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达成

2019-12-31乔木

决策探索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乔木

【摘要】基于对国内外形势与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以“五通”为重点,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发展战略对接为路径,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署,推动沿线国家间通过有效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而对于这样一个合作平台,它寻求的国家间合作如何达成?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又如何影响合作的达成?本文将结合合作的相关理論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达成合作的影响因素、推进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报偿结构;未来影响;国家数量

一、合作的达成

冲突与合作是国际关系领域谈论的永恒话题,自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以来,随着国际体系的重塑,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冲突与合作频繁发生。由最初单个国家的独立运行,到国家之间互动关系的产生与加强,各个国家都开始认识到合作才是实现其生存与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国际社会也逐渐形成了合作型的生态环境。对于合作的定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结合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我们能够接受这样一种思路,也就是罗伯特·基欧汉从“和谐、合作、混乱”三个概念的对比中界定的合作,即当国际行为体通过政策协调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与其他行为的实际偏好和预期偏好相一致时,合作就会出现。作为政策协调的后果,当一个政府实际采取的政策被同伴们视为是对自己目标的认定时,政府之间的合作就会发生。合作实质上就是一个行为体通过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其他行为体偏好上并被对方认同而采取的联合行动。

那么,究竟如何达成合作,国家间如何协调行为形成统一的行动,这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实现国家合作发展的重要问题。可以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看法入手,结合肯尼迪·奥耶等人提出的关于无政府状态下合作达成的三个维度来进行考量。他们认为,首先,报偿结构会影响合作的达成。国家间的利益诉求与互动行为影响着最终的利益获取,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来实现收益,而不诉诸最高集中的权威,获得共同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在追求合作中,国家间政策的协调影响着利益的认知、获取和满足,从而使得合作在政策协调中得以达成,国家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影响着单个国家对于合作与否的选择。其次,在国家间互动中,当下的行为与未来的选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在选择合作与背叛中,尤其是在重复的博弈环境中,国家会因为目前的行为选择影响未来对方的选择,而对于对方未来选择的把握同样影响该国当下行为的判定,国家间的合作在当下与未来选择中得以达成或者是以失败告终。最后,寻求合作与否的行为体的数量也会影响合作的产生与消失。国际社会是个复杂交织的环境,国家间的关系也不单纯是双边关系,更多时候两个国家的互动同样受到其他行为体的影响,或者是在某一具体国际事务中本身就是多个行为体的互动,行为体的增加与减少影响了互动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对合作达成的可能性、稳固性造成影响。

二、“一带一路”合作定位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亟待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应对。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广泛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在世界中的话语权得以不断提升,正逐渐从国际秩序的边缘走向国际社会的中心地带,并积极承担更多的国际社会责任,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统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引领合作和倡导发展,不仅为国家利益的拓展创造了和平发展的环境,更是为参与全球治理及转型发展贡献了中国策略,体现出了中国崛起后的大国担当。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合作平台,建构了国际合作的新秩序,无论是在推进路径还是成果输出等方面,都突出了这一点,这对竞争和分工为主导的传统体系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在世界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一方面国家发展与利益拓展越来越依赖其他国家和整个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使得国际社会中出现的治理危机让各国都无法独善其身。在此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对接世界各国发展需求,顺应了世界的主流,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首先,它以合作视角认知发展,奠定了开放平等的战略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以古代丝绸之路为历史依托,致力于焕发各国各民族和平交流传统的现代光芒。对和平的追求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既奠定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也展现出当代中国的天下情怀。其次,担当责任,引领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实施中,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展现大国担当,与沿线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积极承担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公共产品的引领式供给既满足了国际合作的现实需求,又展现出中国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担当与能力。最后,以合作途径谋划共赢,以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为目标,搭设共商共建共享新平台。从这个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间发展诉求整合与共同利益创造的平台,展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商共议、共同设计的思路。沿线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密切合作有助于拓展新的区域优势与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导共赢共享理念,体现了国际合作的本质,也激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达成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了一种国际合作秩序,是国家间进一步推进合作发展的有力途径。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区域性及跨区域性合作平台,覆盖的国家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需要进一步协调以达成合作。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旨在通过联合行动为各个国家带来收益,各个国家也存在着共同利益基础,“一带一路”的合作并不是在完全对立冲突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是在对立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那么,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达成国家间的合作?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达成面临的挑战

