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第二课堂改革创新研究

2020-01-01朱凯玲

武陵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载体政治

朱凯玲

(1.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2.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坚持改革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不竭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课堂之外,校园文化生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交往等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2]。第二课堂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它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行为养成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而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则要求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与第二课堂改革创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一、高校第二课堂的两大优势

第二课堂是“在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3],“建立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日常社会交往、日常思维中”[4]。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构架,第二课堂以其自由度和主观性与第一课堂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亦形成互补。第二课堂的日常化和强渗透性、多样化和强开放性两大优势,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价值的内在根源和逻辑起点。

(一)第二课堂的日常化和强渗透性

日常化是第二课堂的外在特征,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与老师同学交流的一来一往、一言一行,学习、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是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是第二课堂的教师。第二课堂的日常化又往往使第二课堂以渗透性的方式浸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形成清晰的脉络纹理。第二课堂以无形的形式客观存在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课堂、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师生交往等活动中,又被教育者主观地赋予有形的载体,从而使日常化和渗透性不仅仅作为第二课堂的特性形态存在,而且成为第二课堂建设的现实条件和有力抓手。第二课堂的日常化和强渗透性可以弥补第一课堂理论性和政治性强而亲和力弱的不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政治性溶解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土壤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学生时刻吮吸着第二课堂育人土壤的营养,“为橘”还是“为枳”的主动权则更多地掌握在第二课堂的教育者手中。

(二)第二课堂的多样化和强开放性

第二课堂的多样化体现在拥有不同于第一课堂的多样态载体以及多样化的方法和技巧。第二课堂既可以依托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课堂,也可以创造性地搭建校内外第二课堂平台,还可以渗透性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融入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它不受限于模式上的固化和程序上的计划,呈现出多样态的实施载体和灵活性的实施方式。而第二课堂的多样化又依赖于第二课堂的强开放性,其开放程度是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课堂的强开放性构建了两个层面的开放系统:一是物质层面的开放系统,第二课堂为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现实的平台。第二课堂不受时间的限制和场地的约束,为教育者创造性地开展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了落实落地的物质保障。二是精神层面的开放系统,第二课堂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开放性的交流场域。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一种主客体间的对象性关系发展为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关系,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来改善传统主客体间的主动与被动对立的状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进行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二、高校第二课堂的痼疾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信息手段优化载体、创新方法,对一些特定个体、特定事件在特定情境下的处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显著的效果。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榜样示范教育、利用视听文件传播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等等,极大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第二课堂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长期存在的三个痼疾阻碍了第二课堂时代价值的实现。

(一)体系建设机制欠缺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教育管理》(1983)一书中首次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第二课堂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娱乐性的、公益性的、有酬性的等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发展至今,其形式不断开放、方式愈发灵活,但由于高校普遍忽视第二课堂的体系化建设,在实践中也表现出自由度过高,计划性和系统性相对欠缺的状况。建设体系化机制在于使第二课堂运行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关作用,形成有效的互动和有效的协同,从而实现第二课堂的整体功能和整体目标。当下,教育者不考虑主体、客体、时间、环境等因素对第二课堂的积极影响,脱离与第一课堂合力发挥作用的整体构架,缺乏统筹安排,使第二课堂处于无序状态且不能与第一课堂保持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因而,大大降低了第二课堂的效能。许多高校还把第二课堂的主动权放手于学生组织,一味追求高参与率,迎合学生的喜好,致使第二课堂“内涵空心化”“数量泛滥化”“效果难量化”。

(二)载体优化能力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载体优化能力不足,限制了第二课堂功能的发挥。有学者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承载教育目的的工具这一定位,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性、对象性和属人性特征[5],强调了载体承载教育目的的功能、契合对象需求和蕴含人的主观意识的特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完成第二课堂功能性和对象性使命的源动力。当前,由于优化载体的主观意识作用不强导致第二课堂载体功能性和对象性的弱化。首先,主动优化载体意识不强。第二课堂建设依赖于校园现有载体,在载体建设上缺乏创新性发展思维和创造性转化能力。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行为造成了载体固化。另外,高校开展第二课堂建设过于依赖上级政策忽视与教育对象需求的契合,也造成了载体建设和发展的滞后,使载体与教育对象的需求脱钩。其次,优化激励机制不科学。对于鼓励教师通过优化创新第二课堂载体,引导教师合理设置具体目标、阶段目标、目标实现计划、创新方式方法等,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的科学机制,导致教师逐渐丧失突破传统、敢于创新的智慧和勇气。第二课堂自身的时代性、灵活性赋予了其生命力,而维护这一生命力则需要载体的不断创新以保证旺盛生命力的供给。载体为教育者服务,助其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时,应具有能为教育者所操控的特性,若教育者忽视对第二课堂载体有目的的控制,则必然使第二课堂逐渐丧失其存在感,使日常化和多样化呈现出平淡化和无视化。

