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研究
2020-01-01王伟
王 伟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1)
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慧园区也成为不同类型工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商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因此,对于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智慧园区的概念
智慧园区一般指政府、或者民营企业与政府共同合作,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技术,合作规划建设的建筑物群体或标志性建筑物。其可以满足某种行业特定需求。包括智慧产业园区、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科技园区、智慧创意园区、智慧都市工业园区等几种类型[1]。
2 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2.1 强化需求分析
从本质上而言,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直接为智慧园区管理方提供服务,提升智慧园区内部政务管理效率及创新服务能力,还需要充分满足智慧园区内企业管理需求。同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智慧园区内部企业营造有利于创新、高效宣传推广、精准管理决策的环境,最终达到智慧园区、园区内企业双赢的局势。
2.2 做好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
智慧产业、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是智慧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其中智慧产业主要包括RFID(射频识别)支付、智慧商务服务平台(含互联网)支付、短信支付等几个模块。通过将智慧产业各支付平台直接与智能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及人事代理平台、人才实训平台、人才共享平台等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应用相连,可以实现高效信息通信。
智慧政务主要包括平安园区平台、园区综合管理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应急智慧调度平台、园区交通管理平台、虚拟呼叫中心平台等相关应用。可以直接与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合作,获得上述应用建设数据。随后依托现有平台层系统,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建造。
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智能医疗服务平台、智能社区服务平台等几个模块。其中智能教育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数字校园、教育资源信息交互;智能医疗服务平台则包括医疗信息共享、远程医疗、电子支付、中小型医院及社区医务室信息化、远程挂号等;智能社区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相关软件。
2.3 强化平台层建设
智慧园区平台层主要在园区信息中心大楼机房内部搭建的若干个管理区域,包括核心交换区、网站访问区、数据中心区几个模块。其中核心交换区整个区域系统主要采用层次化网络设计方式,包括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从本质上而言,核心交换区主要是通过核心交换机(背板速率满足大网络数据流、多业务流需求)、高性能核心路由器交互并联,经光纤链路,形成的高速数据交换中心。同时为避免网络中心数据拥塞及网络故障时快速收敛,还可设定核心交换机流量分类、流量策略、入侵检测、以太通道、流量标记、大型帧等功能。
网络访问区主要采用大门户平台的方式,根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需求,与智慧园区各个领域应用端口连接。同时以信息感知、监测为要点,通过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实现对不同类型信息的全方位获取。
数据中心区主要依托云计算平台,可承载应用平台中多个关键业务,其可以保证整个区域各网络交换环境相对独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中心区主要采用集中式储存的方式,将不同类型应用服务器与存储介质相连。并采用双机热备份的方式,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稳定运行。
2.4 加强通信网络设计
通信网络是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模块,除无线覆盖网络以外,智慧园区信息化通信网络还包括三网融合、光纤宽带接入网、信息管道网络等几个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智慧园区信息应用平台宽带互联网接入网络、VoIP(基于IP的语音传输)话音业务、传统通信及数据业务要求,而且可以为智慧园区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网络电视业务及超清数字电视业务提供可承载网络。
2.5 优化公共管理服务平台设计
在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云管理中心、云安全中心、云交付或运营中心、云基础计算中心几个模块[2]。其中云管理中心主要承担虚拟数据集中管理业务;而云安全中心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维护管理,保证数据中心安全可信;云交付或云运营中心主要是根据现阶段需求,将IT(互联网技术)资源交付给智慧园区客户,为数据挖掘、电子政务或电子商务应用运行提供充足数据支持;云基础计算中心主要是在绿色数据中心内,利用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搭建超级计算机系统及服务器云、储存云资源池。根据阶段运行需求,可以将超级计算机系统划分为多个虚拟数据计算阵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主流发展趋势,因此,在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高度协调、环环相扣的系统平台为依托,协同园区管理方、入驻企业、政府部门、访客等参与方,展开需求分析。从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层、通信网络、公共管理服务平台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