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谚语中动物词的内涵意对比

2020-01-01陈正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西语字面中西

陈正洋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1 中西谚语概述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谚语没有情节,但它的简练却透出无限的智慧之光。正因它简洁明了的方式和所包含的无穷的智慧使谚语在人群中传播的极为广泛,其文学价值不可估量。

最早的中国谚语出现在先秦时期,很多那个时期的谚语一代一代地相传至今,到现在都耳熟能详。譬如说,“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守微》)等等[1]。而西班牙谚语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史诗,那时的吟游诗人喜欢在每句诗后面加上一些格言或警句,这些名言警句在人群中传播范围很广阔,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谚语。在西班牙一些文学著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谚语,尤其是《堂吉诃德》,可以说是一本谚语大全,其中一些谚语甚至连小孩儿都能熟练地背诵。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与动物和谐相处,随着语言的发展,越来越多数量的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也出现在了日常生活中。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对待同样一种动物的看法和态度有着很大的分歧[2]。这就促使我们翻译有关动物的谚语时找寻合适的表达方法,促进读者对双方文化的了解。

2 中西谚语中动物词内涵意义的比较

作为构成语言的重要成分之一,有些动物词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公认一致的。当然这些动物所表达的内涵意义都是跟人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西语的例子:

Abeja:蜜蜂,勤劳的人

Burro:驴,傻瓜,笨蛋,蠢驴

Cerdo:猪,粗野的人,居心不良的人,蠢猪

Perro:狗,可鄙的人,固执的人

Toro:公牛,健壮的人,魁梧的人

Zorro:狐狸,狡猾的人,奸诈的人

上述动物词基本上在世界范围内的内涵意义都是相同的,这也证明了之前分析的观点。动物词不单单可以指动物本身,由于人们长时间以来对动物习性的了解,他们把动物词应用于谚语中来描述与这些动物某些特征很相似的人,这样动物词就被冠上了与人有关的意义同时本身也获得了更加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一些汉语和西语动物谚语的例子:

2.1 动物词的字面与内涵意义都相同的中西谚语

西班牙谚语:el gorrión, a pesar de su pequeñez, tiene todas las vísveras.

字面翻译:麻雀虽然体型小,但是它的脏器是全的

中国谚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内涵意:麻雀因为它本身的体积小所以在这个谚语中被用来形容体积或者规模小的事物。而虽然它的个头不大,它的脏器却是全的,什么都不缺,而且每个部位都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在这里麻雀用来指代小的却应有尽有的东西。

西班牙谚语: El ternero recental no teme al tigre. La experiencia hace valientes a los jóvenes.

字面翻译:未断奶的小公牛不怕老虎, 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更勇敢

中国谚语:初生牛犊不怕虎

内涵意:该谚语出自于《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用于来比喻缺乏经验的年轻人,思想上很少有顾虑,敢作敢为,甚至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很大胆并且不谨慎的事来[5]。

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在汉语和西班牙语文化中还存在着许多拥有相同意义的动物意象,譬如说,对中国人来讲,“鸽子”象征着和平,所以我们总是说“和平鸽”,并且在一些重大场合的时候放飞和平鸽来表达我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6]。而在西方文化中鸽子也是和平的象征,他们的和平鸽的喙中总是衔着一枚橄榄叶,这只鸽子最初出现在《圣经》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中,是负责察看洪水是否消退并且给人类带来生的希望的使者,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鸽子象征着和平的原因[7]。在汉语和西语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情况,譬如说,白天鹅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蜜蜂象征着忙碌和勤劳等等。这些例子说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是有共同性的。

2.2 动物词的字面意义不同而内涵相似的中西谚语

2.2.1 用不同动物形象来表示同一意义的中西谚语

既然谚语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汉语和西班牙语谚语中完全对应的谚语是很少的。由于不一样的动物在不一样的文化中表达的意思有异,很多时候在不同的语言中采取不一样的动物词但是表达的意思是相同或类似的,例如:

西语谚语:más vale ser la cabeza de ratón que la cola de león

字面翻译:宁做老鼠头也不做狮子尾

中国谚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más vale ser la cabeza de gallo que la cola de fénix)

两条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宁愿做最差的人当中那个最好的,也不愿意做最好的人当中最差的那个。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在凤群当中的竞争也恰恰是最残酷的,只有付出千万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而鸡在我们的文化中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家禽了,凤凰们即使在凤凰群中不能出人头地,在鸡群中也绝对是胜人一筹了。所以人们认为,与其白费力气争的死去活来,不如安稳的在“鸡窝”中当“王”。在西方文化中,狮子是猛兽之王,是力量、勇气、最高权力的象征,古时候,权力高尚的皇室经常用狮子作为他们的象征,一个被熟知的例子就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这一狮子与人的结合阐明了狮子在西方文化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所以虽然说字面上“狮子的尾巴”和“凤尾”有区别,但是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意是相同的。

西班牙谚语:a buey maldito, el pelo le luce

字面翻译:从毛发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头坏牛

中国谚语:露出了狐狸尾巴 (emerge la cola del zorro)

