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特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0-01-01王修建甘德俊郝惠晶施明华
王修建,甘德俊,郝惠晶,陈 娜,施明华,孔 敏
(皖西学院 金融与数学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潘懋元提出,应用型高校是依据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的一类高等学校[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认为,应用型大学肩负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是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教育类型[2]。随着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深入,我们积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它制约着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可否认,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水平专业内涵没有先例,在向应用型深度转变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与实现路径的系统设计和向纵深推进力度不足,目前主要面临以下二个问题。1)现存资源不足。学校位于皖西地区,经济环境一般,学校办学条件整体一般,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学校虽重视人才的引进与稳定,下大力气制定特殊的引人政策,但高层次人才引进仍困难重重,同时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如果人、财、物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那么应用型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效果以及引领示范能力将大打折扣。2)协同创新动力较弱。社会参与动力不足,高校缺乏对政府、企业、行业等社会资源的内在吸引力。目前学校应用型专业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协议量已初见规模,并积极输送学生到企业行业去实习、实训,但学生实习规模小,学生实习面窄,接触企业技术有限。相对于学校参与企业、行业的“热情”,企业、行业的热情度就相对较低,如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就不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型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如果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力度不够,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也将有所欠缺。
正是基于教育部专家等一系列的界定以及现有条件下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安徽省有关转型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为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突破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2014年,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建设目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高素质双能型师资队伍,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启动“专业特区”建设。
一、“专业特区”建设的主要成果
(一)“专业特区”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000年,皖西学院正式升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它由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以及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而成,是皖西地区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对皖西革命老区人民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办好这所大学,服务革命老区人民更好更快发展?如何办出特色,立足六安,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皖西学院人始终在探索。2006年,皖西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皖西学院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试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皖西学院专业转型成功的鲜明例证,它标示着皖西学院已经由一个传统的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学校转变成为一所在省内有知名度的,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以工科为主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但是专业改革的成功只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一步,如何深入开展专业内涵建设,避免同质化,建设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又一次摆在了皖西学院人的面前。可以说,2014年是皖西学院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的又一次起航。不盲从,不冒进,小步快跑!以“专业特区”建设为引领,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丰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多元主体、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事实证明,皖西学院这一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必将持续推进皖西学院专业建设孵出新成果。
表1 皖西学院“专业特区”建设一览表
注:排名不分先后,数据截至2019年8月。
皖西学院“专业特区”的建设不仅仅影响着本校的发展,对省内外多所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同样有着借鉴意义。2008年,为了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与竞争力,14所本科院校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积极创建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扩大交流层面,深化合作内容,创新交流与合作模式,共同创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真正实现各联盟院校的合作共赢。可以说,皖西学院的“专业特区”建设经验通过多重途径已经传播到了兄弟院校。
同时,皖西学院也对“专业特区”进行着理论总结,以2017年为例,科技日报和中国教育报以《大别山深处书写闪耀传奇——皖西学院创新发展纪实》《以三个特区为抓手,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为题对皖西学院转型发展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在“产教融合与应用型院校发展高端论坛”上的特邀报告《皖西学院“专业特区”、应用性科研与转型发展》受到教育部领导、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刘学忠校长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发表的论文《地方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新探》受到广泛关注,其对“专业特区”的论述达到了理论的新高度。经过5年的发展皖西学院“专业特区”的发展既取得了理论成果,也取得了实际成果,虽然改革未必一帆风顺,但皖西学院“专业特区”建设的探索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
(二)“专业特区”的主要做法
应用型转型是指普通高等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与行动的总和[4]。而皖西学院“专业特区”的建设因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学校通过特殊的资金支持、特殊的运行策略,尝试了应用型专业向深度转型的一些做法。下面我们以首批4个“专业特区”为例,简要介绍一些主要做法。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主动自觉。“专业特区”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突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在不违背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办学规定下,可以大胆尝试,学校建议吸纳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目的是打造以用人单位为导向的、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又具备多种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对于“专业特区”,学校在教学运行的方方面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教学岗位设置、人才引进、教师职称评聘、教师能力培养、招生计划安排、教学业务经费划拨以及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政策倾斜。
三是协同育人更接地气。“专业特区”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所以“专业特区”的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大别山中药材企业、适应现代旅游业、服务大别山地区以及六安市区的全面建设。
四是更加多样的课程资源。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特区”的政府资源课程、企业资源课程、校本资源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等应用型课程体系。
五是更加多元的师资队伍。鼓励“专业特区”引培并举,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引进并行建设优秀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外出读博、进修,在引进博士、教授力度方面,“专业特区”引进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事一议,保障人才引进的效率。同时“专业特区”可积极的吸引外援,聘请政府、企业、事业和兄弟院校等专家参与特区专业建设。
六是灵活设置的班级结构。“专业特区”班级设置特殊多样,并非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特区班学习,有的“专业特区”是在综合考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在学生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遴选,一个“专业特区”一般30人左右,配备合理的师资。这样有利于交流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尝试多种类型的改革,如校本课程、网络学堂、翻转课堂的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
(三)“专业特区”建设的成效
通过“专业特区”的实践探索,使皖西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理清了办学思路,初步验证了以服务学校学生为宗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之路,在顶层设计上把地方性应用型就业观、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贯彻到整个培养过程中,做到实践教学的四年不断线。
表2 “专业特区”建设以来质量工程立项情况一览表
