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0-01-0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艺术类教学资源互联网+

方 凌

(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京 210014)

前言:教育组织的管理模式是指在教育期间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学校已有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以此加大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有效落实学校发布的教育方针,教育组织的管理模式是影响某个教育组织教育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完成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和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功能来完成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率。本文基于此,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展开研究,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参考帮助。

1 “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本身具有共享、平等、免费等特点,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有效完成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传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而引发教育管理模式改革[1]。因此,“互联网+”教育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特点来对传统教育行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升级,完成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

第一,“互联网+”教育模式具备很多实用且免费的功能,比如互联网在线课程平台就能减少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成本和教学成本,极大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部分高校教育就采用在线课堂教学平台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实践成果,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并且应用这种低成本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第二,“互联网+”教育模式能够应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是充足教与学组织流程的主要手段。大数据能将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数据进行结构化,并且将大量的数据转化成在线量化数据,在线数据能够同步记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学习偏好等数据并对学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比如情商、交际能力和领导力等潜在的数据。

2 “互联网+”对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的影响

2.1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教育事业的应用与普及,我国教育部门正在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融合的工作展开实验与深度探究,寻找其中是否存在融合的可能性。为了有效应用“互联网+”教育管理制度,高职学校已经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校内部教育、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有些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了仿真实训基地,其中包括“绘画仿真虚拟系统”,学生可以利用虚拟系统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丰富自身的绘画经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体验[2]。另外,有些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互联网考勤系统,采取互联网的考勤手段,提高对教师队伍和学生出勤的管理效率,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进行考勤。还有些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采用信息技术创建“在线课堂学习系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便于学校对全校师生的管理,从而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的高职学校正在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的融合效率。

2.2 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完善的搜索引擎,能够帮助人快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首先,高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来完成人力资源、专业群资源与校企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高效率完成学生的校企实训交流工作。其次,“慕课”“微课”“可汗学院”等在线课堂的APP发展迅速,同时这些在线课堂平台拥有非常多的优秀教学资源,高职学校可以灵活利用教学资源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资源分配率和利用率[3]。最后,信息技术拥有非常多优秀的APP,比如在线课堂平台、远程教室管理模式、对口援教等,能够全面落实教学资源的均衡与共享。同时,高职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云来加强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达成教学资源的科学分配和共享。

2.3 整合校园应用系统与平台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学校都采用了不同种类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与平台,但这些信息化系统与平台之间都是分散的,平台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这种现象导致了信息的“孤立”。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能够实现系统的关联性和平台数据的共享,确保学校能够根据教育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来完成对信息数据采集、整合、共享与应用的管理流程,加快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进度,将无法共享的信息“孤岛”共同连接在一起,重组教育信息平台与系统。例如,江苏某艺术类职业院校因其创建的江苏XX学校信息平台缺少优秀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工作的资源需求,导致该学校教学效率过低,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但是北京某艺术类职业院校拥有完善的信息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江苏某艺术类职业院校建立了信息平台的网站链接,完成了两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合理利用资源,共同发展进步。

2.4 有助于对教育教学管理成果的监督和改进

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对教学成果管理的重视度相对不足,尤其是缺乏对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的考核与改进,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公开透明,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其教育管理成果进行监督,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对学校教学管理成果进行相应的监督和对比,进而便于学校对艺术类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可以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成效,使得“互联网+”时代置业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模式得以不断创新和完善。

2.5 提升了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该领域内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而很多职业院校在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类专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水平,也不利于整个院校的发展。而通过应用“互联网+”思维可以使得高职院校能够从转变理念、方法、模式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艺术类专业教育的教学成果,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综合能力,使其在同行业内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方面抢占市场竞争优势,为整个学院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能够实现新的进步和发展。

3 “互联网+”时代下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 提前做好教育改革的战略谋划

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需要紧随党的号召,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事业完成有效的融合,必须要按照规划有序完成工作,避免产生“MOOC现象”。现阶段,我国知识平台的竞争现状非常严峻,大量的智力资本出现流失状况,我国的名牌大学教学资源也存在着数据丢失的情况。若大量数据资源被其他国家所盗用并掌握,会严重威胁我国的社会安全,面对这种状况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采取正确的对策来提升我国的资源掌控能力。专家认为,高职教育学校的在线教育平台将成为传承我国文化和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输出渠道,需要集中全部理论来打造我国顶尖的在线教学课程平台,加强我国知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3.2 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高职教育作为初中毕业后的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高学历人才,高职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灵活运用正确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教育现状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理念并进行创新,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学科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平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4]。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技术所采集的学生数据来分析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再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为不同个性化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同时,高职学校可以建立信息化平台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学生可以在课间休闲时间在线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然后线上来展开学习复习活动,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压力,完成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5]。

3.3 做好科研领域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我国教育所建立的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高职学校科研协同创新在创新体系中更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学校艺术类的每个专业间都存在着学科交叉的现象,因此在研究比较困难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时,科研协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协同创新既能完成教学资源的共享,还能加强高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力度。在科研协同创新期间能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所存在的障碍,从而促进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协同创新统一平台的建设,最终使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的人才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3.4 加强信息化办公水平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管理者需要拥有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能力才能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应有的效果,教育管理者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网上办公,加快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效率,提升教育者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能力。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来完成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全面落实虚拟课堂的应用,从而加强高职学校的教育资源管理效率[6]。但因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的师资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欠缺,因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定期参加信息化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由专家指导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带动并提高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加快“互联网+”教育工作的落实进度。

3.5 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性基础。首先,可以对现有的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岗位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发挥内部教师队伍的重要推动作用。另外,要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教师队伍,使其充实到现有的教师人员队伍中,进而可以使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结论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事业存在着较强的融合性,两者之间的融合能够引起教育事业的内部改革与创新,同时还能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效率,完成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本文以艺术类专业为例,通过深度分析与研究,得出互联网技术对高职学校的正面影响,促进了我国高职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另外,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技术和高职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高职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我国的高职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展完善的互联网技术,有效做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战略规划,通过多方面的角度来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方面的科研领域,从而优化信息化办公效率,完成互联网技术和高职学校的全面融合。

猜你喜欢

艺术类教学资源互联网+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