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
——以潮州市为例

2020-01-01谢晓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潮州市潮州文旅

谢晓霞

(潮州市文化馆,广东潮州 52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演变发展的历史凭证,不同地域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潮州市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文旅融合顺应了新时代发展,探索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潮州市紧紧抓住非遗文旅融合这一契机,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1 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潮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数量众多、门类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潮州市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对处于濒危的非遗及时抢救,在保护中得到了传承[1]。针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建立了项目名录,健全了保护机制。目前,已有15项被列入国家级项目名录,38项被列入省级项目名录。这些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民俗、传统医药等九大类别。每个类别都是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项目,如潮剧、潮绣、潮州木雕在国内外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

为了对非遗加以保护与传承,近年来,广东省与潮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广东省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细则》等相关政策法规。由于保障措施得力,潮州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潮州市专门成立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管理机构。同时,为了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效果,每年会拨出专款对保护与传承给予支持,使我市非遗产品的积累有了一定规模以及潜在的消费群体。此外,依托旅游业的开展,提升了潮州非遗的知名度,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3]。

2 潮州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存在的瓶颈

2.1 非遗传承存在断层现象

当前,潮州市有些非遗项目在技艺传承上有断层现象,濒临灭绝的趋势。潮州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授采用师徒口传心授之方式,一些技艺还有传内不传外或传男不传女的保守观念;许多非遗传承人年龄较大;在当前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年轻人对于非遗项目缺少兴趣,导致非遗传承后继乏人。如“潮州麦秆剪贴画”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由于制作复杂,制作周期长,难以受到年轻人的认可,传承受到很大的影响,故非遗的后继乏人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潮州旅游业近年来作为新兴产业,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本人认为,如果旅游业的发展融合非遗文化元素,就可以解决非遗传承的断层问题。

2.2 非遗发展业态单一

非遗要实现保护与传承,需要贴近现代生活。文化产品只有基于“见人见物见生活”才有利于发展。但是当前潮州非遗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单一业态的影响。在当前“文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与其他产业实现融合才能更好地发展[4]。比如潮州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但是当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充分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产业开发存在单打独斗的局面,业态发展后劲不足现象。虽然潮州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若是业态发展单一,会对保护与传承产生制约,因此 非遗产业的多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3 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有限

非遗保护与传承和知名度密不可分的。虽然潮州市的非遗资源门类广泛,数量繁多,但是其中一些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是极其有限的。比如具有历史悠久、体现广东文化特色的“潮州铁枝木偶戏”,它的知名度与其文化价值难以成正比,甚至连生活在潮州地区的青少年群体也是甚少去了解和接触[5]。这一现象说明了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力度不足,表现缺少多样化传播手段。如果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其知名度。游客来自各地,可以为非遗项目提升知名度创造条件[6]。

3 文旅融合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3.1 机遇

为了支持文旅融合更好的发展,潮州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非遗保护间接获得政策支撑。非遗项目不仅可获得资金上的支持,在保护与传承也可以获得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7]。在文旅融合的实施中,潮州可以借力政策机遇,改善非遗保护的基础条件、充实非遗保护与发展资金,实现协调发展。在文旅融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游客对于文化性旅游产品需求变得多样化。非遗项目可以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还可借助文化优势与差异性保证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文旅融合为非遗保护创造了更多的平台,非遗重获发展空间。文旅融合可以突破传统行业的限制,推动资源融合。借助“旅游+”模式可以为非遗继承与创新构建平台。如将非遗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可以提高非遗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效率,通过引入产业力量,推动非遗品牌建设。此外,文旅融合带来了科技机遇,非遗有了“技术平台”。在文旅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的推动下,先进技术会进入到非遗领域,如大数据、智慧旅游等新技术的跨界应用为非遗保护提供广阔的平台,非遗产业发展有了科技支撑。

3.2 挑战

市场化是非遗实现保护的有效渠道,非遗保护既要体现“传统性”,还要保持与社会的“适应性”;不仅要保证“经济效益”,还要具有“社会效益”。在文旅融合中,市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非遗保护体现出公益性。在利益驱动下,如何实现保护性开发,不偏离非遗再保护的初衷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潮州大锣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体现出直接经济效益,当地政府围绕潮州大锣鼓推出一系列措施,但是对其它经济效益较低的非遗项目却缺少关注。如何借助市场实现“文化资源”与“资本市场”合理对接,实现“保护与开发”,是当前非遗保护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此外,非遗是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保护与传承需要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如果环境发生改变,非遗也会受到影响。面对现代的发展环境,如何保护非遗项目的本色,是一个艰难的课题。非遗保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于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因此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文旅融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