(三)环境创设意识匮乏

环境创设意识的匮乏,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环境创设重视度和主动性不足。高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的建设,相对轻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从环境的性质和内容看,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6]。其中,自然环境是客观的存在,人为创设的空间较小,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受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处社会时代背景的客观性,但教育主体可以依据一定目的,将主观能动性作用于环境的创设。然而,高校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环境创设上的积极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降低了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中应有的价值。高校要么不看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要么寄希望于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需要高校立足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这一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教育主体既缺乏创设环境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又缺乏在创设环境上的协同合作。同时,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不能疏忽对第二课堂环境亲和力和个体性要求的关照。高校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第二课堂环境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时,要么倾向于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要求和群体性特征而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要么为迎合第二课堂亲和力与个性化的需要而过度娱乐化,没有掌握好平衡。这都是由于高校在环境创设意识上的匮乏,疏忽了环境创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或者欠缺对环境创设的科学规划能力和相应的建设机制。

三、高校第二课堂改革创新的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围绕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总书记提出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和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总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总要求和总规律,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要素。立足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本文探索通过体系、载体、环境建设推动第二课堂改革创新,破除第二课堂的痼疾,释放其自身优势,使之契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时代价值。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总要求总目标总规律为根本遵循

第一,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遵循。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党和国家对全国高校开展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和方向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7]。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遵循,才能保证历经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有明确的方向指引和坚实的政治基础。具体来讲,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大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建立新时代观、认识“四个伟大”、建立“四个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第二课堂的主题设计、目标确定、方案制定中去。其次,要坚持党的领导。《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党的建设贯穿始终”[8]。第二课堂的建设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实践中要坚持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高校党委也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在政策把握、顶层设计、制度制定等方面做到理解政策精神全面精准,立足学校实际深入扎实精确,制定具体制度科学精细。再次,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要落实到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上来;把第二课堂的建设定位于五个方面:一是培养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责任意识;二是培养青年崇尚劳动、勤勉工作、尊重规则的经济责任意识;三是培养青年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和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责任意识;四是培养青年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跨越国界的社会责任意识;五是培养青年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二,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行动遵循。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9]首先,“立德是根本”。第二课堂要落实“立德”的根本任务,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格品德,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八心”:对社会的公心、良心,对职业的志心、专心,对家庭的孝心、爱心,为人的善心、诚心。其次,“树人是核心”。第二课堂要以“树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树时代新人、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人”为核心,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政治自信、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其专业技能和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的激情和革新的勇气;提升大学生健康生活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第三,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方法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尊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规律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摸索得来的。教育实践表明,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里,随着年龄、学习与生活经历的变化,其心理特点、行为特征等相应地呈现出特定的变化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建设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特性的现实表现上探求规律,掌握大学生心理特征、行为习惯,从精神层面以及物质层面了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找到学生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作为选择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依据。第二课堂要从走进大学生活走向学生内心,用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大学生涯串联起来,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要素

第一,契合大学生成长需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需求[2]。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有自我实现的强烈追求,有主动获得的愿望[10]。大学生对“获得感”的追求为第二课堂满足大学生成长需要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获得感”包含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获得。物质层面的获得,是指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综合能力上的获得,精神层面的获得则来自于能力的认可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一代大学生人生奋斗的黄金时期恰好与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时间同步,民族复兴是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的历史成就也是这一代大学生的人生成就。把国家民族发展与个人发展利益联系起来,把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祖国发展命运的一脉相连,正是当代大学生产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只有真正的源于学生需要、益于学生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终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懂、真信、真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第二,契合大学生主体差异性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综合性、理论性与应用性,与社会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同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11]。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的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虽然处于客体地位但具有“主体性”特点,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12]。大学生乐于主动创造、自主参与、亲身实践的特质,为第二课堂的改革创新与大学生成长保持同频共振提供了前提基础。而大学生的主体性又会因个性、年龄或所在群体、所处情境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因而,第二课堂的改革创新要契合大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特质,不断提升第二课堂的针对性。我们要在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行为特点上下功夫,在抓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最佳时机上下功夫。“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时空的开放性、参与的主动性、效果的全面性”[13]是第二课堂尊重学生主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牢固根基。在第二课堂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上,要找到第二课堂的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融合机制,在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提升第二课堂效能。

