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本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研究

2020-01-01李海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学英语

李海静

(武警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天津 300250)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方便,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目前在高校教育中,特别看重文化传播的作用,不过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还是略显单一,过度看重英语国家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没有在教学期间融入我国本土文化。因此如何有效的融入我国本土文化就成为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高校英语教学融入本土文化的现状分析

长时间以来,高校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对欧美文化的传播,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跨文化”的精髓,导致我国的本土文化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设置英语课程时,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只占据了很少一部分的比例,造成相关的教育文件严重的不足,比如教材大纲、人才培训计划等。而且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时,也很少融入一些有关本土文化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以英语国家文化为主,导致学生对本土文化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另外,高校英语学生还无法合理的使用英语来传播本土文化,哪怕是英语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也无法达到这样的能力。而且学生普遍青睐欧美节日,对我国的传统佳节缺乏必要的认识。另外,尽管很多的学生具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不过对我国文学名著却知之甚少。从以上情况能够看出,在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已显得非常严重。

2 高校英语教学融入本土文化的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的是要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入本土文化期间,规范性的融入文化的精髓,不根据教学的情况而随意融入本土文化,只会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理不清头绪,难以让学生深入的掌握本土文化的内涵。

2.2 适度性原则

指的是在融入本土文化期间,要注意把中西方文化进行合理的融合,并要控制好程度。目前,高校英语主要是采用单元设置,一共也就有3篇的内容,融入一个本土文化课程,不但可以凸显出中西方文化之前的差别,并且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我国本文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2.3 平等性原则

文化并没有好坏的区别,对于任何文化都要保有平等的态度。高校英语教学重视西方文化,主要是为了提炼出能够满丰富我国本土文化内涵的部分,而并不是说西方文化要比我国文化优秀,这样只会对一些学生造成误导,使得他们过分看中西方的文化和节日。我国近些年发展极为迅猛,展现出了非凡的大国魅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完全有能力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平起平坐。

3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进行文化宣传以及传承是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而跨文化交流是把我国本土文化宣传到国际舞台的主要方式,而且还是融入世界文化的重要一环,这样一来便能够达到双向交际的效果。在进行英语教学期间,由于不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融入,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始终无法提高,也使得学生缺乏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当前,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高校一定要意识到本土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然后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

毫不夸张的说,文化代表了民族的灵魂。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高校属于文化传承的主阵地,若不重视对本土文化的教育,那么就会让学生逐渐青睐西方价值观,这对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来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加大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播力度,让学生深层次地掌握我国文化的特征和底蕴,以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1]。

4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入失衡的原因

4.1 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确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受应试教育,这种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并被带入到了高校学习阶段。而在应试教育理念下,高校生通常要通过专业考核才可以得到学位,否则就无法拿到,而正是在这种压力下,让学生更加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对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掌握。此外,查遍所有的高校英语教材,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有关我国本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学生在练习听力、阅读、写作的时候,内容基本上都和西方文化有关,长时间下去,学生便逐渐的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认同感,而忽视了我国本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没有对文化教学进行明确的定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4.2 高校英语教师本体文化意识淡薄

文化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宣传,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缺一不可。但是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本土文化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英语教学以西方内容为主,学生学到的是西方文化;其次,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没有将本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最后,一些教师自以为大学生因为从小就在中国长大,应该对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十分了解,所以在英语教学期间不必过多地融入本土文化。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期间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西方价值观,这对于培养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4.3 英语教师缺乏本土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学习不能只是针对西方文化进行教学,而是还要用英语来宣传我国本土文化,不过具有这方面意识的学生只是占据一小部分。现在,大学英语主要讲解的是西方文化知识,我国的本土文化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充其量就是个“配角”,其实这和我国文化比较深奥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我国很多成语都是通过历史典故而来的,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翻译,无法正确地表达出成语的真正含义;再有,在过年的时候,中国人喜欢贴春联、倒贴“福”字、守岁等,这些中国人都非常的了解,但如果用英语表达出来,则完全失去了“年味”。因此,有关我国古代的天文、神话、节日等文化,基本上没有融入到过高校英语教学中,而缺少了我国本土文化的教学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导入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2]。

5 如何将本土文化合理的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

5.1 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下,各国往来更为密切,也更加方便,而这因此使很多人认识到了掌握英语能够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水平。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英语教学期间,不但要重视对于学生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语言水平,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合理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改变对西方文化的偏激态度和对我国文化的优越感。此外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学生还要多了解一些西方文化,而且还要懂得怎样合理的使用英语来对本土文化进行传播,使西方人能够全面掌握和接受我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最终完成双向交流的目标[3]。

