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对提升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影响研究
2020-01-01杨前
杨 前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众所周知,护理学基础具有实践性,其中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实训课是培养护生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但是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为分析分组教学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100名高职护生展开研究,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8级高职护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女生82例,男生18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8.9±1.3)岁,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名护生。经对比,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学习情况等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即包括两点,①练习课,由两名学生搭档使用一套练习设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操作,后自主练习,在练习期间教师对学生的联系情况加以指点。②考核课,教师对学生实施技能考核[1]。
实验组学生采取分组教学,即在练习课上假如对分课堂的环节,在考核课上假如团体竞争的环节,其中护生要根据每一学期基础护理学总成绩进行小组划分,在划分小组之后进行联系,每名学生完成一次练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分环节,然后由学生进行自行练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导尿练习为例,其教学模式如下:每名学生按照基本操作步骤练习60min,然后进行15-20min的对分,50min的巩固练习,5-10min的总结,其中要进行讨论与分析,如导尿操作中会阴消毒的方法是什么,自己认为操作最好的步骤是什么,其讨论环节的时间在5-10min。同时,教师要进行抽查,随机在每一个小组中抽出1-2名学生进行讨论;自由提问,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在总结过程中需要对共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个别问题则需要放到练习时间统一解答。在考核科中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操作方法一致,并在对照组教学基础上开展组间比赛,根据每队学生的平均成绩决定小队名词,在研究结束的时候要给予奖励[2-3]。
1.3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施t检验与卡方检验,如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对比
经过不同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情况为,非常满意是12人,基本满意是15人,不满意是23人,总满意度为54.0%;实验组学生非常满意是20人,基本满意是20人,不满意是10人,总满意度为8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在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后,对照组课堂考核成绩、练习意愿、课下练习时间分别是(82.5±2.6)(4.6±0.5)(20.2±1.1);实验组学生分别是(92.5±3.9)(5.5±0.8)(65.3±1.3),对照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
3 讨论
3.1 分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基础护理技能学习的满意度
在近几年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下,有非常多的学者纷纷在基础护理实训课程中添加了新的方法,其中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得知,分组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且这一满意度主要来源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分析[4]。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一般是由两名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与其他学生交流受到限制,并且学生也很少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4-5名学生可以围绕所学习到的技能进行讨论与分析,所讨论的内容包括操作的步骤、巩固练习等,如此一来则进一步丰富了实训课的内容,也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分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基础护理技能
经过本次研究得知,分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基础护理技能,虽然实验组学生课上的练习时间要比对照组少,但是其效果却有所不同,尤其是所引入的对分环节不会对学生的基础练习产生影响,并且在团队合作下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相关研究表明,团队之间的竞争能够让学生针对性的进行选择,特别是在交叉干预之后,可以延长学生课下练习的时间,增强学生的练习意愿,提高课堂考核成绩。
3.3 本次研究中的不足
在本次研究中因为研究数量受到限制,且又因为课程安排的原因,所以对最终的实施效果有所影响,在未来的研究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影响高职护生基础技能学习的各类因素,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改革方向,积极探索新的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分组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所以还需要加以实证研究,尤其是在后期技能为主的教学中,需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分组教学在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可以提高护生的课程满意度,提高考核成绩,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