4.1 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

文旅融合下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以非遗为基础的旅游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考虑到如何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非遗为内容的文化资源包涵在观念、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地方文化的直接体现,代表了区域的发展变迁,具有地域文化的特性。地方政府要意识到非遗的重要价值,针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有合理的规则。建议潮州地方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采用多项措施,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效果。地方政府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建立监督机制,还要监督对旅游业的发展,协调文旅融合下各方的利益,基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发挥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共同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面的引导,加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投入力度。并且要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期间遇到的困难进行解决,尤其是在文旅背景下,非遗与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开发难度较高,政府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注重保护非遗的价值

文化差异性是推动文旅融合得以发展的基础。文化缺少了差异性,文化旅游业难以实现持续发展。潮州市场发展旅游业时,要将非遗定为于资源,针对资源要有主动保护意识,以保证文化产生吸引力。缺少了特色的旅游,将难以保证发展质量。文旅融合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若非遗消亡,类似于物种发生灭绝,难以再生。因此文旅融合要将文化资源保护作为基础,保证非遗长期具有价值。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经济增长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作用。传统模式下的旅游业发展多基于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缺少保护意识。潮州市场要注重非遗具有的内涵,不能盲目攀比,要立足于“本色”发展,实现非遗资源的长久价值。对文旅融合加以全面预与细致分析,分析环境发生变化,尽可能降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强化预测的准确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非遗的价值,除了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提升中国软实力之外,还在当下具有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文旅背景下,只要非遗与文旅融合得好,便能创造出新的内容与效益,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4.3 注重旅游环境的保护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市场的需求更加多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旅游活动具有距离阻抗、重复消费的特点,本身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关联性,特别是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本身体现出脆弱性。文旅融合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要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也是吸引游客的基础。部分采用文旅融合虽然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非遗需要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旅游业发展不合理的开发方式会导致环境发生变化,非遗将会发生变异。此外,非遗保护与传承还需要相应的文化环境,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潮州部分非遗内容变为“形式化”。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本土文化的珍贵性,出台措施扶植非遗的传承,保证非遗在保护中得到传承。旅游环境是非遗融入期间的关键,只有保证良好的旅游环境,才能更好的实现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也才能创造出新的非遗+文旅产品。旅游环境作为基础,是非遗创新的沃土,只有在这片沃土上,才能更好的推进非遗的发展,实现非遗在当代的价值。

4.4 民间力量的加入

文旅融合背景下,潮州市在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民间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所以需要积极吸纳民间力量的参与,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潮州市在打造文旅产业时,可以以民间资本入股的形式,发挥民间资本在文旅产业中的作用。民间资本的利用一定要科学合理,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要发挥民间的智慧,为非遗的保护提供更多的策略,比如在文旅背景的非遗保护与发展,可以在景区建设非遗体验点,由非遗继承者在现场进行演示,吸引游客实操体验。民间资本的注入 更加注重盈亏,所以对非遗的保护也更加用心,这样就能有效保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4.5 形成立体化传播方式和体系化开发格局

非遗结合景区的形式是当下发展与传播的主要模式,虽然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非遗与景区的融合度依然不够。一定要对非遗进行系统的选择与规划,同时也要创新非遗+景区的产品,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大力推进非遗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遗一定要利用好自媒体,通过线上宣传与展示,线下体验与模拟,让人们能以更多的形式去了解与体验非遗。同时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一定要实现非遗+景区内容的研发、生产、传播与交易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在非遗的保护传承中,除了国家的支持与保护,市场与社会是十分重要的两支力量,所以文旅背景下的非遗发展,需要覆盖景区、社区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非遗继承者、志愿者、企业、机构等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继承中。

4.6 非遗与旅游的深度结合

文旅虽然属于新词语,但是其实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也会看到“非遗+”的出现,实现了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的出现,通过非遗与研学、民宿、文创、演艺、节庆等各个方面的结合,让非遗活了起来。所以潮州市一定要利用好“非遗+”,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就以非遗+文创来说,非遗其实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就是过时与土气的代名词,他们无法激起对非遗的热爱与兴趣。所以潮州市一定要实现文旅的创新,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喜欢。比如非遗可以与一些潮牌进行联名,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年轻人在购买、使用非遗元素的潮牌产品过程中,自然的走近与感受非遗。尤其是这些年国风、民族风比较流行,潮州市一定要抓住机会,紧密与非遗合作,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5 结语

潮州市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瓶颈问题。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机遇与挑战,潮州市要明确发展路径,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新时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也充满了机遇。因此,潮州市一定要抓住机遇,实现非遗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潮州市潮州文旅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寻找潮州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蔡焕松作品选
潮州市少儿跆拳道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