5.2 在教学期间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

在进行英语教学期间,除了要实现语言和文化共同发展,还要重视对汉语文化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绪。而从教师的角度,不只是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然后与英语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在可以加强学生本文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此外还要在对本土文化的表达上体现出正规化,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逐步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水平,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本土文化进行传播。通常,在进行教学期间,普遍采用的是中西方文化比较法,其作用在于能够掌握词汇短语之间的差别,而且还可以根据语法,利用对比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进行教学期间,教师最好采用新闻以及电影的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文化宣传,讲解文化知识,让教学和网络完美的融合到一起,逐步丰富教育模式;此外,教师还要采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这样就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4]。

5.3 在进行课程设置期间增加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会决定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大纲能够全面展现本土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不过也有个别的教学大纲无法发挥出这一效果。所以想要做好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播工作,那么就要重视所有的教学细节,把英语教学和本土文化有效的融合起来。另外,教学大纲要特意强调有关英语教学中所包括的短语词汇、民族文化价值等。而且,也要注重和本土文化之间的串联性,按照各个年级英语教学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在英语教学和本土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以此建立出一个具备我国本土文化特色的英语教学方式[5]。

5.4 挖掘语汇与成语的文化内涵,在内容中结合本土文化

(1)词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单词的运用语境和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单词表面的含义。例如单词“peasant”属于贬义词,意思是没有文化的人,而在汉语当中,则是“农民”的意思,属于褒义词,代表农业劳动者。在汉语当中,包括大量和“土、地”具有关联性的词句。而英语里和“ses、water”具有关联性的短语也不少,不过有意思的是,汉语里“挥金如土”如果用英语表达的话就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且,中国成语主要是通过某个典故诞生的,而英语成语则是起源《圣经》以及神话故事,例如:burn one’s boats,就来自凯撒大帝,而“破釜沉舟”则来源于楚霸王项羽。所以对成语要充分的提炼出其丰富的内涵,这样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交际水平,并提高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力。

(2)在高校英语文章当中,文化知识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理念等。而想要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最好根据课文当中的内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要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并使学生能够用英语的表达形式反映出来。例如孔子、故宫等。同时在涉及到有关西方节日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下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比如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春节、国庆节等。让学生采用英语来具体地描述这些节日的特点、习俗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掌握英语知识,同时还能够提升英语交流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程度[6]。

(3)长时间以来,师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迫于成绩压力将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理论学习上。并不重视语言当中所蕴含着的文化内涵,而想要改变这一现象,那么就要在英语考试中,融入一些具有爱国主义元素的内容,设置一些和文化有关的英语作文题目,然后实施相关的考评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够让高校英语和我国的本土文化实现完美的融合。

5.5 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进行英语教学期间,想要掌握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别,教师要在语言内容和文化知识之间找到平衡点,并改变教学观念,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基础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全面掌握学生在掌握本土文化程度上的差距,并采用最为合理的本土文化英语表现形式,此外也要了解一些文学知识和理念,把语言以及文化有效的融合到一起,然后依据课堂主要内容,把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进行结合,这样学生便能够掌握各种文化语态下,对相同事物的各种表达方式,同时在教学期间,还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并遵照适度的原则,来使学生达到双向交流文化交流的能力。

5.6 在评价体系中融入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能力的测试

启动评价体系中的能力测试环节,可以全面掌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长时间以来,教育部门安排的英语测试环节,主要是针对的是听说读写译环节,而这导致一些学生对英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英语学习只不过是走一个过程,对于英语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同时很多的企业在挑选工作人员的时候,主要是看应聘者的英语是不是过了相应的等级,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带有强烈的功利心,过于看重英语的考试成绩,而这种学习态度也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英语教学不重视融合本土文化的缺陷,那么就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在每个等级的英语考试中融入有关中西方知识的考试内容。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侧重于培养学生文化交际能力,以此取代单纯的理论教育[7]。

6 结束语

目前在高校教育中,特别看中文化传播的作用,不过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还是略显单一,过度看重英语国家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没有在教学期间融入我国本土文化,这对于让学生树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理念、在进行课程设置期间增加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并挖掘语汇与成语的文化内涵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英语教学期间,让学生全面掌握我国本土文化,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猜你喜欢

跨文化英语教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