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图书的出版质量和社会效益

2019-12-31施琳琳

知识文库 2019年23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书稿社会效益

施琳琳

201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从出版质量、文化和社会影响、产品结构和专业特色、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图书进行考核,其中出版质量占比50%。此外,《办法》提出,出版单位绩效考核为综合性考核,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占比权重在50%以上,对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和整改,同时对考核为优秀的图书出版单位给予一定程度的表彰和资金扶持。

1 图书出版质量的把控

《办法》明确提出,在考核图书社会效益的四项指标之中,单是出版质量这一项的分值高达50分(满分100分),可见《办法》对图书的出版质量高度重视。《办法》对出版质量的考核又进一步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质量,满分分值为42分;二是编校印装质量,满分分值为8分。从分值分配的比例来看,足见内容质量是书稿的核心,是图书出版的灵魂,每一位图书编辑都應该始终把书稿质量放在重中之重。

那么作为一位图书编辑,应从哪些方面对书稿质量进行优化和提升呢?笔者认为,图书编辑的工作首先应该是去除政治性差错,其次才是消灭科学性和知识性等差错。《办法》指出,对于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的图书,影响恶劣的,“内容质量”得分为0;出现导向偏差的,“内容质量”视问题严重程度扣分。而对于出版物内容粗制滥造,或者出现较为严重的知识性错误的图书,造成社会不良后果或负面舆论的,同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扣分。因此,图书编辑的本职工作就是在政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出版内容适用、质量合格、制作精良的图书,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传播智慧、创造美好。

笔者认为,对于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的把控应从以下几个关卡着手。第一是图书的选题策划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策划编辑就应该高度重视选题方面的政治导向和内容质量,严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导向,凡是不符合要求的选题,应果断予以放弃,从出版源头上把好质量的第一关。第二是在编辑加工环节。这个环节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文字编辑肩负重大责任,是图书质量的直接把关人。文字编辑应保持高度的敏锐性,逐字逐句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消除政治类错误、低级错误、科学性错误、知识类错误等。对于不熟悉的学科领域,编辑应多查询和了解,不能想当然地修改或者放过,以避免知识盲点造成的质量隐患;对于数据类的运算,编辑应做到严格审核、仔细核算;对于知识类的介绍,编辑应确保术语的准确和统一,等等。第三是终复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终复审人员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书稿进行审读和把关,对其内容、排版、结构和疏漏之处进行检查并提出妥善的修改建议,使书稿更加尽善尽美。第四是政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政审编辑的责任是对稿件里遗留的不易察觉的政治导向错误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从一个更加专业、更加严谨的角度,及时发现导向问题,并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第五是校对工作。每本图书至少要经过3次校对,校对人员在每一次校对工作中,都要逐字逐句进行仔细的比对,检查排版人员错排、漏排、多排的地方,并用红笔或者铅笔提出校对意见,供编辑确认和参考。第六是在书稿正文尘埃落定以后,出版单位对于书稿印制和装订方面的要求一定不能放松,一本内容很好的图书,只有保证制作精良,才能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后期的印装环节出现问题,同样是出版物的质量事故。第七是在图书出版以后。读者是图书质量的检验人,对于读者来信提出的任何疑问,编辑都应及时核实是否有误,如有误,重印时应立即更正,避免错误知识的进一步散播。

由此可见,为保证图书的出版质量,编辑一定要对书稿进行严格的审读,出版单位一定要确保三审三校工作以及政审工作的落实,并在后期严格监控印装质量,对每一个出版环节都要进行高质量、严要求的把控。

2 图书社会效益的坚守

《办法》指出,出版单位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图书不同于传统商品,因为它包含着精神价值,它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出版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有守住了社会效益的底线,出版才称得上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每一位出版人应以实现图书的社会价值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行为,不是一个合格出版人应有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应从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为”,即出版人应牢记出版使命——出版人作为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传递者,肩负着传播知识、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出版人应时刻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关注时事、不断学习,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对社会、对读者负责为出发点,以创造社会价值和传播知识为目的,严格遵守出版纪律,出版对读者和社会有益的、有温度的高品质图书。对于每一本即将要出版或者已经出版的图书,出版人都要问自己: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能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知识体系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适用?质量是否过关?是否会糊弄甚至误导读者?等等。指导读者学习,促进社会进步,做好文化的传递者、知识的输送工,才是出版人应有的行为。

所谓“有所不为”,即出版人应有自己的出版底线,不该做的事情绝对不做。比如,出版单位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枉顾国家法律法规,倒买倒卖书号,扰乱市场秩序,践踏出版部门对其的信任。再如,出版单位不能对书稿不经严格审核即随意出版,不能出版内容质量不合格甚至违规的作品,藐视科学和知识,亵渎读者对其的信任。此外,出版单位也不应签约只有流量而没有内容质量的作者,不能出版破坏国家主权完整、破坏民族团结的图书,不能出版激进的作品危害社会稳定、助长社会歪风邪气,不能出版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图书蛊惑读者,不能出版三俗作品毒害读者的身心健康,等等,不管这种图书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出版人都不能为之所动。

3 高度重视出版质量和社会效益

图书质量是出版的生命主线,是社会效益的重要考核指标。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对图书进行质量检查,质检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导向、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等,涵盖少儿、教材教辅、社科、文艺、古籍、辞书等各个领域。对于抽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通常会采取通报批评、召回甚至缩减书号等严厉措施,可见相关部门对图书质量高度重视,真正实现重质量而非数量。除了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的质检工作以外,各出版单位每年也会对其出版的图书进行质量检查,以笔者所在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为例,每年我社都会抽审一定比例的图书进行质检,对于质检不合格的图书通常会采取通报批评、重印更正等措施。除此之外,每年我社都会召开几次质量会议,再三强调质量,让大家从思想要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出版质量。质量意识时刻不能丢弃。

社会效益是出版的价值追求。一本图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一定能有多么令人羡慕的销量,不一定能带来多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一定汇聚了珍贵的思想,能够向读者准确地传播思想、传播知识、传播智慧,能够帮助读者成长,对读者有所启发,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图书的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不可取,图书编辑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文化使命,永远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社会效益不断地鞭策自己,坚持正确导向,严守出版底线。“主线不能动摇,红线不能触碰,底线不能突破。”这是对出版人从业的基本要求,是每位出版人应时刻秉持的职业素养。

《办法》对图书考核指标的分配和介绍,突出了中央宣传部对书稿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视,各出版单位必须牢牢把好质量关,从出版的选题策划环节到后续的编辑加工环节、终复审环节、政审环节、校对环节以及印装环节,都高度重视稿件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出版内容适用、制作精良的图书,流入市场后才能够对读者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社会的进步贡献一分力量,从而带来社会效益。每一位出版人都应认真学习《办法》的精神,时刻牢记出版质量和社会效益,将二者作为图书出版的基本原则,从读者的切身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角度出发,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出版高质量、高效益的图书,为知识和文化的良好传承搭建桥梁,经受得住读者和社会的检验。

(作者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书稿社会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出版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