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
——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

2020-01-01曾洁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曾洁珊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1 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推广以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越来越多国外学生选择留学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热门留学国家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往来的速度加快,我国教育开始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计划,来我国留学的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据我国教育部门统计,仅在2018年一年,来我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已超49万人,我国已然成为亚洲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留学目的国[1]。随着留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对留学生从招收到培养与管理的工作,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解决该问题,高校应全面推进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通过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挂文化适应性教学,进而推进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学生的教育质量是衡量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的文章不断增多,以期通过宏观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如赵少钦(2013)分析了在昆高校的越南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对留学生来华的目的,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留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对越南留学生的全面认识。彭媛媛、张晶晶(2015)对在乐山学习的老挝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广东省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势的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迅速的文化建设水平,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赢得了留学教育优势。因此,有必要对留学生华文化适应状况进行研究,以期对国际留学生的教育级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留学生,他们主要来自印尼以及荷兰这两个国家。共发放问卷34份,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2人,语言生12人,问卷使用的语言为英语。

2.2 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一下两方面内容:(1)调查留学生基本情况、来华目的、生活适应情况、社会交往适应情况、学习适应情况。(2)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跨文化适应性策略。

2.3 研究工具

本文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借鉴了赵少钦关于在昆高校越南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修改和整合。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汉语水平、来华时常、跨文化适应经历等。

第二部分调查来华留学目的。将可能的来华学习目的分为9条,问题1、4、10调查学习目的,问题7、9调查他人影响,问题2调查语言和文化目的,问题3、5调查生活环境目的,问题6调查职业发展目的,问题8调查跨文化适应能力锻炼目的。

第三部分调查生活适应情况。从环境适应、语言适应、交往时应以及日常生活适应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生活适应情况,有助于了解留学生在适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

第四部分调查社会交往适应情况。通过设置6个问题了解留学生对社会交往的适应状况。

第五部分调查学习适应情况。从课程安排、教学设备、课程内容、教学质量四个方面了解学生对所在大学的满意程度。

2.4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完全同意)。通过Excel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年龄均在18-23岁,其中男生19人,占55.9%,女生占44.1%。从专业来看,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有22人,其余12位为语言生。在参与调查的留学生中,73.5%留学生是中级水平。从出国经历来看,23.5%的留学生都是首次出国,仅有2.9%的留学生在国外待的时间超过6个月。这表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不高,缺少与外国人交流的经历。

3.2 来华留学目的

在9条来华留学目的中,影响我校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目的排名前三分别是:“提高汉语水平,学习中国文化”,平均分为4.79;“留学的经历对未来找工作有帮助,平均分为4.21;“锻炼自己在不同文化环境生存的能力”,平均分为4.06。这反映了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与语言文化、职业发展以及锻炼跨文化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9个项目中强度均值相对较低的有:“学校学费较低”,平均分为2.68;“朋友推荐我来中国学习”,平均分为2.47;“我有朋友、家人在广州工作/学习”,平均分为2.24。由此可知,留学生来华的目的很少受到他人影响。

3.3 生活适应情况

在本次生活适应情况调查的六个项目中,“广州的天气(3.91)”“处理住房、交通、购物等日常问题(379)”这两项得分最高,原因可能是参与调查的留学生绝大部分为印尼留学生,印尼当地的天气和广州的天气相似,因此这项得分较高。而留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存在问题:“参加中国朋友的聚会和活动(2.74)”“向当地学生寻求帮助(2.41)”“理解当地人的价值观(2.09)”。留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出现问题,一方面可能是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导致沟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本次调查的学生许多都很少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接触,缺乏经验。

3.4 社会交往适应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调研我校留学生对于社会支持状况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留学生在华留学期间对所获社会帮助评价较好。平均分最高一项为“当地人容易相处(3.12)”。另外留学生对“缺乏自信与当地人沟通(2.32)”“当地人公共道德感低(2.62)”“感到被排斥(2.41)”表示不赞同。

