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支撑手段应用,提升通信保障效率
2020-05-20郝景毅
郝景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石家庄 051100)
1 通信大屏信息综合呈现
节日期间,面对网络使用人员的流动及使用业务的变化,运维人员需提前进行对各类业务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调整,并准备各项预案,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及时做出应对。通信指挥大屏结合此类相关需求,将移动网、家宽网、互联网、集客保障系统等信息进行综合呈现,涵盖网络基础规模及配置情况和网络实时质量状况,具备现网实时监控、一键指挥调度等功能,为节日综合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1.1 移动业务
移动网络为基础网络,涉及无线、传输、交换、承载等多个专业,重点呈现各节点负荷,追踪用户、业务量变化情况,将网络基础信息整合,结合节日特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业务进行呈现。春节期间呈现用户流动、农村区域业务增长等情况;国庆期间呈现各交通干线、枢纽及风景区业务情况;双十一重点呈现各大电商平台业务质量。
1.2 家宽业务
相比较无线业务,有线业务较为稳定,针对家宽、互联网电视IPTV 及OTT 等有线宽带业务,节日期间需要跟进的是维护工作,通信大屏重点呈现其线路负荷、页面呈现和故障告警情况。针对宽带上网业务,针对网页、视频、游戏等进行实时拨测,重点呈现时延、卡顿、成功率等客户感知指标。对于故障告警情况,第一时间安排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大屏整体情况进行资源的统一协调调度,最大程度的缩短故障时长,提升处理效率。
1.3 互联网业务
实时呈现互联网流量流向,对缓存、三方、出省、出网等节点情况进行掌握。重点呈现CDN 缓存利用率、DNS 解析成功率、CDN 节点ping 时延、互联网链路使用率等,另外对浏览、通信、下载、视频、游戏等几大类互联网业务也进行呈现,包含其top5业务的访问量、成功率、时延等质量指标。在双十一期间,对购物网站、支付宝、天猫、微信支付等热门业务展示,实时掌握客户使用情况。
1.4 集客专线业务
在重要主题活动日期间,对集客专线进行重保。事前梳理专线状况,从线路维护、承载负荷、内容调度等多方面进行巡检和调整工作,准备应急物资及预案;事中,对专线质量等实时监控,专人到岗值守;事后,整理不足进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储备。
2 大数据应用提升保障效率
将节日期间网络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多维度分析,梳理各类业务变化趋势,精准调度资源拆闲补忙,为后续节日预测提供依据。大数据支撑手段的应用替代了原来人工经验的判断,对每一个小区、每一项业务、每一个感知点均能做到有效的匹配和调整,使得节前预测能够做到更细致、更全面[1]。
整合综资、统采系统、数据网管、故障管理系统、网优平台、拨测系统、集保系统等资源,依托O 域大数据平台,以客户为导向,对重要指标进行整合,在节日保障大屏自动、统一的呈现,及时发现业务变化以及重要指标劣化情况,实现了网络质量的实时监控,对每一个告警、每一个故障、每一个投诉都能得到迅速的处理。快速应对网络突发情况,保障节假日期间网络畅通[2]。
图1 数据实现架构
同时,结合不同节日特点实现对节日网络、客户等情况的分析,对部分内容进行相对系统固化,完善节后分析维度,形成分析模板,有效提升分析效率,并为日后节假日保障积累经验。
3 结束语
现代通信的发展,用户对使用的需求已发生较大变化,从单纯的通信需求已上升到对感知体验良好的要求,原有的保障手段多为事后处理,显然已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在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网络保障较日常面临更大的挑战,更快、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是运营维护部门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现代化支撑手段为此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事后处理变为事前干预,提前给予充分的调整和保障,综合各方信息,统一纳入集中监控与管理,使得调度者能够更好的掌握全局,统一协调和运作处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故障、投诉事件得到进一步压降,努力提升使用感知,为客户的每一份满意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