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五进”模式探析

2020-01-0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特色

李 丹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再一次与时俱进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所以,高校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思想根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引导大学生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时代内涵

1.1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探索未知世界和实现人生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且干劲十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根本任务,更是使命担当。“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条件,离开“立德”谈“树人”教育将偏离方向;“树人”是“立德”的价值归宿,离开“树人”谈“立德”教育将流于形式。站位新时代,高校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才能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

1.2 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提出的“九个坚持”,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应自觉担当,勇于作为,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

1.3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他深刻精辟提出的 “八个相统一”的改革要求,是思政课程守正创新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的具体路径

2.1 “进教材”,筑“高”思想阵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涵十分丰富。目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思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版)与《形势与政策》这两门教材中。但是还远远不够,一方面高校应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江新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作为思政教辅教材;另一方面,要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切入口,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库、备课资源库,结合学院特色和地方文化,补充思政主题的校本教材、教辅资料等立体化辅助教材的建设,全方位打造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央厨房”。

2.2 “进课程”,做“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这一主阵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这一主阵地不应表现为思政课程的“孤军奋战”,而应是所有课程的“联合作战”,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师都肩负着直面学生的理论困惑、道德困惑、价值困惑,传精神之道,解思想之惑的育人职责。一方面,高校应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公共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秉承“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的教学设计理念,深入研读教材,整合教学资源,不仅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也要紧密结合新时代信息化教育特征和学生身心特点,精心设计,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推动课程改革创新,让课堂“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真正“活”起来。

2.3 “进基地”,做“实”实践教学

一直以来,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往往手段单一,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主题平台,这是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难点,也是痛点。高校应充分整合“大思政”资源,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打造或改建一个理想信念教育和素质提升的校内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设计,健全考评监督体系,做“实”载体支撑,真正将理论性和实践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与此同时,高校也可根据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和地方资源等,发挥“政行企校”联动效应,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比如当地红色资源丰富的高校,可以建立红色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通过服务型实践活动来促进“知行合一”;政法类高校可以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和监狱等机构合作建立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医护类高校可以通过与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合作建立“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旅游类高校可以通过与乡镇政府、旅游公司等合作建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

2.4 “进社团”,做“亮”第二课堂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德育工作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应针对性的建立以宣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的学生社团,配备思政教师作为社团指导老师,直接参与指导社团工作,并明确计入教师工作量或作为晋升评级的重要条件,同时依托各级各类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社团活动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形成素质修炼的“大熔炉”,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

2.5 “进头脑”,做“强”思想引领

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五进”工程中“进教材”是重要前提,是“五进”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和先进条件;“进课程”是主要途径,只有紧紧抓住课堂主动权,才能打好意识形态攻坚战;“进基地”是关键环节,“进社团”是必然延续,而“进头脑”是根本目的。从课堂教学到实践基地,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从线上到线下,通过这些具体举措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从而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嵌入大学生心灵,成为大学生思想的航标灯、行动的指南针,成长的定盘星,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升华,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学生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意义所在。[3]

3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的保障机制

3.1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为“五进”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优良传统,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项经费配套;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学部牵头具体实施,制定并落实“五进”工作的领导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平台保障机制等,为“五进”提供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形成协同推进的运作模式。[4]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为“五进”提供师资保障

一是鼓励教师通过党课学习、讲座报告、新闻专题等形式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教学、科研的价值引领,坚持学术标准和政治标准相统一;二是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将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海归教师和访问学者的培训教育,不断深化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三是以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明确育人责任,提升育德意识。[5]

3.3 加大宣传引领,做好网络阵地建设,为“五进”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挑战。高校要深入研究青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及特点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表现形式,比如通过网站、微信、QQ、闪拍等推送“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视频、文案,着力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将“小感动”转化为“行动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五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6]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