3.5 学习适应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学校师资水平、课程安排、学术交流、网站学习等方面对我校留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比较不适应的有一下几个方面:“适应老师授课方式(3.71)”“完善的教学设施(3.68)”“雄厚的师资力量(3.65)”。然而留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并发表见解(2.97)”“利用学校网上资源/图书馆(2.94)”这两项表现较差。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不积极主动与中国人沟通交流。

4 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对策

4.1 规范国际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课堂和教学管理制度、考勤与请假登记制度、假期离校登记与假后报道注册制度等。明确留学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规范留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同时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安全教育。高校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来华学生的日常管理。比如,针对留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者应尊重其国家的文化传统,或者个性特征,并且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理解,采取与他们相适应,且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管理者应与留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竭力成为他们的好朋友甚至亲人[2]。同时增进与留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诉求。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当“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为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管理以及服务活动。当前,国内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本校英语专业课教学质量,引进了大批留学归国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学团队,为本校师资力量注入了国际化教学的力量。同时,还应当定期开展留学生座谈会,听取留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建议,借由留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要求,以此查找学院国际化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升学院外事管理水平[3]。与此同时,通过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增进留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国内各类高校应当做好疫情期间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当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规划方案,确保来华留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在此特殊时期,高校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体系,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疫情防控管理服务。另外,高校还应构建专门的留学生疫情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保障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稳定、健康。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肺炎病情防疫工作依然严峻,很多来华的留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且还伴随着思乡、焦虑以及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予以思想疏导,则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4]。为此,在规范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当借助于现代融媒体技术手段,增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留学生“防疫”认知水平与能力,并积极配合高校做好疫情期间的防护工作。同时,高校以及学生管理部门,也应当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既要控制住外来风险,又要对在华留学生加强管理和引导。

4.2 大力开展国际学生特色活动,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完善国际学生各项管理制度,令国际学生更快融入校园生活;定期举办留学生特色活动,并鼓励国内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国际教育氛围,共同提高中外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语言水平。在日常管理工作,应当大力开展国际学生的特色文化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要对留学生一视同仁,还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坚持审慎、公平、合理的管理原则,竭力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到在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可以开展文化沙龙、讲座等形式让留学生完全暴露在汉语交流的环境中;不定期组织国际学生赴珠三角范围内进行实地参访、调研活动,让国际学生切实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加深对中国社会以及经济形态的了解,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多开展文化体验实践课程,如中国书法,从一撇一捺,一笔一划中体验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茶艺体验,从茶道中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饮食文化体验-包饺子,通过一起学习包饺子,让留学生在包饺子中体验擀皮、和馅的乐趣,品尝饺子这一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小吃;以及岭南建筑文化体验,让留学生初步领略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5]。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体验课程,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更快排除跨文化交际困难,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4.3 克服害怕交流心理,努力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对待汉语的热情及兴趣都特别高,然而他们缺乏有效的途径深入学习以及运用汉语。语言障碍不仅导致许多留学生被局限在同语种的圈子里,还影响他们在学术活动的参与程度。另外大部分留学生认为自己的中文处于中级水平,然而他们跨文化适应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汉语水平的得当运用程度,决定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程度。因此,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可针对性地对留学生进行汉语培训,如可在课堂上多创设使用汉语的情境,并鼓励留学生在课堂上用汉语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落实留学生“伙伴计划”,一方面可促进中国学生更深入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促使留学生把所学汉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以组织留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让留学生体验汉语文化的魅力,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克服害怕交流的心理,对于提升他们的汉语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

5 结语

本次研究基于作者所在学校调查了来粤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结果显示我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在生活适应方面,因留学生缺少跨文化经验,其跨文化适应能力还不强;在社会交往方面,我校留学生主要因为语言障碍问题影响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在学习适应方面,留学生学习独立性较一般,不能很好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最后,本文结合问卷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本次研究由于受到客观因素限制,被调查对象集中在同一所学校,调查的结果具有局限性。分析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有些问题还有待探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