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文化记忆解读
——以稻为例

2020-01-01何学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行事大神稻米

何学静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 626001;藏区外语教育文献翻译研究所,四川康定 626001)

1 引言

记忆以文化为前提,文化则具有记忆功能。文化记忆强调一个群体借助文本、文献、符号系统、媒体等,以及一个集体为了建构属于所有成员和被每个人所珍视的过去而举行的各种活动。[1]文化记忆并不是单一地附着在文字文本之上,而是隐含在文化文本之中,如饮食等之上。[2](54)本文以年中行事饮食中的稻为例,运用文化记忆理论,糅合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简介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概况,分析稻与日本神话的渊源,对稻的文化记忆进行阐释,进一步考察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

2 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概况

日本年中行事是日本民族一年当中的传统节日活动,是日本民族的集体性习俗。日本民族会在一年四季举行各种节日,如春季有元旦、女儿节;夏季有端午、七夕、盆节;秋季有重阳、七五三;冬季有新尝祭。人们会在不同季节选用时令食材,举行各种饮食活动。每个节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是与稻相关的食品,例如元旦的镜饼、女儿节的桃花酒、端午的粽子、七夕的七草粥、盆节的团子、重阳节的菊酒、七五三的红豆饭、新尝祭的米粥、白酒、黑酒。饮食活动为人与人、人与神进行情感交流搭建了平台,日本民众会在不同节日与亲友、与神一起享用稻做成的米饭,饮用稻酿造的米酒。

日本年中行事饮食对日本历史与神话进行不断地再现和重述依托的是记忆,记忆维系了过去与当下、个体与群体、存在与形式的同一性。[3]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的稻是日本民族历史的讲述,是日本民族情感的表达,是日本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的象征。稻在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具备怎样的神话意义?在神话中探寻稲的起源,探明稻的功能,探究稻魂信仰,可以帮助我们解读稻在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的重要性,进而理解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文化意蕴。

3 稻的神话溯源

在文化记忆中,基于事实的历史被转化为回忆的历史,从而变成了神话。神话是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这段历史被讲述,是因为可以以起源时期为依据对当下进行阐释。[2](46)《古事记》《日本书纪》是关于日本民族起源神话的经典。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的稻借助演绎神话故事和生动的感官记忆,将当下与过去联系在一起,将神话、历史与记忆相对接,使记忆在时间上不断延续,在历史中不断重构,人们被引向久远的历史,日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被加强。对稻所隐藏的神话进行解读,才能真正进入到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之中。

3.1 稻的起源

稲的起源在记纪神话中都有相似的故事情节,即尸体诞生。在《古事记》中,须佐之男命从高天原被驱出后,向大气津比卖神索要食物。大气津比卖神从口中、鼻子和肛门取出种种食物,食物备妥后拿给须佐之男命。须佐之男命以此举为恶心,怒气之下杀死了大气津比卖神。大气津比卖神死后,其尸体“于头生蚕、于二目生稻种、于二耳生粟、于鼻生小豆、于阴生麦、于尻生大豆。故是神产巢日御祖命、令取兹、成种。”[4]与此相似的故事,《日本书纪》中,天照大神让月读命去苇原中国拜访保食神,保食神从口中吐出各种美食招待月读命,月读命深以为不净,遂拔剑将月读命杀死。天照大神派遣天熊人前往查看,“是时、保食神实已死矣、唯有其神之顶化为牛马、颅上生粟、眉上生蚕、眼中生稗、腹中生稻、阴生麦及大小豆。……天照大神乃以粟稗麦豆为陆田种子、以稻为水田种子。……始殖于天狭田及长田。”[5]

稻的起源是蕴含了死亡与再生主题的神话。在稲谷起源的神话中,一方面,神被杀死,其尸体化为稲谷,神的死亡以稻谷的形式得到再生;另一方面,稻谷被埋入土壤是被杀死的象征,破土而出的新芽则被视为新生命的诞生。尸体化生的稲谷分别生于双目与腹部,稲是神的化身,稻即是神。

此外,记纪神话中有天照大神将稻谷播种在高天原的御田,并为收获的新稻谷举行仪式的记录。受天照大神之命,天孙迩迩艺命将高天原的天狭田及长田产出的新稻谷带到人间,可见稻并非源于人间,是源自天界,这是祭祀稻神的神话起源。天孙最终把荒野变成了稻米之乡,稲在人间绽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日本被称为瑞惠之国的由来源于此。年中行事以稻为中心的饮食活动实为上述神话的再次演绎,一是将天照大神为天界收获的稻谷举办的仪式再现于人间,二是天孙带着神稲降临人间的神话故事的延续。

3.2 稻的功能

稻米充当了礼物交换的媒介。稻米是神人交换的礼物,稻米在神人之间构建了一种交换模式。对神而言,稻种是神赠送给人的礼物,天照大神希望能实现稻米在人间的播种与丰收,国泰民安;对人而言,丰收的新米是人给神的回礼,丰收时节人们向神敬献新米,一是对神给予稻种的回报,二是希望求得神灵的庇佑,确保日本国泰民安。稻米是“给予他自己的人”,稻米交换是一种在神与人之间的灵与肉的交换。[6](67)神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于稻谷之中赠送给人;人把稻种培育成熟为稻米回报于神。与稻相关的饮食活动,其意义在于以稻米共享的形式实现了神人之间的交换。

3.3 稻魂信仰

稲魂信仰是破解稲的神话意义的密码,是理解日本年中行事饮食文化内涵的关键。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日本神具有双重本质和力量,“和御魂”是善和创造性的平和力量,“荒御魂”是邪恶和破坏性的暴力力量。[6](62)日本先民认为稲米寄居着稲魂,是一种纯洁的、拥有积极力量的魂,可以通过仪式来利用和吸收神的积极力量,即通过激发神的和御魂来获得生命的活力并进行自我更新。[7](74)

