办证实习生解答问题,并要求实习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文献查找、书籍参考等手段完成问题解答、了解相关的治疗与护理进展。病例举例:产科大出血的概念?诱发大出血的因素? 大出血发生前的征兆? 大出血的急救配合? 大出血的护理对策? 对大出血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恢复期间的护理要点等。③在下次授课时,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对组内成员总结出的实质内容进行总结,向其他小组和带教老师分享,之后组织各个小组针对病例进行角色扮演和急救演练,即一名实习生扮演患者,其余组员为护理人员,由带教老师把控“患者病情进展”和“症状表现”,“施救护理人员”针对病情进行职责分工,完成急救配合、护理干预,将总结出的护理对策高效落实,验证实用性、有效性,通过各小组轮换演练,探究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带教老师最后进行总结,就病例指出注意要点和重点内容,动员学生自评、互评,并给予学生鼓励。

1.3 观察指标

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形式为操作演练以及试卷考核,从而明确实习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两组考核均记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实习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评估不同带教方案的带教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实习生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思维与推理能力提高、协作能力提高、应对能力与判断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提高等几个方面。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

对比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虑评分试验组实习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s),分]

?

2.2 两组实习生获得的教学效果

对比两组实习生获得的教学效果试验组实习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对教学效果的正向评价比较(人数)

3 讨论

产科与医院中其他科室相比较为特殊,科室收治的患者均是女性,这类患者身体条件特殊,心思敏感,高效率的医护工作不仅关乎患者的预后,也和患者的美满家庭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这也证明妇产科是风险高的科室之一,而护理工作做为妇产科工作中重要环节更加不容失误。妇产科危重症患者有病情重、进展迅速的特点,此类患者相关的护理工作一直以来是临床关注重点,帮助患者及时控制病情、减轻痛苦、提高康复效率,是其预后的保障。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实习生走上正式上岗位前必须完成的课程,是为临床培养理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娴熟操作技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产科急重症临床教学是产科临床教学中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一门,所涉及的操作技能、干预技巧、注意事项颇多,在实际应用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这也导致实习生掌握内容困难,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3]。面对广大群众不断对医护服务不断提高的需求,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护理实习生不仅要注重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注意主动学习意识、发散性思维、协助能力、自我总结能力的强化[4]。但传统的教学方法恰恰缺乏这方面细节的重视,也没有能够促进实习生积极性提高的施教形式。面对医疗模式在近些年的巨大转变,临床教学工作也需与时俱进。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广受临床关注的学科,也是实用性很强的医护模式,目前循证护理理念已然发展、完善成为科学、可靠且具备灵活性、预见性、有效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临床也将循征理念渗入到不同学科。循证医学理念不仅能够参与临床医护工作,也能够将之融入到护理临床教学,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循证护理急救演练主张带教老师通过引导让实习生明确教学目的,鼓励学生我自学习,从实际病例出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讨论,通过检索文献等途径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课堂上就病例进行实际演练,配合带教老师的适时指导、总结,确定最佳的急救护理对策,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完成持续性自我提升[5]。该次研究将循证护理急救演练融入产科急重症临床教学,对比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虑评分试验组实习生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实习生获得的教学效果试验组实习生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试验组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难题的能力增强,可通过分析问题、查找文献、独立思考、实际演练,缩短临床实践和课堂学习存在的差异;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助能力。

综上所述,在产科急重症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急救演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保障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产科实习生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认识产科大出血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北京再办塔机司机操作技能竞赛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