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系统主动运维平台分析
2020-01-01袁清洁
袁清洁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南京 211800)
在目前电网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运维实践过程中,有效配置、部署了具有各种各样功能的实时监控系统,还是存在系统内部产生问题却无法发现故障点位置的情况。究其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实时监控系统是处于按照分离形式地监控信息业务系统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这些监控方式的执行级别不足,难以有效实现区分用户和业务的不同,不能有效从业务系统内部的实际工作状态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
1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系统介绍
一般来说,一个业务系统本身存在针对某个实际业务内容的多种具体功能,比如目前财务系统内部具备报账功能、查询功能等部分。作为系统终端使用用户的企业内部财务统计工作人员,往往直接操作各类业务系统,具备了目前对应于各种实用功能的具体操作,同时定义这些具体操作为相应的信息业务系统上的实际用户行为。
在信息业务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执行行为的实际响应速度关系着广大用户业务工作运行是否属于正常状态,也直接影响着系统终端用户本身的用户良好体验。如果存在过长的响应时间情况,往往将直接造成用户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不适感觉。比如,系统用户开展单据查询作业,信息业务系统能够实现响应的时间长度并具体提供相应的查询结果,通常直接关系着信息业务系统的各类用户体验过程满意度情况。
2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系统设计工作
针对上面提出的系统功能需求情况,选取自顶向下顺序的具体设计思路。如果想利用用户出现某个业务行为的实际响应时间,就必须应该知道在用户出现此业务行为对应的信息流量中,存在最开始时期和最末尾时期信息流量的对应时间点。上述两个时期之间存在的差值情况就是实际用户在此业务行为过程上的具体体验时间长度。而在一般情况下,信息系统实际获取到的网络流量情况属于各个用户之间出现各个业务行为产生对应信息流量的混合体。因此在上述体验层次过程中,需要识别出系统内部特定用户业务行为的信息流量,所以信息系统最终采取上下双层内部结构的方式。
2.1 业务行为性能测量
信息系统主动工作运维平台采取监听的工作方式开展,通过实时监听用户业务流量,有效识别分析用户业务行为,持续度量业务行为的体验时间,最终达到对信息业务系统的有效监控。
信息系统运维平台通常在网络内部采取典型拓扑的形式进行布置,对应的平台串接在网络内部。按照用户出现各种业务行为时的流量情况和内置运行规则库内容作为输入条件,最终能够获得输出内容主要为识别出的各类用户业务行为以及每个业务行为内部的实际用户体验时间。
信息系统主动工作运维平台采取请求响应的方式,实现那些作为待关联的具体信息数据进行有效输入。按照可配置执行的工作规则内容作为实际的规则输入内容,最终能够有效获得用户出现的业务行为以及实际的用户体验过程时长。也可以这样认为,请求响应的方式是通过底层信息提供给上层结构的各类服务数据,实现开展具体的分析工作。和网络内部的分层原理相似,能够将上述的层级叫做关联分析层部分。
2.2 请求响应对识别过程
类似上述的请求响应过程,在信息系统主动工作运维平台内部通常能够代表某个或某方面特定业务行为的开始阶段或结束阶段,因此是这一过程存在特定功能语义,可以称本层叫做语义抓取层部分。根据语义抓取层的内部功能,为系统关联分析层部分有效提供各类具有实际语义特性的业务请求响应信息,供系统上层结构开展关联分析处理,也可以认为是为系统上层结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数据。综上所述,信息系统的语义抓取层部分的输入内容,为广大用户实现操作信息业务系统过程中提供一系列业务请求,也可以这样说网络内部的原始流量情况以及平台系统内置的语义信息抓取规则表内容负责执行输出工作,实现提供给信息系统上层构件的关联分析数据内容,也就是目前所说的请求响应过程。
因此,整个信息系统主动工作运维平台最终能够分为两层部分,也就是关联分析层部分和语义抓取层部分。上述两层的实际输入内容、输出内容及相互间体现的具体关系,能够采取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分析。首先,系统内部的语义抓取层部分将用户出现的信息流量与对应的语义抓取层内置的规则库内容实施有效匹配,实现输出内容为每个系统用户出现的不同业务请求响应信息;而信息系统语义抓取层部分的输出内容作为系统关联分析层的实际输入内容,系统关联分析层能够将下层部分实际提供的各类输入数据与系统关联分析内置的规则库,实施关联分析处理,最终实现有效识别出的用户业务行为及每个业务行为的实际用户体验过程满意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识别用户业务行为并且全面测量用户业务行为体验过程的方法,同时实现平台化操作,帮助系统运维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业务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缺陷,保证运维工作人员能够在用户体验满意度下降的过程中,快速发现各类系统终端用户在大量使用信息业务系统时产生的问题。广大系统运维工作人员采取这种有效方式,实现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内部用户在业务系统开展各个实际行为的体验程度,同时根据有问题的业务行为开展专项优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