在首批建设的四个专业中,网络工程“专业特区”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以能力为核心的“一轴、两翼、三结合、四不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药工程“专业特区”形成了政府、企业、校本、学生共同参与、四面体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旅游管理“专业特区”构建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全域旅游、旅游+、智慧旅游等)发展需求的“2+0.5+1+0.5”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专业特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指导,构建了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遴选的两个专业中,财务管理和法学专业在政产学研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以2018年为例,两个“专业特区”制定了若干实施意见,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教研和科研论文,持续推进教考分离和毕业论文改革,在课程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2019年新立项的金融工程和机器人工程专业在申报之前就已经积极开展了“专业特区”建设,以金融工程专业建设成果为例,近年来,已和六安市统计局、裕安区统计局、安徽经典市场调查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天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政府部门、金融企业建成政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取得一定成果;现有主营业务以金融行业企业为主的实习实训平台、基地23个;金融工程实验室现有各类软件和数据库,总金额约220万元成功;成功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9项,已经公开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0篇以上;金融类专业学生参加互联网+、金融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等A、B类学科竞赛20多类,获奖情况是:A类16项: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三等奖6项;B类81项:省级一等奖17、二等奖24项、三等奖40项。“互联网+”2017年省级银奖,2018年国家铜奖,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由上可以窥见皖西学院“专业特区”建设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2018年,“打造‘三大特区’整体推进协同育人 实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信息类本科人才专业能力多元主体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产业化需求的‘四轮驱动、四面体、立体式’培养模式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的探索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专业特区”建设成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多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与应用型院校发展高端论坛上做经验交流,取得良好反响,“专业特区”建设举措已成为我校转型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品牌。可以说,皖西学院通过“专业特区”的先试先行,在特区专业中率先实现了教学理念的深度转变,实现了人才培养方式的深度转变,实现了育人成效的深度转变。
二、“专业特区”进一步建设的思考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今后几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通知称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要求报送高校应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而针对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部分与皖西学院2014年启动的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的理念相契合,与“专业特区”一直以来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主要任务相吻合。这更进一步坚定了皖西学院办好“专业特区”的信念,皖西学院将继续为专业平台建设发力破局,创新举措,直接引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
“专业特区”“特”在哪?皖西学院从准备设置“专业特区”那一天起,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可以说它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在新阶段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它是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先行者;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者。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经过五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现了制约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内涵发展的瓶颈,虽不全面,也许是专业深度转型发展的一知半解,但也不影响“专业特区”设置的意义,总能或多或少的为兄弟院校提供成功抑或失败的案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特区”的作用就是探索一条培养学生成为专才的路径,使自己的学生接地气、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同一个专业,名虽同,但不同的学校,办学的内涵,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不攀比学术上的“高富帅”,更关心的是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技能型为导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有特色,充分保证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2019年起,皖西学院将继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高地,笔者认为,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持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倒逼政策进一步放宽,学校持续为“专业特区”进一步做好“放、管、服”等工作
2014年起,皖西学院设置“专业特区”的主要做法之一就是下放部分管理权力,给予二级学院一定的专业办学自主权,探索应用型专业深度转型发展之路,这与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理念不谋而合。就“专业特区”而言,可以说提前享受到学校改革的红利,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除了上层行政主管部门的硬性要求,如何做好“专业特区”的放管服工作?这个度如何把握?一个专业一个政策该如何具体实施等问题仍等着我们去探索。放管服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实践,“专业特区”先行先试,成功的经验最终要普及到全校各专业并影响兄弟院校专业内涵建设发展,因此依法治校是“专业特区”放管服工作的首要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学校在“专业特区”建设上放出实招、管出真功、服务到位、持续创新,“专业特区”建设的成效会进一步彰显。
(二)以“专业特区”毕业生市场信息反馈为抓手,全面提升各教育环节改革
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快就业且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好,怎么衡量“专业特区”建设的好坏,一个主要指标就是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包括研究生录取比例、一次性就业率、主流行业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等。“专业特区”经过几年建设后,通过研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定量的对比分析各项指标,通过纵比和横比总结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动态的调整培养方案。笔者认为,以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关键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应进一步明确“专业特区”办学方向,坚持特色化、地方性、应用型;其次,对接区域经济需求,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坚持分层分类教学,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最后,坚持多元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三)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持续推动专业非均衡可持续发展
在高等教育领域,差异化战略体现为顺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形势,依托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历史沉淀与现有资源,实施错位发展,强化独特性,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比较优势[5]。“专业特区”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探索专业的深度转型之路,增强专业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提高专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追求地方特色、区域特色、专业特色,避免同质发展,追求错位发展,通过持续创新办学理念,多途径提升专业的知名度。
(四)坚持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特区专业建设与区域人才市场的高精度对接
“专业特区”就是要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在创新中国的当下,经济在转型升级,产业在转型升级,“专业特区”更应突出前瞻性和特色型。众所周知,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专业如何适应产业升级,建设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应用型特色专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我们的专业建设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可以说,产业升级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地扩大,区域新兴的产业倒逼地方高校增开相关专业,完善、整合建设传统专业,相应的师资、顶层设计等必将进行动态的、持续的建设,这无疑给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并存,产业升级对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的依赖成为应用型专业发展的动力,这恰恰是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的原动力,是应用型专业向深度转型发展的本质需要。因此,培养与时俱进的、与区域经济建设高度匹配的专业人才是“专业特区”改革的应有之义。
安徽省从来不缺改革的先锋者,在高等教育领域,皖西学院同兄弟院校一起,始终冲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前沿,无论是2012年之前的专业大调整还是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通过的两轮评估,都为皖西学院专业的发展赢得了较高的口碑,相信这一轮的“专业特区”改革创新,必将为学校的深度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