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及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2020-01-01陈月月
陈月月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镇江212000)
临床常见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疾病是鼻咽癌,发生部位是鼻咽腔顶部及侧壁,患者表现为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及鼻塞头痛等症状,病情加重影响听觉及视觉,甚至损害脑神经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本病以放射治疗为主,有效杀灭癌肿瘤细胞且提高生存质量,但治疗后诱导机体发生口腔黏膜炎等毒副反应,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王静静[1]学者认为,早期提供对症护理能控制病情,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本研究分析鼻咽癌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2017.4-2019.10,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102例鼻咽癌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两组各51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1:20,年龄35-72岁,均值(53.49±8.2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32:19,年龄32-70岁,均值(53.21±8.18)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疾病宣讲、口腔指导及功能锻炼等护理。
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①制定护理方案:治疗后综合评估患者口腔情况,邀请其与家属共同参与护理计划制定,根据自身耐受程度定期开展慢跑、瑜伽及打太极等有氧活动,根据自身爱好制定膳食结构,遵守易消化及清淡饮食原则,增加新鲜蔬菜瓜果摄入提高免疫力,若发生口腔疼痛及溃疡等症状及时汇报给临床医师处理。②心理与疾病指导:面对病情患者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因此护士要主动与其交流,鼓励患者表达且宣泄内心情绪,尽量满足各合理需求,阐明疾病知识、规律漱口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强化疾病认知能力。③口腔功能锻炼:1.张口及支撑锻炼:指导患者最大程度的将口腔张开,持续5s后闭合,每次锻炼3min较适宜,每日反复锻炼4次,以患者开口情况为基点合理选择木质开口器,将其放置于上下门牙间行交替支撑锻炼,张口强度以自身耐受度较适宜,保持开口度>3cm,每次锻炼10-20min,每日3次。2.叩齿及弹舌锻炼:指导患者轻微叩打牙齿,舌尖对牙周舔5圈,对咀嚼肌起到锻炼作用,预防纤维化;指导其轻微张口,舌头在口腔内弹动,对舌头灵活性锻炼,避免发生舌萎缩。
1.3 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参考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得分越低越好。
统计两组放疗≤10次、11-20次及≥20次发生口腔黏膜炎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102例患者焦虑评分是10.08±2.16分,抑郁评分是12.59±2.35分,对照组焦虑评分是11.24±2.16分,抑郁评分是14.35±2.29分,t=2.7119,3.83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
2.2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102例患者经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放疗≤10次有1(1.96%)例,11-20次有9(17.64%)例,≥20次有18(35.29%)例,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放疗≤10次有7(13.72%)例,11-20次有18(35.29%)例,≥20次有29(56.86%)例,x2=4.8830,4.0800,4.7745,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3 讨论
鼻咽癌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较高发病率,提供放疗治疗能提高生存质量,但治疗后唾液分泌量会明显减少,肿瘤组织侵犯鼻咽部导致口腔黏膜发生萎缩,对正常黏膜的分泌功能造成抑制,使得唾液清洁功能降低,鼻咽部内部环境发生改变导致产酸细菌增加,同时部分患者对化疗难耐受,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提供对症护理能控制疾病进展[2]。
有研究报道,早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本病预后,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预防影响病情康复,提供针对性口腔功能锻炼能预防细菌定植在口腔内部,将口腔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便于促进病情早期康复。本研究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稳定情绪,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且改善预后,临床应用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