第三,契合大学生情感规律。审视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真实演绎着“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要么逃课要么走神;教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土味情话”打动不了“杠精”学生和“佛系”青年,最后还是一如“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般的单恋与别恋。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因缺乏情感认同而产生了交流沟通的障碍。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是越与学生有深入的心灵互动,越能走进学生生活、触动学生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契合大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默契,建立情感认同的基础。把握大学生情感发展规律的前提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意味着受到教育对象喜欢、悦纳、认可和认同,它是使教育对象乐于参与其中并接受施教的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14]。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根发芽的优良土壤,有把握大学生情感发展规律的天然优势。第二课堂改革创新要致力于把亲和力的根扎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对教育方式的接受上;让亲和力的芽发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中。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并主动感召身边的同学,使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高尚情操教育、奉献意识教育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入脑入心。

(三)立足体系、载体、环境建设三个支点推动第二课堂改革创新

第一,体系建设破除碎片化藩篱。实施第二课堂体系化建设,破除第二课堂的碎片化藩篱,一要突破第二课堂体系的孤立性和松散性。一方面要突破主体、客体、载体、环境、方法等要素之间的孤立发展,强化各要素的共同参与和协同互动,形成高效的第二课堂集成模式。另一方面要强化语言文字、活动、文化、传媒等第二课堂载体要素作用的发挥。语言文字上要突破共同语言的障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对等性和畅通性;活动上主要是突破届期性特点造成的孤立,实现活动载体的传承性和发展性;文化建设上主要是避免陷入封闭的文化领域,注重发挥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传媒要突破信息资源争夺的非良性竞争,发挥其协作性和创新性优势。二要突破第二课堂队伍的孤立性和分散性。高校党委要做好第二课堂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领导。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横向上构建由教育、科研、组织、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组成的相互协作的建设管理团队,纵向上构建从校一级党委到二级教学单位党委领导管理下的校院两级建设管理团队,明确各部门、教学院职责,突出强调协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注重激发任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的“育人”职责意识,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的合作意识。

第二,载体建设实现特色活动品牌化。各大高校都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已形成常规化、扁平化的第二课堂模式。然而,由于第二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其弊端在所难免。而通过品牌化建设则有助于优化活动载体,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首先,品牌建设要特色鲜明和亮点突出。打造契合时代特点、体现高校特色、结合专业特长的特色活动,形成内容有热点、形式有新意、开展有人气的亮点品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实践中应将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创建、品牌文化四个方面密切结合起来,注重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名牌”[15]。通过品牌化建设,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标志、口号、场地、形式、奖励等,建立畅通的互动渠道,实现活动举办者和参与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不断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品牌建设,使品牌活动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代的契合,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其次,品牌建设要注重教育活动的体系化建设和系统化开展,强调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把握和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实现,通过发挥品牌效应不断加深教育活动的深度和扩大教育活动的广度。

第三,环境建设“成风气”“接地气”“聚人气”。首先,环境的建设要“成风气”。根据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同分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第二课堂的环境建设:一是第二课堂的社会环境,二是第二课堂的制度环境,三是第二课堂的校园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全社会要做好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引导,形成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意识。要规范第二课堂制度建设,明确第二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要求、基本方法等,强化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协同运行。在校内要激发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的团结协作氛围;校外要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形成认同。其次,环境建设要接“地气”。要联通与大学生的话语通道,搭建与大学生的互动平台,营造开放平等的交流氛围,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渗入吸引学生的聚集地。参与感强的实践场所、互动性强的网络阵地、美轮美奂的艺术舞台、愉快欢乐的交流沙龙、团结拼搏的竞赛擂台还有底蕴深厚的人文讲坛,都是学生的聚集地,学生的聚集地在哪里,“地气”就要接到哪里。再次,环境建设要“聚人气”。“聚人气”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要从方法、手段上找到释放引力的措施,做到第二课堂的“娱乐化”和“政治性”、“精英化”和“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利用“娱乐化”的手段达到“政治性”的目的,发挥语言文字、活动、文化、传媒等要素的吸引力和传导力,搭建聚集“人气”的桥梁,形成汇聚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心地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蕴藏其中。采用“精英化”的引导,实现“群众性”的转变,引领大学生成为第二课堂的策划者和号召者,在大学生中形成价值引领的传帮带,扩大价值引领者的朋友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不断扩大。

结 语

第二课堂是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刻性和活泼性的优良土壤,是升华第一课堂政治理论学习的催化剂。有人把第一课堂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专业课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师生交往喻为“微循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对主渠道起着配合、辅助的作用,微循环虽然微小,但是它数量大、分布广、四通八达,有着比主渠道更为有利的价值,因此,要“激活微循环”[16]。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就是要“激活微循环”,激活第二课堂的自身优势,以实现第二课堂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载体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01—02合刊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第二课堂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