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将中国的减贫经验推向世界
2019-12-31胡汉昌
胡汉昌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出生于印度的美国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获得。2019年,同样出生于印度的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吉及其夫人迪弗洛又获此殊荣。两次获奖理由都是贫困问题研究上的贡献。
过去40多年,中国共消除贫困人口8.5亿人,相当于整个非洲或欧洲人口总和,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以至于若不将中国计算在内,世界贫困人口总数不减反增。中国的减贫实践是全世界消除貧困过程中最突出的绝佳案例,奇怪的是,西方贫困问题研究的代表性学者的成果,虽然有相应的学术价值,但基本上都不包括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事实上,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中国消除贫困的做法和经验常常“视而不见”。
这里有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傲慢”。由于西方经济的主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现代经济学,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经济学研究格局。结果,半个世纪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授予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成果,其中美国获奖者占绝对多数。
主流经济学研究者,模型化、数量化、程式化学术话语,自由市场经济样本,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标准模式。中国的减贫实践没有照搬主流经济学理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样本,政府在减贫实践中又发挥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并不乐见的重要作用,中国的经验和做法白然不会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法眼”。比较而言,印度裔学者在这方面则具有天然优势。
这里也有中国经济学界的“失语”。中国已成为仅次十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总最、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成果不相匹配的是,中国的贫困问题研究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诚然,消除贫困成就与消除贫困研究不能划等号,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但中国的贫困问题研究严重落后于消除贫困实践却是不争的事实。离开了世界上消除贫困成果最大的中国的成功经验,即使是基础理论层次上的贫困经济学研究,也会缺乏起码的理论和实践说服力。
中国的减贫实践是座富矿,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及政府在减贫中的关键作用等等,都具有创新意义,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而不仅仅是“解读图解”。中国的经济学界应该用严谨扎实的理论分析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成功案例,应该在将中国的减贫经验推向世界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把中国的减贫经验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也要借鉴其它国家的减贫经验和研究成果。比如,这次巴纳吉和迪弗洛夫妇获诺奖,在十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引入了“随机控制实验”的新的研究方法,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等多个方面探寻了贫穷的真正根源,得出了减贫应该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的结论。这与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不谋而合之处,值得分析借鉴。目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讲求脱贫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注重脱贫的微观机制,保持脱贫的精准高效,是决战决胜的关键之举。
一花独放不是眷,贫困仍然是当今世界的大敌。比获得诺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不仅要白己彻底消除贫困,还要把消除贫困的经验提炼出来、推广开去。能够提供世界级的成就和经验,造福于人类消除贫困事业,对中国就是最大最高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