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设计企业涉外项目的法律风险管理措施
2020-01-01郝源飞
郝源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1 法律风险的特点及重要性
1.1 特 点
所谓企业法律风险指的是,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一旦发生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造成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影响。和其他类型的风险相比,法律风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法律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利后果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程度以及法律风险实际发生的具体概率。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之所以不确定主要是因为风险事件的产生并不是企业自己可以掌控的,往往会取决于另外一方当事人。简单来看,不确定性就是法律风险是否会发生,一旦发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该效果会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哪些影响;或者有些风险发生概率虽然较高,但是不会对企业造成过大的影响,而有的风险发生概率较小,但是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以上都代表着企业涉外项目实施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复杂性。
经过分析发现,导致法律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除了国家法律、政策、法规内容外,还包含企业的外部法律环境,企业自身的技术因素也会给经营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法律风险成因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特点,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这主要是因为项目建设期间,东道国的法律或者政策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根据水利项目所在国法律风险的特点以及工程建设要求,应用分层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分析法进行分析,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工地调研活动等,收集和识别法律风险因素,然后注意采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清晰梳理出风险点。以正确的风险识别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法律规定、文本内容、企业制度等多个角度对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列出法律风险点的重要程度,为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1]。
1.2 重要性
1)法律风险管理可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保障,促进企业和谐及持续发展。就当前来看,国内各大水利建设集团公司开始更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将技术管理作为核心力量。在落实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水利施工企业如果不能充分、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东道国的法制环境以及法律法规内容,对自己在建设施工期间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够清楚,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那么风险类问题就会发生,进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于任何一家水利建设企业来说,做好风险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积极构建并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在所有风险管理中,法律风险的管理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
2 发生法律风险的主要业务领域
1)市场开发领域。业主方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通常会以各种借口作为理由,诱导建设方按照原价执行合同,业主通常应用的借口主要有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
2)财务管理领域。对于大多境外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在财务管理领域可能会面临税收或者应收账款风险。
3)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境外建筑企业往往面临当地雇员要求涨工资的风险,甚至还会引发雇员官司纠纷问题。
4)合同法律领域。项目合同的签订未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环保要求以及安全要求,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安全生产领域。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因为违反了相关安全管理生产条例,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6)运输管理领域的法律风险。运输管理过程不够严格,导致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最终导致车辆以及货物的损坏或损失,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7)保险赔偿领域的风险。因为相关单据丢失或者证据不足,导致索赔的过程过于缓慢甚至无法顺利开展索赔工作。
8)政治领域风险。项目所在国发生巨大的政局变动或者政策,会给我国建设工作带来影响。
3 法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法律风险识别是通过收集、分类和归纳相关资料,应用相应的技术或者方法合理梳理风险点。以正确的风险识别作为基础,合理地定位和分析风险,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导致法律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列出法律风险的重要程度,为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4 法律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
1)在项目开始之前以及项目建设施工中,要不断加强该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员工法制意识,保证公司内部的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并履行两国的法律法规制度,持续推动企业根据项目所在国的法律依法经营,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和项目所在国两国的法律法规要求[2]。另外,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并且确定科学的项目实施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注意做好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机制整改工作。
2)建立企业涉外经营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保证该制度的核心内容为总法律顾问制度,在项目施工和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正确认识想要走出去需要面临的法律风险,加强企业涉外经营的法律风险管理意识,以正确认识法律风险为基础,通过开展全面的法律调查掌握企业内外法律环境。在需要做出企业发展决策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企业不能处理的重大法律风险给予必要的风险规避提醒,在执行各类决策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监督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
3)合理采用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方法和策略,切实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控制工作。将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且将法律风险管理贯穿到海外经营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流程,把好审核关,正确找出项目的风险点,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降低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4)充分利用外部相关资源,采用主动管理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一方面,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以及各种有效的途径化解风险,有条件的应尽可能争取到政府的支持,再通过投资保护协定、购买相关保险等措施,将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真正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针对涉外法律风险问题,可以考虑聘请当地专业的法律团队帮助解决,进一步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5)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应组织企业管理决策层、业务部门、外部律师部门以及法律事务部门等组成法律风险管理机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配合,做好涉外水电项目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还应严抓企业文本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将风险防范工作贯穿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整个过程,制定法律风险应急方案,优化和完善具体的工作流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做好工作文件的审核,真正将风险防范策略落实到位,将法律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制度方面考虑,企业在开展涉外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法律审核、财务管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规范和制度[3]。从流程方面考虑,遵循事前防范以及事中监控原则,细化政策执行流程。从文本方面考虑,采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加强合同法律审核,以更好地防范合同中潜在的风险问题。此外,针对涉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法律风险问题,制定可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应对措施;另外,针对极端风险事件以及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事件,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
5 结束语
企业开展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是国家针对企业和谐发展所提出的总要求,更是企业提高日常经营管理规范化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水电设计企业在“走出去”中,积极探索法律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为其他涉外项目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为企业真正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ID:01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