稲魂能更新生命的灵力,激发生命的活力,维持生命的清洁。进入秋冬时节,一年的劳顿会使人们丧失活力。生命在秋冬时节出现衰退时,可以通过积极的力量进行补充,通常是与神分食稻米。人们献祭稻米,目的在于通过与神共同食用稻米,稲魂进入自身体内,增强体内灵魂的生命力,从而实现灵魂的再生复活。换言之,生命的再生依托于稲的灵力,即稲魂。

稲作为日本民族提供的不只是食物,更重要的是稻所蕴含的灵力与生命力。支配日本民族的食稻饮食行为中,包含着稻为灵为神的象征观念。日本民族关于食稻能够强身固体、增强灵力的观念,即源于稻米的此种古老信仰。稻米成为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神人关系的纽带。稻米代表神灵、代表灵魂、代表不死,演变为日本民族的精神权威,构成日本年中行事饮食文化的核心。

综上,稻米在年中行事饮食中所充当的作用,即是人神沟通的符号证明。承载着“灵”的稻是通神圣物,作为神赐礼物的稻与作为食稻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年中行事中稻米扮演了两个角色。首先,稻米是礼物,一方面代表了天照大神的赠穗之恩,另一方面寄托了人们的谢神之情。其次,稲米是神。稻作实则是育神,稲魂具有再生的功效,神人共享为人们获得灵力提供能量。

4 稻的文化记忆阐释

人必须首先经历深厚的时间,才得以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文化记忆帮助每一位参与者找寻自己过往的来历,重构自己当下的身份,调整自己未来的方向。人们为了理解现在、期盼未来而研究过去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历史是呈现、反思和交流这种差异的领域。饮食是历史的载体,记载着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民族文化传统都有其集体认同的象征物或符号物。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作为日本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文化认同的符号,与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1 身份认同

日本年中行事饮食装载着丰富的神话,凝聚着深厚的情感,深藏着民族的信仰,沉睡着民族的记忆。稲是神的化身,稲附着有稲魂,稻的起源已彰显出其拥有无限的生命力。高天原收获的神稻与人间栽种的稻米都接受了天照大神的润泽,稻米拥有天照大神的灵威。稻米至高地位的最初发展是与它的象征等同于神相关的。[6](49)对日本民族而言,进行稲作是以栽种稻米的方式培育神,食用稻米是以附着稲魂的形式获取神力。日本民族对天照大神、对稻的情感是根深蒂固的。日本民族在生产与消费稲的过程中蓄积了对稲的深厚情感。日本民族关于稲的认知是一种深植于心的情感。日本民族对稲的情感、对饮食的记忆,超然于日常回溯到过去,被一代又一代流传与讲述,得到一代又一代的重温与传承。

文化记忆是超越代际的记忆,能帮助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指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即凝聚性结构作用之下过去与当下的相连,共同的认知和情感的形成。认知和情感在日本民族的集体记忆中沉淀下来,保持着鲜活的故事印迹,维持着丰富的感情,持续性地影响着当事人的生活,父辈、子辈和孙辈的记忆交叠在一起。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的人与神、人与人可以面对面的进入一种对话关系,日本民族不断重新发现自己和他人,从而确认个人和集体的身份认同。

4.2 文化认同

日本年中行事饮食已经不仅仅是一项饮食活动,它已经转化为一种记忆、一份情感穿越时空,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日本民族通过动态的饮食活动,建构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历史空间。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的稻米将往昔的神话和历史编织成一张记忆之网,叙述着日本民族的起源,记载着日本民族的历史,刻录着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是以媒介作为记忆的载体,神话作为一种历代传承不息的叙事媒介,成为传播着特定文化精神与观念的最佳传承媒介。[8]在神话叙事的作用下,神话意识形态创设出一定的社会秩序,作用于特定的文化群体,潜在支配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的观念和行为。这就是神话所塑造的核心价值观。对稻的神话溯源可知,稻是天照大神与人之间神格传递的媒介,是神与人具有同一神格的象征。在日本稻作神话中,稻米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与精神的融合铸就了日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稻米是神人沟通的符号。这种核心价值观对日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神话叙事与稻作信仰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驱动力。日本民族通过代代相传的记忆确认日本文化的延续性,在对神话的追忆、对祖先的缅怀、对稲米的耕作中延续着日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综上,稻米是建构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主要对象。日本民族对稻米的崇拜心理,是源远流长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是一以贯之的文化记忆,促成日本民族食稻的饮食文化传统。在日本历史的长河中,在神话与饮食交织的年中行事中,日本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构建了共同拥有的关于过去的认知,塑造了一致的集体意识,促成了日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5 结语

本文探讨了日本年中行事饮食中与稻相关的日本神话,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日本民族对稻的思想情感的表述和关怀,从中可以看到稻的饮食与日本神话的叙事是如何建构日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同时还能发现稻将日本民族的记忆唤醒,记忆将过去与现在相联系,在不断被激活的记忆中确认身份和归属,在代代相传中将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延续。日本民族的记忆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有关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更是一种对日本文化的自我理解。作为人类用饮食方式保存知识、经验与情感的记忆,在塑造日本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时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文化建构。通过对稻米的文化记忆解读,可以更加直观地透过文化记忆触及日本民族关于饮食的思想内核,进而领悟日本年中行事饮食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我们深入理解日本年中行事传承和延续的一个有益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对日本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探究。

猜你喜欢

行事大神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弱点
Savage Country
保你成为识鳄大神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行事见于当时 是非公于后世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标识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行事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