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心电仪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19-12-31李瑶蒋捷张海涛石亚君陈尔冬王学良张海澄
李瑶,蒋捷,张海涛,石亚君,陈尔冬,王学良,张海澄
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至关重要。但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作突然,且持续时间短暂,及至医院就诊难以还原发作时的心电变化,贻误诊断。24 小时动态心电图虽可连续记录心电变化,提高事件检出率,但记录时程有限,且记录结束后才能进行分析诊断,有一定的滞后性[1]。由此,各种适用于家庭和社区应用的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应运而生,这些设备通过某种连接终端传输、记录数据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查看,开创了新型医患模式。且具有一定时效性,增加心电异常情况的检出率,对于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市场上监测设备众多,良莠不齐,监测结果是否可靠、安全,数据是否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贴片式心电仪是由浙江智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便携式远程实时心电监护仪。心电贴片通过两个专用电极从人体左侧胸部皮肤上的两点采集电位信号,可实时采集并通过手机等外设接收、中转、记录监测数据,且轻便、小巧,操作简单。本临床研究通过贴片式心电仪的模拟胸前导联与迈瑞心电监护仪的Ⅱ导联同步监测、自体对照,旨在观察、评价浙江智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贴片式心电仪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受试者选择:连续选择2018 年4 月至2018 年9 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74 例。纳入标准:心内科住院患者;18 周岁及以上,性别不限。排除标准:(1)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左侧胸前导联监测位置有疤痕或纱布影响电极放置的患者;(3)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正在接受其他仪器检查或治疗,研究者认为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患者;(5)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或不愿意配合本试验的患者。实际完成试验患者269 例,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安全数据集分别纳入患者273 例、269例、274 例。
1.2 试验仪器
受试仪器为浙江智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贴片式心电仪(型号:CH-E1,该仪器在临床试验前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的注册检验,且于2019 年6 月23 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于2019 年8 月7 日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目前已上市)。对照仪器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瑞心电监护仪(型号:iPM12)。
1.3 试验伦理及方法
该试验分别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并在试验前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多中心、单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即符合入选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同时佩戴1 小时的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采集相应的心电图数据;隐去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和使用仪器信息后,汇总数据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诊断及结局测量,评价二者心律失常诊断的一致性和临床适用性。同时,评价仪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有效性评价:(1)主要结局: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完成1 小时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同步监测,由独立的第三方根据监测所得心电图进行心律失常诊断,计算两种仪器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评价总符合率。(2)次要结局: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窦房阻滞、室内阻滞、房室阻滞(一度/二度Ⅰ型/二度Ⅱ型/三度)。心率:在心电信号稳定并开始计时后的第5 min、第15 min、第25 min、第35 min、第45 min以及第55 min,分别测量1 次心率,每次心率的计算方法为60/(10 个连续心动周期的RR 间期平均值),共测量6 次。最终心率取6 个时点测量值的平均值。
安全性评价:记录试验期间发生的所有不良事件(例如,局部红肿、瘙痒、过敏等),并判断与试验仪器的相关性,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AS 9.4 和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分别在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中进行,假设检验可采用Wald 渐进检验统计量[2-3]。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在全分析集中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心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允许总误差(ATE)/最大误差限(LER)区域的评价方法[4]。散点落入率的可信区间的计算采用 Wilson计分法[5-8]。
2 结果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中,男性175(64.1%)例,女性98(35.9%)例,平均年龄为(62.2±14.1)岁(20~88 岁)。269 例符合方案集患者中,男性173 例(64.3%),女性96 例(35.7%),平均年龄为(62.0±14.1)岁(20~88 岁)。274 例安全数据集患者中,男性176(64.2%)例,女性98(35.8%)例,平均年龄为(62.1±14.1)岁(20~88 岁)。
2.2 有效性评价指标
2.2.1 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中,贴片式心电仪检出212 例(77.7%)心律失常,迈瑞心电监护仪检出213例(78.0%)心律失常,两者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为0.995,分别对等效性界值下限(0.80)和上限(1.25)进行检验,P均<0.001,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等效。
269 例符合方案集患者中,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均检出209 例(77.7%)心律失常,两者心律失常诊断总符合率为1.000,分别对等效性界值下限(0.80)和上限(1.25)进行检验,P均<0.001,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等效。
2.2.2 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中,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检出各类型心律失常如表1 所示。根据配对卡方检验P均>0.05,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在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方面基本等效。
表1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中两仪器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例(%)]
2.2.3 心率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中,贴片式心电仪测量平均心率(72.2±16.3)次/min(43~145 次/min),迈瑞心电监护仪平均心率(71.9±16.3)次/min(43~146次/min),两仪器测量平均心率差值(0.2±0.9)次/min(-2.0~4.0 次/min);ATE/LER 区域图中(图1),两仪器测量的心率均落在ATE 区域中,其中ATE 区域落入率的单侧95%CI 的下限为99.01%(>92%),LER区域落入率的单侧95%CI 的上限为0.99%(<1%),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在心率水平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3 安全性评价指标
274 例受试者试验期间无任何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结束后进行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均为安全。
图1 273 例全分析集患者两仪器ATE/LER 区域中心率散点分布情况
3 讨论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摘要中指出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构成死亡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并且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9]。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率是与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10-11],日常心率的控制与监测对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脏性猝死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意外死亡,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占75%以上[12]。许多心脏性猝死常有晕厥前兆,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突发、短暂、完全性意识丧失,特点是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13]。鉴于晕厥发作的突发性和一过性,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的诊断,目前临床常见的各种检查其检出率都不理想。因此,不管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心率控制还是晕厥的病因诊断,均需要长时程心电监测。
院外长时程心电监测能及时捕捉到心血管患者发病前的异常心电图,及时给予急救指导或治疗措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14]。植入式心脏环路记录仪在长时程心电监测方面优于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其在不常发作的晕厥病因诊断中尤为重要[15-16],但属于有创操作,且具有感染、移位等风险。贴片式心电仪可满足院外长时程佩戴,尽可能捕捉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记录传输至医院,协助医生及时诊治的需求。对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贴片式心电仪可及时捕捉到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前兆心律失常,及时远程干预,避免心脏性猝死等的发生。对于诊断方面,可用于各种前兆事件比如心律失常性晕厥的病因诊断。治疗上,用于心房颤动、早搏等心律失常治疗后的随访及效果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控制随访等。
根据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贴片式心电仪和迈瑞心电监护仪两者在心律失常诊断的总符合率、各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心率监测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使用试验产品及对照产品在整个临床试验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和其他安全性事件。由此,贴片式心电仪在心律失常、心率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自我监测及心脏病前期的筛查、诊断及长期随访,对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以及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不足的是目前该贴片式心电仪仅能模拟胸前单导联信号实现对心率、心律的简单有效监控,心电监测情况尚不全面。对12 导联心电图体现的ST-T 改变及缺血心肌定位提示等尚不能实现。因此,目前还需更加有效和安全的,能同时满足长时程、便携式、12 导联监测的心电监测设备,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