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下市民友善价值观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0-01-01郝朝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市民价值观文化

郝朝娜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

“友善”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植根在我国人民的价值共识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要求相契合,是我国的兴国之魂[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 新时代友善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善最初的含义是“交好或友好”,强调的是行善事、做善人,营造的是一种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提倡的是一种豁达和善良的心态和道德品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友善是一种宽厚仁慈的道德品质,倡导的是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互助守望的新型价值理念以及新型人际关系[2]。友善是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友爱、互相信任、邻里守望,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3]。 目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压力、利益驱使带来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友善作为公民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能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友善既有历史性,又有现实性。 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友善在延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时代又赋予其全新的价值内涵,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友善观是在传统文化孕育的友善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友善价值观在新时期的内涵表现。

2 提升市民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1 友善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

新时代,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际、活动范围扩大,交流方式途径更为丰富多样,我们与陌生人交流、相处的机会增多,相对的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逐渐淡化,这种情况下,友善的作用便凸显出来,成为联系社会成员之间的价值纽带。如沐春风的交流态度,与人为善的宽厚友爱,可以瞬间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5]。 温馨有礼的话语、温情贴心的关怀,都是增进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家庭成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如果能将友善应用于生活与工作中,让友善成为塑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必将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无穷的喜乐平和。 在家庭中,友善可以使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可以化解各种家庭内部矛盾。在工作中,与人为善、 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快融入工作环境,在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中应对工作面临的种种困境,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和生活上的幸福感。

2.2 友善是社会风气的改良剂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极大丰富,在这个时代节奏加快的过程中,人民的心态日渐浮躁,甚至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曾经有报道说有人因为一场争吵,就摔死了嗷嗷待哺的孩子;因为邻里纠纷,就疯狂杀人报复;有人因为自己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就要挥起刀子伤害无辜孩童的性命。 这种暴戾之气需要友善之手来化解。

友善待人要求宽容、理解。 宽容是心理相容,要学会充分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人们在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摩擦、矛盾是正常的,但是矛盾发生后,如果一味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带给当事双方的只能是更深的矛盾和长久的伤害,人际关系的紧张最终必将影响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面对矛盾,明智可行的做法是学会忍耐和包容,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最终达到彼此的互利互惠,而不是两败俱伤。

友善价值观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增进公民情感,提升社会凝聚力,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行使公民权利,消除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化解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中的暴戾之气。

2.3 友善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高速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变化导致了人们社会心态也随之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这就造成我们社会群体在财富、 地位等方面出现分化状况[6]。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仇富、仇官的心理开始主导某些人的情绪。他们不能客观分析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天赋、能力、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差别,仅从财富积累的数量,职务提升的速度上面做考量,难免心理失衡。诚然,我国目前经济结构以及各项制度尚在调整和完善之中,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仇官、仇富人群为非作歹、傲慢无礼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正常理解与沟通就显得弥足珍贵,树立友善价值观也成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呼声。就其意义来讲,树立友善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是帮助人们拥有阳光心态,积极生活,能够正确看待其他公民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从而真正的肯定他人、尊重他人。在社会层面,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帮助人们增强社会信任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在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友爱的信息,并且在实质层面能够互帮互助。

2.4 友善是生态和谐的催化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友善价值观不仅指在人际关系中的友善互助,还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是在人类探索认识世界和改造利用环境并适应生态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进步的。 人类社会是在与大自然的休戚与共中不断进步演变的。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地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7]人类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类本身的健康,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固然非常重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友善之心尊重自然、 关爱自然也应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3 培育提升市民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市民友善价值观的培育提升绝不是单个人或单方面的责任与义务,而是每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责任,是家庭、学校、政府、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共同使命。

3.1 家庭浸染模式——家风楷模引领友善风潮

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细胞,是社会对个体成员进行友善教育培养的最小单位,也是每个个体接受友善教育的初始场所。 家庭教育中的内容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生活、交友沟通、待人接物、读书学习等,家庭成员可以在日积月累的家庭氛围熏陶中感受家风传承。 这个传承可以有价值观的传承,也会有伦理观道德观的传承,还有社会生活的基本方法与规矩的传承。

