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0-01-01康建平
康建平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定西 743000)
0 引言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现代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做一定的改变。现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其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样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学生思维激发,提高课堂效率,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获得了的快速的发展,对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教学领域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项重要突破,对教学活动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引入有效满足了学科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丰富课堂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实现静态知识向动态化、抽象知识向形象化的转变,更加方便学生理解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同时,在诱发学生思维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其次,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可以对教学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突破。数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抽象性问题对于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很不友好,此时相较于平白的口头讲述,利用计算机辅助可以将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辅助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如以多媒体投影的方式播放预先准备的教学课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料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将课堂时间应用于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同时还可以强化信息交流的效率。
2 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创新
2.1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进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弊病就是不知创新,永远遵循一套体系。要知道每个时代的主题是不同的,因此教学活动也应该持续保持改革的步伐。在信息时代下,如何将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依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问题提出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材料提出问题,之后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再创造,之后完成实施策略,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对问题解答进行检验、评价、论证,总结为理论。想要实现这一系列教学过程,需要高质量的课件或是功能先进的多媒体信息软件作为支撑。对此,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场景的创设,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各类情境,于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主导下的活动设计;二是以学生深度参与为目的的活动设计;三是教育内容知识结构设计;四是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2.2 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平台构建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构建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现有的实践来看,将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分别是课件制作和平台搭建。前者是指将多方面的教学资源、知识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起来,形成PPT 等形式的课件,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进行难点的突破。而平台搭建则是将教学过程转移到计算机软件平台上,这种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和工具,相较于教学课件,其适用性无疑更加广泛。在平台中,可以使用系统工具对素材进行重新组织利用,它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或是情境,同样可以面向某一学科,而且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学生们可以在平台所构建的情景下提出问题,设计学习步骤、优化学习方法,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学生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将从旁观者直接转变为参与者或是开发者。结合实践来看,平台式的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将计算机技术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了出来,基于此构建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结构变得更加灵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的一项明显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托计算机辅助构建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