基于奥耶阐述的三个维度,“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达成所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间利益的相关性与行为偏好。前面已经讲到国家间博弈的报偿结构会影响合作的产生与运行,在有限的轮次博弈中,相互合作相对于相互背叛的收益、单边背叛相对于无偿合作的收益是分析合作问题的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共同关切的问题,存在发展的共同利益,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机制化的解决,但是沿线国家基于自身利益的定位,会对加入“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与自身发展利益的关联性存在很多疑问,并且对于平台判断与预期利益的认知存在不确定性,他们会在可预测的收益与不可预测的风险之间做出权衡,以及在已获得的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不同的认知结果,国家间互动合作系统的报偿结构不同,会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背叛的情况。

2.国家的当下选择与未来行为。在无政府状态下,由于行为体的利己、自私的特性,合作如果没有未来可重复性,很容易导致背叛或难以形成。国家间持久交往的互动关系是目前国际社会的常态,一般情况下很少存在互动一次就停止交往的情况。所以对于合作的选择与追求,也受到未来的影响。对此,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罗伯特·基欧汉认为衡量未来影响的几个指标包括:合作的长期性与阶段性;重大利益的规则性;关于其他行为体行动信息的可靠性;依据其他行为体行动的变化而做出的迅速反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面对是否参与合作时,如果初次合作可以达成,则有利于未来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加大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但是,沿线国家决策往往会较为迟缓,因为对于平台的信任不足,参与的决心较为缺乏,所以可能会选择先搁置,然后根据其他国家实际参与的情况来判定,确定未来回报是否满足自身期望值。但是,主导国不一定愿意持续“等待”沿线国家的抉择,或是基于它首次不参与的行为而不再给予其合作的机会,从而导致未来合作的失败。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当下的合作成效(包括合作收益与合作行为)也会对主导国和沿线国家未来是否继续合作产生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时,增强沿线国家的合作信心和信任、保证初次合作的达成及运行成效尤为重要。

3.合作国家的数量。曼瑟尔·奥尔森认为,行为体数目会对集体行动产生重要影响,成员数目越多,单元报偿结构越模糊,集体行动就会越困难。“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众多,发展水平与特征差异性明显,在很多情况下,各国的合作努力可能会受困于无休止的讨论等,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合作成果。对于纯粹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搭便车现象是最容易出现的。平衡利益、引导开放、分配任务等等都使得“一带一路”框架下多个国家间的共同合作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合作产出的概率及效率也会降低。但目前“一带一路”平台推进的策略往往是多边与双边交织、以双边促多边,双边关系中合作的意图、成本和背叛等能够较为容易被识别,但是利益的拓展和深化常常又依赖国家数量的扩大,所以需要进一步克服集体行动难题。

