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消防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2020-01-01黄菲雨路晨雨
黄菲雨,路晨雨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进步,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截至2018年底,全国公路隧道共17 738处,总里程1 723.61万 m,相比上一年增加1 509处、195.10万 m,其中特长隧道1 058处、470.66万 m,长隧道4 315处、742.18万 m。随着隧道数目和长度的增加,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的频率也在增加,因此,公路隧道消防技术的研究对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隧道消防技术必要性
1.1 公路隧道火灾的特点
1)隧道结构具有狭长、空间小和封闭的特点,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会出现人员疏散难、排烟散热难、消防救援实施难的问题,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样极其有破坏性的后果。
2)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将消耗大量氧气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其中CO的危害性最大。大量的案例表明,由于氧气含量低,有害气体含量较高时会导致洞内人员丧失逃生能力而被困于隧道中。另外火灾中CO即使不造成人员死亡,但吸入过量的CO也会引起其他生理上的疾病。
3)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车载货品、燃油将同时燃烧,火势蔓延迅速,持续时间长,灭火难度大,尤其是当隧道内交通拥堵时,更易引发二次火灾,造成更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4)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温度常常高达1 000 ℃,对于衬砌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着力基本丧失,钢筋的抗拉强度下降致使结构的整体承载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最终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剥落甚至隧道崩塌。
1.2 研究公路隧道消防技术的意义
由于隧道结构的特殊性,隧道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会破坏交通设施,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随着隧道长度和交通量的增加,隧道内发生火灾风险的概率逐渐上升,因此,公路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越来越明显。
2 现有隧道消防技术
2.1 隧道专用泡沫喷雾灭火系统
通过分析隧道火灾的特点,在隧道内安装专用的泡沫喷射灭火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灭火的效率,而且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理想的隧道灭火系统之一,其特点如下。
1)结合了水喷雾系统和泡沫系统的优势,起到了水喷雾和泡沫冷却、消防控火的作用,以及通过泡沫隔断氧气有效灭火,水分蒸发窒息而防止死灰复燃;同时可节省泡沫混合液,并能保证其安全性,因而具有较高的灭火和环保性能。
2)灭火时,其优点在于水雾水滴冲击动能大,混合泡沫液能直达燃烧表面,从而用泡沫隔断氧气,并且能有效地覆盖流淌火,防止复燃。喷淋系统喷雾后,可迅速降低火灾热量和辐射热量;快速降低挥发性气体浓度,有效抑制爆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见度和透光率,使消防救援人员可以有更好的能见度和安全性。
目前,在浙江台金高速公路苍岭隧道设置了自动喷雾-泡沫灭火系统,并与隧道内火灾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实施联动控制,经调试,系统喷雾均匀,运行可靠。
2.2 隧道通风排烟系统
通风排烟系统主要用于隧道纵向通风与侧向集中排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结构组成,其中包括车辆检测器,传感器,风速风向检测器,区域控制器摄像,风流机和中心计算机等部件构成,部件相互制约影响,火灾发生时,经检测器、传感器、摄像获取隧道内车辆车速、车流量和火情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此控制风流机的开关。
2.3 隧道照明系统
2.3.1 按回路控制
在LED光源大量应用之前,分回路按洞外亮度L20(S)或按时序控制加强照明的方式大多被采用,该控制通过切换照明电路来增加或减少工作灯,达到控制照明的目的。其优点在于控制系统组成简单、控制可靠;其缺点在于节能性差、照明效果较弱。
2.3.2 回路控制调光系统
主要采用双绞线传输PWM信号,PWM接口驱动根据 PWM 占空比调节输出电流,从而调节亮度。 其优点是接口电源驱动价格较低,缺点是只能回路调光,不能进行单灯调光控制,可以作为一般的自动控制方式使用,但不符合智能控制的条件。
2.4 隧道消防报警系统
推荐采用美国通用电气EST3系列的火灾手动报警系统及GE双波长火焰自动探测子系统相配套技术方案。系统结合了自动检测和手动报警两种方式,检测隧道内的火险情况,并通过计算机系统或区域控制器监测火灾的大小及严重程度,实现与其他消防系统报警联动,可实时为中控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火情,从而协调、制定具体灭火方案,组织消防救援。优点是具有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等特点,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缺点是此报警系统造价高,一般只在大型隧道中设置,中小型隧道一般不设置监控设施,这种情况下,洞内火灾情况将不好判断,影响救灾效率。且手动报警按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人工操作,且操作时具有不定性、不可预估性。
3 结 语
1)使用泡沫喷淋灭火系统,且还未能解决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对喷淋效果的影响,但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将大量投入使用,应重点研究节能效用和减小其他设施对灭火效果的影响。
2)应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用途、不同地质条件的隧道制定相对应的火灾防范设计规范,保持各个系统互相协调配合。将智能控制技术与消防救援技术相互融合,使公路隧道消防救援系统集合自动化、智能化、经济节能等特点。
3)监控、报警系统应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应及时探测到火情,确认火灾大小、严重程度并进行迅速通报,使救援及运营单位第一时间获取现场火情具体信息,较为合理地安排救援、处置方案。
[ID:01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