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孩的人际困境
2019-12-31陈露编辑南溪
文/陈露 编辑/南溪
小倩,1米72,高挑白皙,身材婀娜,美国常春藤名校的留学生,功课全A。父亲是著名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书香门第的家世背景都掩盖不了这个漂亮女孩内心的彷徨和无助。
小倩说,她毕业后想回国发展,但是父母觉得她已经在美国有一个很扎实的基础了,为什么不继续读硕士深造。而小倩说:“我只想回家多陪陪父母。爸爸上班很忙,妈妈一个人在家很孤单。妈妈嘴上说不用管她,我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但是会在凌晨连发300条微信语音告诉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甚至一度小倩抑郁得就想回家。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暂时渡过了难关。现在面临毕业,又产生了冲突。
妈妈在孩子回国休假期间,又自作主张地帮她报了一个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冲刺班,可以为她继续深造做准备。虽然不是她的兴趣所在,但她又不敢忤逆妈妈,就逼着自己读,白天上课、晚上需要背诵几千个单词和专业性文章,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苦不堪言。快崩溃的时候,只能在家里摔锅砸碗地发泄情绪,说“我都是为了你们而读。”父母却觉得,女儿疯了,这都是为她以后而考虑,怎么是为父母读。
小倩说,她的母亲是相夫教子型,工作中没有太多的野心和追求,她所有的兴趣都在小倩身上。“爸爸是工作狂,从小到大,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我做很多事都必须看妈妈的脸色,不能随心所欲。在妈妈面前,我必须要伪装很乖,她想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总是想我怎么做才可以不让妈妈生气、伤心。我要时时刻刻观察妈妈的脸色,否则,妈妈会很不高兴,而她不高兴,我就会难受。”
显然,她的情绪状态与妈妈的情绪状态高度融合。临床当中,这样的孩子叫做父母的观察者,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们的视线。他们痛苦着妈妈的痛苦。这种类似情绪共生的状态,会让彼此的情绪相互影响。妈妈把23岁的女孩依然当成是八九岁的孩子去安排她的事情,造成小倩很大的情绪困扰,小倩因而大发脾气,反而会引发妈妈的高度焦虑,更加觉得她该对幼稚、不成熟的小倩负责,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没有情绪界限,母女之间你影响着我、我影响着你,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咨询师问小倩:“你已经23岁了,是否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妈妈说,你有自己的想法,以后的事情,由你自己安排。”小倩说:“不行的,我妈妈要伤心的。”小倩也很有意思,一方面,她很反感妈妈帮她做主;另一方面,她又担心她的拒绝会伤害妈妈。可是,她违背自己的意愿,压抑到极致的总爆发却像利剑一样更会刺痛母亲。
一
如何解释小倩和妈妈的这种互动关系?依恋理论认为,这是母亲和孩子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什么是依恋?依恋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处得到安慰。母亲如何养育孩子的方式,造就了孩子是安全型的依恋,还是不安全型的依恋类型。
从小,妈妈对小倩的养育方式是过度保护,为孩子打理好一切,只要孩子服从就行了。这样的孩子学到的是他们需求的适当性必须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样带来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发现越来越难知道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因为他们的感受相比于妈妈来说,妈妈的感受更重要。妈妈的不高兴、不同意,或者不回应孩子的需要,会让他们对自己有这样的需求产生困惑和羞愧,这样的孩子会怀疑自己有这样的需求是否合适,并且为自己有这样的需求而感觉不好,形成焦虑型依恋类型。
焦虑型依恋的孩子紧紧依赖她的母亲;母亲入侵式的行为传递了这个世界很危险的信息——“你是不行的,你需要我去控制它”。
所以,这样的孩子常常会有抑郁和焦虑的困扰,因为他们习惯性地屈从于他人的要求并且非常努力地取悦于他人。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妈妈会不高兴。”
依恋理论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鲍比认为,在关系中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塑造了一个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期待,这些期待反过来影响个体在关系中的行为表现,这些模式持续存在并影响人生全程。