家风传承源于家庭中长辈的言传身教,父母长辈在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友善观亦萌芽于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子女尽善尽孝,在无形中将家风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所以,父母应反思自己的现状,不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并提高自己的品行情操,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快乐,友善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沐浴在健康、友善、和谐、快乐的家庭气氛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形成善良、勇敢、快乐、进取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友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2 文化熏陶模式——传统文化增强友善认同

社会的发展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富足,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信念的积淀,在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道德要求的旺盛与道德资源的贫乏并存” 的困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观念,这在节日风俗的传承中得到充分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蕴含在节日风俗之中,通过节日庆典意识,让人们铭记敬畏自然之心,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润物无声的增强市民对友善观的认同感,也能增强市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友善自然的观念。

各地区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 群众乐于接受的特色传统文化区域创建传播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涵盖传统文化、自然资源、民俗民风、道德风尚等多个方面。 根据社区发展需求增添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引导市民体味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发市民的情感共鸣,将友善观主动融入自身价值体系之中,并付诸行动,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3.3 制度保障模式——赏罚机制构建友善规则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制约,友善是众多道德之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当下,激烈的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冷漠,让友善成为稀缺资源。友善品格的培育是公民的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外部制度的支持与保障。 但是,现在我们有时候会看到,做好人、做好事并不能够得到应有的弘扬和褒奖,反而经常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一种非正常现象。一个真正拥有友善品格的人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国家的弱势群体,而应该是国家的弘扬正能量的主流群体。

道德回报是指社会和受惠当事人对施善者高尚道德人格的认可和奖励。 通过对市民友善观弱化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社会道德回报机制不健全是友善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个体道德回应习惯未能养成是友善未能深入大家日常生活的直接原因。施行道德回报是对每个人道德行为的价值认可,能够激励人们继续行善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示范效应。建立完善的友善赏罚机制,为友善观教育构建制度保障,有助于缓解我国当前社会信念危机、道德冷漠的现状,通过制定有效的机制体制,去保障具备友善品格的市民的权利,激励有善心善行的市民继续坚持,并辐射带动周围的人是当前培育市民友善品格的突破点。

3.4 媒体引导模式——媒体网络弘扬友善要义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技术高度发展,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升,网民人数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随时随地置身于手机、媒体等的媒介环境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因素日益增多。针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要尽可能开拓多种路径和渠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传播媒体作为提升市民友善价值观的新载体,增加各类参与主体的网络互动和影响,在参与和互动中实现友善意识、友善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和内化。

现在,有些媒体为了上头条,抢独家,不惜利用人们对“坏事”的猎奇心理,用不负责任的态度去报道各类道德事件,标题党、偷换概念去抓人眼球,吸引关注度,刺激人们对于猎奇的共鸣点。 实际上,这种利用话语权,通过恶性竞争换不来媒体的地位、市民的喜爱,换来的只能是扭曲的社会价值观,瓦解的是每一个中国人趋善的本心。

媒体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并不是发展快,信息量大,媒体的作用就弱化了,恰恰相反,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是传播和弘扬友善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对于培育友善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所以,媒体还是应该坚守事实底线,弘扬友善正义等正能量,用无限丰富、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去引导、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 教育提升模式——教育协同培育友善观念

学校教育是目前众多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培育路径中最为关键也最有效的途径,具有正规、完善、系统的特点,可以避免出现其他教育的无序性、偶然性与片面性。

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才更加有效果。我们提倡“因材施教”,意思是要根据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教材教法。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接受特点也不尽相同。 因此,要根据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接受习惯,制定具有连续性的但非重复的教育目标,大中小学要协同教育。 例如,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友爱团结的群体生活比较渴望的特点,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经典人物事迹融入教育中,帮助孩子们树立文化自信、爱国信念,了解友善、认可友善和践行友善。中学生可以采用“榜样式”教学,将价值观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既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动力、完成学习的任务,又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一举两得。大学生学习和信息接收很多都是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友善价值观培育可以利用网络阵地,形式多样的进行传播教育。

学校友善价值观培养模式能不能够做到位,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起点上根本取决于办学理念、教学思路和培养方案的高度和深度。 因此,在加强学生友善意识培养上,必须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确定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 着眼点和着力点; 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

综上所述,从细微处着眼,全面展开日常化的各项有利于市民友善价值观提升的各项活动,就会产生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的效果。

猜你喜欢

市民价值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