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免疫力
2019-12-31宋金波
宋金波
谁也没料到,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从文坛中心淡出多年的中国女作家残雪忽然被推上风口浪尖。
先是一篇名为《湖南女作家残雪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推文被热烈转发,接下来是煞有介事的各种探讨。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残雪没有获奖。
如一位搞文学评论的朋友所言:“感谢诺贝尔,感谢瑞典人民。此前被认为是热门人选的作家残雪虽未得奖,10月7日和8日,残雪所有作品全网售磬。孔夫子网站残雪9页手稿售价72000元!”
以残雪一贯的风格来看,这事当然不会是她推动的,她只是一个“道具”而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应用和渗透,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性,在一种相对灰色的空间里获得流量的最大化,这种技巧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熟练、更巧妙、更自然。
这是非常典型的“信息茧房”效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经常只能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信息”。“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是指人的潜意识会习惯性地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所吸引,从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无论是朋友圈分组转发,还是智能推送,都在助长这种效应。互联网信息的去传统渠道化.分发更准确,更快,快到接收者来不及细思量,就被撩动了情绪,甚至采取了行动,从购买某种商品,到发表一条评论。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重塑人们的生活和公众的角色,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就像武器从冷兵器发展到核武器一样。它使得信息对人类的影响力——广义上是一种动员与重塑的能力——不断加强。这种强化是双刃剑。人类社会因之新增了许多福祉,可也新添了许多苦难。
互联网时代之前,几乎所有公共媒体的权威性看起来都毋庸置疑。人们习惯了接收单方面的信息宣泄,这些信息,哪怕是商业广告,看起来都那么可信。这种轻信,也会让一些过于迷信媒体信息的受众上当——比如一些具有欺骗性的电视购物广告。
移动互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虽然没有那么权威性,可因为传播链条简单,抵达快,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形成大规模影响力,更容易让受众的反馈形成共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面对新媒体上的海量信息仍然延续着传统媒体时代对待信息的习惯,其结果只能是不断被“带节奏”“收割智商税”,甚至在一场网络狂欢中,犯下自己都难以接受的错。
互联网带来更多的便利,带来更多的信息,但有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本身没有改变,就只能寄望于提升人群的互联网信息免疫力。这当然给每个人都添了新麻烦,但如果我们漠视真相,就无法逃脱被谎言和虚假信息操纵的命运。
也可以说,这是人类与互联网的一次协同进化。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所指出的:当我们的自主权在被以各种方式削弱时,独立和批判的思考,抵御虚假和欺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是否具备足够的互联网信息免疫力,具备对信息的甄别、求证能力和更具批判性的态度,甚至会成为未来区别网络世界居民“阶层”的一个标签——可能比你的收入水平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