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冒中暑,别乱用藿香正气水

2020-01-01刘晏编辑苏二

科学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辛温正气水热射病

文/刘晏 编辑/苏二

中暑是指在暑热的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按严重程度又分为以下几种。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患者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2.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1)热痉挛。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热衰竭。表现为大汗淋漓、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可伴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

(3)热射病。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严重者还会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临床多有高温环境暴露史、过多出汗而缺乏液体的补充,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为诊断依据。

别乱用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本用于霍乱吐泻,方中重用藿香,功在辛散风寒、芳香化浊、升清降浊;配以紫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和中止泻;厚朴、陈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解表;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相使,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对于暑天感受寒湿、脾胃失和为宜,对于水土不服也很有效。古时医生为解决夏日乘凉饮冷导致的寒、湿之病,选取诸种辛温散寒药,调和为藿香正气散,用以驱散脾胃、肌表之寒湿。因是夏日受凉的病,在当时叫做“阴暑”,所以,藿香正气散也就被老百姓误认为“解暑”之品。如果把辛温的藿香、陈皮、半夏之类,给一个急待补液、降温的中暑患者喝下去,反而会耗伤津液,散发气血。

中暑的急救方法

1.搬移

首先要把中暑的人移到凉爽、透风的场地,解开中暑者的衣扣,及时散发热量。

2.降温

中暑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但不要过快降低患者体温。

3.补水

当患者恢复意识的时候,可给予一些清凉的饮品。

4.促醒

当患者失去意识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让患者恢复意识。中暑患者若已失去知觉,可采取按摩人中、合谷等穴,尽快使其苏醒,也可刮痧急救。

5.转送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尽可能用冰袋敷于患者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猜你喜欢

辛温正气水热射病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热射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对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浅述“从寒论治”白癜风
减轻雀斑姜洗脸
肉牛发生热射病死亡的诊治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简化测定藿香正气水中3种成分的含量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高温天警惕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