这种从小养成的与母亲的互动模式,让小倩觉得自己是不能够为自己做主的。一方面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万一决定是错的,她更担心妈妈接受不了。另一方面,她也依赖妈妈的决定。这样,妈妈也高兴,她也省心省力。这样年复一年地过去了以后,当妈妈也觉得需要她能够为自己承担的时候,可是她并没有做好准备。于是妈妈也就继续越厨代庖。因为妈妈觉得她的放手,只会让孩子更糟糕。妈妈的理论是:“你有能力,我就放手;你没有能力,我当然为你考虑,我不忍心看着你走弯路。”于是,妈妈被训练得越来越能干,孩子越来越没有能力为自己做主。
但是,成长的力量又让长大了的孩子有抵抗妈妈入侵的需要,但是孩子没有被训练过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没有相应的成功经验,这些都会让妈妈万般不放心。
人的成长需要实践,从不会到会,需要经历挫折、失败,然后走向成功,形成自己真正的能力。但是,妈妈对孩子的“尝试”有种深深的恐惧以及灾难化的思考,这种恐惧阻止了妈妈的放手,阻挡了孩子实践并承担后果的脚步。母女关系就这样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僵在那里,孩子就永远无法发展一个年轻人该有的能力。
当咨询师问小倩,是否还想继续这样下去。小倩说:“要改大家一起改啊!我又控制不住我妈妈。她生气的时候,我是拗不过她的。”年轻人的特点就是独立与依赖的并存。即使想要改变,也要讲究公平。有本书叫做《晚熟时代》,不知道什么时候起,90后、00后人长得越来越高,心智却有些与年龄不符的“幼稚”。也许,在父母过度保护的温床里,想要培养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担当的年轻人变得如此的不容易。
二
欧文·亚融说,所有的情绪困扰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冲突。小倩抑郁了,抑郁症状的一个悖论式的好处就是邀请心理咨询师的介入,借助外力帮助她改善和母亲的共生与纠缠。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赋予年轻人支持和力量,促进年轻人以一种更加成熟和有序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入侵式的不满,同时,不能让父母感到受指责。
小倩回去尝试与母亲沟通:“妈妈,你希望我做的事情,可能不是我想要的。请给你给我点时间,让我自己安排我的事情。”妈妈还是如往常一样以排山倒海般的表达方式碾压过来,这次,小倩没有逃开,也没有立即反应回去,而是静静地听着。等母亲累了,小倩说:“妈妈,你辛苦了。我也知道你爱我,但是,我还是希望我能安排我的事情。”虽然,小倩说,她的心一直狂跳不已,但是她答应咨询师要稳稳地站在那里,那是她的回家作业。
母亲显然还不太能接受小倩的回答,诉说种种为她好的理由。小倩说:“谢谢妈妈,你的话,我都听见了。我知道你为我好。你说了这么多,挺累的,我们大家都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说好吗?谢谢你。”小倩转身离开,母亲这次却没有追赶。小倩说,当晚,她感觉很轻松,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她感觉母亲的情绪有些变化。
人的相互影响性告诉我们,当小倩的态度转变,也会带来母亲的相应的变化。虽然,即使母亲不完全认同孩子的观点,但是母亲会感觉放松,因为孩子在以一种直接坦诚的方式表达冲突,而不再用极端情绪的宣泄,或者甩脸色、扭头走开等。小倩觉得自己在克制、压抑,对方却觉得有很大压力的方式来表达。
当孩子从母亲那里接收到情绪的接纳和转变,就改变了原先对于父母的负性期待,他们的互动也显得更为安全,逐渐形成关系中更加自信的自我。
作为小倩,虽是23岁的成年人,但是长期与母亲的关系中她一直处在依赖跟自主的冲突;屈从和控制的冲突;渴望照顾和自我照顾的冲突。但是,这些都是发展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一个青年,要发展自主性和对自己的认同,要经历错误的起步、徒劳无功的过程,以及处理荷尔蒙的风暴所带来的激烈的情绪起伏,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自然过程。
同样,小倩也要相信,她的母亲更有力量去接受她的成长和对母亲的拒绝,也允许母亲因为她的成长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会有些失落,但这部分失落是母亲需要自己去调整和处理的。学会承担自己的失望,并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功课,这是另外一个人所代替不了的任务。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关系的困境里,去看到自己可以调整的一部分,并作出改变。
如果一个人进入成年期,带着一份强烈的自尊,有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做到一致性的沟通,敢冒风险,并敢于承担后果,那么,她将成为更加独立、成熟的自己。