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淀粉,谁是让人发胖的元凶
2019-12-31范志红
范志红
最近有媒体利用大数据分析了互联网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关注情况,发现“脂肪”和“减肥”都是热门搜索词汇。人们搜寻“脂肪”这个词汇,到底是关注自己身体上的多余脂肪,还是关心食物中的过多脂肪呢?恐怕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食物中的脂肪,本来就是让人意犹未尽的美味根源之一。很难想象,没有脂肪的蛋糕蛋挞还能酥软诱人,没有脂肪的肉类还能香美多汁,没有脂肪的炒菜还能香气四溢……无论炒菜油如何标榜自己“不含胆固醇”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它们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炒菜油是比肥肉还要纯的脂肪。
每当听到这种话,总有人会掩面长叹——脂肪的美味我所欲也,身上的肥肉我所不欲也。吃脂肪真的会让人多长肥肉么?不是也有专家说,淀粉更能让人增肥么?
我只能回答:相比于淀粉,食物中的脂肪确实更容易进入你的肥肉组织。真相是这样的——淀粉进入体内,被消化吸收之后转变为血糖,身体会倾向于先把它们变成热量消耗掉;而机体不会先把食物中的脂肪分解掉,再将血糖合成脂肪存起来,所以,吃到肚内的脂肪就可以省下来,存到脂肪细胞里。这是因为,相比于脂肪,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能量的速度更快,它们好比是便于使用的“现金”,而脂肪则是储备状态的“存款”。没有人会笨到放着家里的现金不用,而专门跑一趟银行去取款,然后再跑一趟银行把现金存起来。
既然食物中的脂肪存起来变肥肉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血糖来供应身体的消耗,那没有那么多的血糖供应时机体怎么办呢?这时就会消耗自身贮存的脂肪。这就好比说,现金不太够用,就要经常刷银行卡了。所以,吃过多的糖和精白淀粉,让血糖经常处于高位,对消耗身体脂肪是非常不利的。
这就意味着,脂肪也好,淀粉也好,哪一样单独吃,都不那么容易胖。合在一起吃,是最美味的,也是最容易增肥的。但是,放开来吃油而不吃主食,或者放开来吃主食而不吃脂肪,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饮食上没有幸福感。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两难呢?其实还有一条中庸之路:仍然吃脂肪,但是略微减量;仍然吃主食,但是控制它的血糖反应。32项干预实验的最新汇总研究发现,即便并没有减肥目标,不刻意饥饿节食,如果能降低膳食中的脂肪量,就能够缓慢地降低体重、降低体脂肪含量和腰围。换句话说,减少三餐中的油水,的确有利于控制体重,预防发胖。为了兼顾美味和营养,不妨把炒菜油砍掉一半,直接从天然食物中获得脂肪。比如说,不做红烧鱼,改成清蒸鱼;不做糖醋小排,改成清炖小排;不做香酥鸡,改成白斩鸡;不做油炒蔬菜,改成白灼、水煮或凉拌。同时,那些油条、麻花、麻球、千层饼、酥点之类高油脂+高淀粉的食物,更要尽量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在吃淀粉类食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血糖反应。有研究发现,和吃高血糖反应主食相比,当摄入低血糖反应食物时,身体的氧化底物会更多地来自于脂肪。其实这就部分相当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效果,不仅能维持更好的精力和体能,而且有利于改善膳食营养平衡。比如说,在煮米饭的时候加些燕麦粒,把一部分白米换成糙米或紫米,吃一半米饭,再加点紫薯、藕之类高纤维含淀粉食物,都能有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反应的效果,而且容易操作,好吃不饿。
所以,没有必要糾结脂肪和淀粉哪个更会让人发胖,只需略减油脂,略控血糖反应,就能与美味和平相处,同时赢得紧实身材。如果再加上一点运动,我们腰腹上那些顽固的肥肉,不就能够慢慢消耗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