(二)应对策略

1.改变利益结构,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利益认知。首先,“一带一路”平台必须引导沿线国家保持对利益的期盼,这就需要帮助这些国家认知到预期收益,通过谈判磋商等形式提供更加充分的利益认知和信息交流平台,既让沿线国家产生合作的欲望,同时又消除其对安全风险的担忧,使得合作具有更大的可能。其次,改变报偿结构,转换到更有利于合作的博弈类型中。要充分了解沿线国家的期望和利益诉求,提升合作收益的诱惑力,以促进沿线国家选择合作。除此之外,可以以议题联系战略,加强合作的“蝴蝶效应”,通过其他议题(对方更加关注的互动的议题)的提出、建立联系来引导沿线国家积极加入合作。同时,扩大合作积极影响的覆盖面,增强多议题收益的局面,引导沿线国家利益的平衡,从而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2.改善辨别与控制能力,适当“回报”。首先,为了减少初次合作的风险,可以建立多次互动的局面,通过不同合作的内容或是单个合作内容的阶段性引导,来创造多次博弈,通过拆解合作的进程和内容,循序渐进,让沿线国家更容易接受,并提高沿线国家对于合作收益的辨识度,通过良性的交易互动引导,增加合作的可能。其次,要建立一定的回报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有利于沿线国家发展的合作途径,必然使得很多国家期望加入,但这些国家又会等待时机。所以,一方面要树立合作典型,对其进行奖励,消除疑虑,提高信任,融入合作,另一方面要适当对初次不合作的国家采取一定的“警示”,警示并不意味着去消极地打击,而是冷落。通过让没有选择合作的国家看到平台合作的收益,使其后悔初次的不合作,从而使得我国掌握推进合作的主动权。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沿线国家的控制能力,比如国内因素往往会对一个国家对外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一方面要正视这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好沿线国家的有效反馈,并通过加强民间交往,加强与沿线国家不同国内政治力量、社会组织的交流,增强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3.推动双边与多边合作积极转化和交融互促,充分利用国际制度的有效作用。国际社会中,很多时候利益依赖国家数量在不断扩大,但是国家数量过度庞大也会影响合作的进程,即使合作形成后,要推动合作的深入,也不能过度依赖扩大成员数目的方式,很多合作本身就是多边的互动。所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我们一方面要差别对待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问题,定位多边与双边关系的互动,学会多边与双边关系的积极转化。双边关系的简易度可以促使多边关系能够拆分成更多的双边来进行处理,从而增加多边关系中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要以双边促多边,积极将双边合作的力量整合起来,以多个双边关系集合成多边的合作关系进行处理,扩大合作的收益。要注重国际制度作用的发挥。国内学者门洪华认为,国际制度所代表的原则、程序和规范越来越成为大国推行其战略利益和小国维持其基本利益的工具。国际制度的作用就是要确立游戏规则来降低不确定性,保证提供相互的而非一方独具的利益,并且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承诺更为可信并促成互惠合作。所以,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主动建立并维持合作机制,建设成熟的制度规范,约束国家行为,确保合作的制度化,为集体行动提供标准,减少合作成本,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也要積极利用现有的国际制度,主动学习传统大国通过建立国际制度来引领世界发展的经验,明确对接国际制度的路径和目标,维护自身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扩大合作局面,引领合作格局。

4.注重文化观念引导,积极寻找利益交汇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达成中,我们要积极转变思路,突破原有的限制和隔阂,坚持和平共处,用更加和善的方式方法处理冲突与矛盾,摒弃对抗的理念。要充分定位世界各国发展的共有需求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个性化诉求,寻找中国与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中的利益交会点,号召沿线国家形成问题解决及合作运行机制的统一共识和认同,增强沿线国家选择合作并付诸行动的决心。当今世界对于文化价值观引导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价值观的引导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解决“一带一路”合作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也可以为国家间加强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创造有利条件。价值重构的时代下,我国要引领国际合作新秩序,必须发挥利用好自身文化软实力,营造大国崛起的大格局与新气象,在与世界各国实现更多价值共享的同时,焕发出新的价值感召力。要积极用“包容”“仁爱”等主流文化价值观来引领“一带一路”合作秩序,引导沿线国家对中国加强信任,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

参考文献:

[1]肯尼思·奥耶.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07.

[2]吴志成.“一带一路”: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变革[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8):27-34.

[3]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M].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4]刘鹏,胡潇文.国际机制视角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7(3):1-22.

[5]曼瑟尔·奥尔森,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9.

[6]门洪华.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7]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08.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基于bbw平台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内容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