这两则成语的意思就是表示坏人做坏事本以为天衣无缝,但实际上也会露出破绽。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那么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就能看出来。该中国谚语出自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法云寺》,那个时候盛行一个传说说狐狸们会变身为美丽的姑娘去勾引男人们,但是无论怎样它们都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尾巴藏起来,所以无法隐藏自己是妖而不是人的事实。自那个时候起,“狐狸尾巴”就被用来暗喻犯下的罪行的破绽。而在西班牙,牛是被人熟知的一种动物,在这个地中海国家有很多狂热迷恋斗牛的人们,所以说“牛”这个动物意象出现在谚语中一点也不奇怪。在这几个例子中我们所看到的差异都植根于不同民族间文化习俗的差异。

2.2.2 用不同形象来表示同一意义的中西谚语

西班牙谚语:por la boca muere el pez

字面翻译:鱼死于口

中国谚语:言多必败

“鱼死于口”这个西语谚语的意思是:有些人太喜欢说话太喜欢评论以至于有时候说了不该自己说的话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鱼”这个动物意象在中文和西班牙语中的内涵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认为鱼是非常吉利的,“鱼”谐音“余”,“余”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剩余,多余”,象征着财富,所以“鱼”象征着富贵,例如“如鱼得水”说的就是工作生活和谐、美满、自在的状态。而在西方世界,“鱼”这个词是有贬义的,我们看看一些英语短语就能发现这点:“a queer fish” (古怪的人),“a cold fish”(冷血的人),“fish—blooded”(冷血的),在所有这些短语中“鱼”都含有贬义,说到底,这一差别也是由文化决定的。

西班牙谚语:buscar tres pies al gato o la quinta pata al gato

字面翻译:给猫找第五条腿

中国谚语:鸡蛋里挑骨头

这两则短语的意思是:别没事儿找茬,没事找事,表示故意挑毛病。同时西语中还有另一种说法是:“a burro negro no lo busque pelo blanco” (别给黑驴子找白毛)。

西班牙谚语:a quien madruga dios le ayuda

字面翻译:上帝帮助早起的人

中国谚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这两则谚语告诫我们做事情要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好,这样对于事情的顺利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偷懒,也不能挨到最后一刻再去做事,总是采取主动的态度才能把事情做好。在西方人们一般都信基督教,而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上帝”的,所以这个西班牙语谚语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对应的谚语也是很正常的。

3 中西谚语中动物词内涵意对比在翻译上的运用

在第二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了西班牙以及中国的动物谚语内涵意的差异,这一小节以《堂吉诃德》[3]为例来分析在文学作品中究竟该怎样翻译这些含有动物词的谚语。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历史中最璀璨耀眼的文学珍宝,在阅读完《堂吉诃德》的中文版本和西语版本之后,笔者将其中有关动物的谚语全部都采集了出来并发现有两种处理方法:

1)在书中出现的一些西班牙谚语在中文中有类似的谚语存在,但是没有能完全的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直译的话读者也可以理解,但是更好地方法是翻译成与之相类似的中文谚语,这样会使中国读者阅读作品时更加能够切身体会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4]。也并非说不能直译,若是直译的话我们可以在页面下方做一个脚注,我们来看以下的例子:

西班牙谚语:No ande buscando gatos de tres pies.

字面翻译:别找三只脚的猫。(《堂吉诃德<上>,杨绛译,2008,P147)

类似的中国谚语:鸡蛋里挑骨头

皇家语言学院对该谚语的解释是:“对于对其造成伤害的事物的坚持”[8],同时也有找茬儿的意思,中文里我们有个类似的谚语:“鸡蛋里挑骨头”,还有一些其他例子:

西班牙谚语:Donde no piensan, salta la liebre.

字面翻译:意料不到的地方会蹿出一头野兔来。(《堂吉诃德<下>》,杨绛译,2008,P57)

类似的中国谚语:绝处逢生

西班牙谚语:No, sino haceros miel y comeros han moscas.

字面翻译:你把自己变成蜜,苍蝇就会来叮你。(《堂吉诃德<下>》,杨绛译,2008,P288)

类似的中国谚语: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

2)也有一些西语谚语在中文中找不到与之对应或者意思相近的谚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这样根据上下文也不会阻碍读者的理解,或者就是在页面下方做一个脚注使读者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就是杨绛老师版本的《堂吉诃德》中的例子:

西班牙谚语:No quiero perro con cencerro.

字面翻译:我不要挂铃铛的狗。(《堂吉诃德<上>》,杨绛译,2008,P157)

内涵意:不要惹麻烦的东西

西班牙谚语:Más vale pájaro en mano que buitre volando.

字面翻译:天空的老鹰,不如手里的麻雀。(《堂吉诃德<上>》,杨绛译,2008,P232)

内涵意:满足于自己所有的

从这个简短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动物谚语时,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我们应该首先分析每个谚语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哪一种然后酌情进行翻译工作。

4 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语言中谚语中动物词的运用各有其特点,所以谚语中动物词内涵意义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尤其是中国和西班牙两个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特点,本篇文章对于提升读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可以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加容易交流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西语字面中西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金缕衣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