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手术步入“3D"时代

2019-12-31罗红

家庭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伯立体根治术

罗红

3D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3D打印、3D电影……很多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是,3D腹腔镜手术你听过吗?当电影进入“3D时代”,鼻梁上多出来的一副3D眼镜,带来的是更刺激、酷炫的感官体验。同样,当外科医生戴上一副3D眼镜,带来的也是革命性的改变。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治疗。

因为肚子不舒服,75岁的王大伯近3个月来,吃不好也睡不着,刚開始以为是“老胃病”又犯了,于是自行买了点胃药吃下,结果一直不见好转。近日,王大伯和家人找到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向进见,经过胃镜+组织病理检查,最后确诊患有胃窦腺癌,建议手术治疗。考虑到王大伯年纪较大,权衡利弊后,向进见团队为他设计了一种手术方式:3D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uncut Roux-en-Y吻合术。

向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戴上“3D墨镜”,在3D腹腔镜视野下,对其淋巴结及血管的辨识比常规高清腹腔镜更清楚,使手术操作更精细准确,整个手术时间4.5小时,出血量约30毫升。术后,王大伯恢复顺利,短期内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8天办理出院。

uncut Roux-en-Y胃肠吻合,与传统roux-en-v吻合术不同,术中不切断空肠,保留小肠肠管完整性,保证小肠肠管神经冲动完整传递,大大减少滞留综合症(在术后无肿瘤复发及器质性肠梗阻情况下,出现慢性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同时,可通过调整吻合口的长度,延缓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促进食物和胆胰液的混合,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而且,因为是在全腹腔镜下的操作,除了在根治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脐部的切口也相对较小,减少了创伤,增加了美观度。

3D腹腔镜,让手术变得立体逼真

3D腹腔镜是通过进入患者体内的两个腹腔镜微镜头,各自拍下腹腔内图像,通过高性能摄像主机合成,在专用监视器上呈现逼真的3D立体图像,完全再现人体内的真实情况。手术医生佩戴偏振3D墨镜,就会看到组合起来的立体影像,如同电影院里看到的3D电影。

常规的2D腹腔镜只能展示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深度感,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平面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相比之下,3D腹腔镜可谓是“升级版”,它的放大效果更高,立体感更强,尤其是在精细结构的暴露上优势明显,能有效增强手术操作者对深度的感知,寻找准确的手术层面并判断其与相邻组织和器官的关系,清晰地显露及切除系膜,使血管骨骼化及淋巴结清除更为彻底,尤其利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实施手术操作,更为目前以精准外科为主流的手术操作和研究方向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3D手术,让医生更得心应手

胃部结构复杂,且与脾脏、肝脏相连,周围大血管密布。因此,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会出现供应血管多、解剖层面多、淋巴转移途径复杂、吻合技术难度大等,进而使术中风险增大。

在3D出现之前,胃部手术经历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和目前常见的2D微创腹腔镜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创伤,2D微创腹腔镜手术只有二维的图像,不能直接表现远近等立体效果,手术操作者只有通过近大远小的概念和相关的解剖知识才能间接判断脏器组织的远近深浅。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是最需要考量的指标,如对恶性肿瘤,其根治性显得尤其重要。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往往需要大切口才能完成,3D腹腔镜不仅在肿瘤根治术中对于解剖层次的辨识、血管淋巴结清扫的把握、术后器官重建、吻合和打结等均具有优势,同时具有小切口微创特点,通过改变手术进入腹腔的途径,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减轻了痛苦,也极大地缩短了恢复时间。

猜你喜欢

大伯立体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念个立体咒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立体登陆
炫酷立体卡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